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妮妮的日知录
个人品牌践行专家妮妮, 关于个人品牌的观察与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一中学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丽江机场“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闪送”骑手被索赔一万五 事件背后的舆论关注分析 ·  2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1人遇难28人失联丨一览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妮妮的日知录

1点反思。

妮妮的日知录  · 公众号  ·  · 2019-11-17 23:54

正文

日更第2年的第319天。

这两天在广州,上赵周老师的ria学习力导师。

第2次上这个课,但每次上收获都超大,今天先说说我对 三张便签 的反思。

为了学习读书方法,我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段时间还在想:要是我能够1天看本书就好了。

可是,这是在关注效率还是关注效能?

我需要提升的是看书的速度,还是要学习怎样才能将更多书中的知识变成行动和能力?

这次在课程中,又听赵周老师讲了三张便签读书法,(想要学习的可以买赵周老师的书,或是学加入他的拆书帮),我只是写写我的反思。

三张便签法适合对知识的学习。

怎样是知识学习的场景?看书,课程。

比如,你看到一本书上的某个内容,觉得特别好,可以拿出便签:

1.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经历要写得具体;

3.写下具体的行动计划。

我属于爱学习并且脑洞比较大的人,看到对我有启发的内容第1个动作是:用便签写出我的行动,然后翻下一页。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当时看了印象很深,很有启发,可能我真的行动的,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行动,甚至要再次看这段原文才想得起原因。当时激动,偶有行动,但是知识很快就忘记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大脑想偷懒,不去追问:我怎样理解这段话?我为什么会被这段话特别受启发,让我联想起了之前的哪段经历?才会触发我的行动?

如果我真把这两段补上去,这个知识点,我应该可以记住更久,并且应用到更多场合。

同样的场景还有,上课时会写很多行动清单,有些后来行动了,有些没行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触发?我却从来都没有用。其实我只需要再做一个动作就可以将学习效果提升很多:把三张便签补全。这样,我才知道真正触发我的点在哪?并将这个知识点内化。

而我是一个听课特别多的人。

如果一直用这种方法来听课,那整个效能将提升50%都不止。

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有!我常常因为别人推荐,或是因为平台做活动,买一堆书,每天翻开书来看,看看有没有有用的地方,碰到感兴趣的画线,然后记下语录,再把书关上。

这是以前的状态。

突然发现,这种状态象是到处钓鱼,不知道哪个鱼塘有没有鱼……只要钓这个动作就好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