专栏名称: 讲武堂
腾讯网军事频道出品。专业军事评论,解码环球军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16 小时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讲武堂

加特林即正义——中型合成旅为何选中技术水平更低的25毫米自行高炮

讲武堂  · 公众号  ·  · 2021-01-10 16:56

正文

近日,媒体公布了高原部队某合成旅战斗演练的画面,出现了不少新装备,如中型高机动122毫米火箭炮,另外6管25毫米转管炮是首次公开。印象中,去年秋天,社交媒体上发布高原部队训练图片时,6管25毫米炮就已经出现,但画面非常模糊,此次是首次公布高清图。


转管炮并不新鲜,前几年的珠海航展,北方工业公司就曾展出过一款CS/SA5型30毫米轮式自行高炮。该炮采用8*8轮式装甲底盘,主炮为6管30毫米加特林转管炮,最高射速大于4000发/分,附带4枚近程便携防空导弹,可有效打击飞行高度3000米以下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简单的说,这就是国产陆版AK630+8轮装甲底盘的组合。


但这款武器是主打出口的产品,没想到国内部队倒抢先装备了,只是口径从30毫米降为25毫米。

很多网友都会感到奇怪,我军的近程防空一直就是采用的双35毫米牵引高炮。该型高炮的技术源自厄利孔公司,当年我们引进厄利孔双35炮的原因之一就是被它精确的破片控制镇住了,国内老式双37毫米炮完全比不上,当然厄利孔的火炮伺服系统也是很棒的,整体性能优秀全世界公认。


后来,国内研制出PGL12型35毫米轮式自行高炮,该炮是为中型合成旅研制的一型野战伴随防空武器。与PGZ09型双联35毫米炮相比,PGL12型为了减轻轮式底盘的重量,将双管改为单管,使用了全新的转膛结构,射速从原来的单管550发/分提升至1000发/分,实现了在火力密度上的加强。


奇怪的是,PGL12一直都在测试,未见服役的迹象。现在,25毫米转管炮服役算是正式宣告35毫米高炮落选。其中的原因估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陆军防空需求的变化。

当年,陆军的35毫米高炮主要对付的是敌方低空突袭的攻击机、巡航导弹及武装直升机等,这些数量相对较少,价值较高,性能好,需要35毫米这种口径较大,弹道较好的高炮加上阿海德(AHEAD)高性能弹药来对付,它能够利用携带的大量预制破片,形成一个直接指向目标的高密度破片束,以拦截和毁伤空中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无人机技术的全面普及,大量的廉价无人机、巡飞弹等小型目标出现在战场上,这种武器如苍蝇一般,传统的35毫米高炮射速较低,单位时间内投射的弹药量不够,毕竟弹药性能再好,没打出去也没辙。在叙利亚战场,面对铺天盖地的廉价无人机,俄军的铠甲S1自行防空火炮居然无法有效拦截。


同时,现在的大型空地制导武器,如一些巡航导弹自身就有装甲,阿海德弹药的预制破片就算击中了导弹,它可能还会继续飞行,因此需要用“硬碰硬”的直接拦截模式,这种硬杀伤模式就是海军舰艇的反导模式。至于将30毫米改成了25毫米,应该是为了省钱,陆军原来就使用25毫米弹药,不接着用就太浪费了。


其次,是底盘的通用性问题。

陆军的8*8轮式装甲底盘通用性非常好,至今已经衍生出数十种车型,深受部队欢迎。但由于轮式车辆载重的限制,导致在装载重武器的时候会对性能造成影响。这个问题在轮式35毫米高射炮上变得异常突出。为了装下35毫米炮,不得已修改了车体结构,变成动力后置。同时为了在炮塔上装下火控和弹药,还要控制体积和重量,最后不得不把豪华的雷达/光学跟踪系统变成相对差一点的复合雷达,还要减少弹药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