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谢谢!
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授权转载、投稿交流,请加微信:tracylty
精彩推荐: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案例、历史、职场、演讲、经典、课程、书单”,即可获得相应文章和推荐。
文 | 吴伯凡
编辑 | 陈卓
导读 /想不断突破自我的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离开舒适区,迎接新的挑战。如此方能如登山一样不断站立在新的高度,领略新的美景。与此相反,一个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容易自满自足,长此以往便丧失自我栽培的意识,最终被“温水煮青蛙”。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谈loser这个词,我和很多朋友讨论过,loser这个词翻译成汉语,应该对应哪个词比较好——显然“失败者”、“输家”这两个词是不行的。有人说可以翻译成“卢瑟”——比如台湾人会把“垃圾”这个词说成“乐色”,这样的翻译正好音意两全。
还有一个词我经常见,但是一直不知道它的准确含义,直到有朋友给我解释以后我才明白它的意思,有人认为这个词可以翻译成loser——废柴,意思就是不可雕的朽木,烧柴都没用的木头。小时候在农村,大人们形容一个东西没用,会说这个东西只能当柴烧,后来我才知道有些木材连当柴烧的用处都没有。
我见过农村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时候,曾经挖出来一些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棺材板,这是绝对不能当柴烧的——首先是不好烧,这些木头已经腐朽、糟烂了,其次是这些木头即使点燃了也很难进行持续燃烧,因为木材彼此之间已经无法传递火了,这种木头当柴都没用——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类似这种木头的人可以称之为“废柴”。
这些词都很恶毒。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有很多负面的词汇,更多是用来反省自己,不是用来攻击别人的。
我们经常会把人的状态分成三个区,一个是“舒适区”,一个是“焦虑区”,介乎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区叫“学习区”。
舒适区就是人们不用面临挑战、匮乏,不需面临更新和努力的一种没有要求的状态。和舒适区相对应的是焦虑区,这是指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匮乏,时时刻刻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焦虑等,处于这个区的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无所适从,总是处于一种很不舒服的状态,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才能克服这种状态。
这有点像迷宫里的老鼠,穿来穿去找不到出路。持续处于这种焦虑区,对人身心的损害自然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在谈论抑郁症,有人说抑郁症将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而现在抑郁症的高发与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处于焦虑区有很大的关系。
在焦虑区和舒适区之间的学习区,兼具了二者的某些特征:一方面处于学习区的人,他感受到的常常不是舒适,而是挑战和匮乏,由于有挑战和匮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内心是比较紧迫的,有时候甚至是焦虑的。
处于学习区和处于焦虑区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虽然都面临挑战、匮乏,但是处在学习区的人力图找到出路,他们会找到方法来测量、分解问题,直到最后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匮乏。
我曾经讲过约翰·科特的一本书《紧迫感》。所谓紧迫感就是处于学习区的人的状态,紧迫感的对立面是焦虑感。就像假如我们被关在一个装有定时炸弹屋子里,我们一看到定时炸弹的秒针在不停地走动,这会引发人们的两种状态:大多数人遇到这种状态会陷入焦虑——感到危险、挑战,但是束手无策,自己非常着急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而一个有紧迫感的人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危险的时候,他会尽可能冷静、主动地寻找解决之道,会把眼前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对量化的测量。比如还剩下五分钟,这五分钟前20秒做什么,接下来的30秒做什么,直到只剩下5秒钟的时候,他把这个炸弹拆除,像詹姆斯·邦德那样成为一个“拆弹专家”,这种状态就是紧迫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詹姆斯·邦德既不是处于舒适区也不是处于焦虑区,他是处在学习区。
我们都听说过“三个世界”的理论:虽然大家都在同一个世界上,其实我们是处于三个不同的世界。现在,我们提出一种新的“三个世界”的理论——这个世界上的人住在三个区或是三个世界,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是处在哪个区。
前一段有一部科幻小说取得了国际奖项“雨果奖”,这本小说的名字叫《北京折叠》——文中把未来的北京按照经济和社会标准分成了三个区,这是另外一种区分模式。我们今天也可以用三个区给这个世界上的人做划分,或者说给我们自己做一个定位,看看我们到底是处在哪个区。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处于舒适区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哪怕是我们眼中的那种养尊处优、位高权重的人,其实有可能他们也并非处在舒适区。当然有些人可以采取一种自我麻痹的方法让自己无视、弱视各种挑战和匮乏,让自己想象性地处在一个舒适区,但是还有一些人有一些很好的心法,让自己远离焦虑。
曾国藩曾说:“每遇幸事,常念天之过厚于我。”意思就是说每当遇到幸运的事情,常常感念老天对我太仁厚了,我心存感激;还有一句话是“每遇不幸,常念不如己者”。这句话就是说比如去年,你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挣了一个亿,今年只挣了八千万,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焦虑区。
那么,这时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年只挣八百万的、八十万的,还有一年只挣八万的,八千的人,甚至还有人是欠别人八百万的。所以“常念不如己者”,会让自己不那么焦虑,让自己的心态处于一种平衡。
其实曾国藩这样说,意思不是让人们常常处在一种舒适区。一方面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内心乱阵脚,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能保持一种镇静的状态,这时候你眼下要做的事情还是那三个字——勤、谨、恒,一要勤奋,二要谨慎,三要有恒心和耐力。
就像曾国藩,他每天要写日记,每写一封信、一封家书,他都要抄录一份——把这些书信重新抄一遍之后,进行存底再寄出去。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从刚写日记开始一辈子就没断过,从写第一封家书开始,就进行存底,所以后人读到的曾国藩家书是非常全的。曾国藩不是处在舒适区,他让自己处在学习区,避免焦虑区。
我们一直在谈的loser到底处在哪个区?现在我们至少明白了一点,loser是处于焦虑区的一些人,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处在焦虑区的人都是loser。那么loser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呢?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没有机会安住在舒适区,也没有能力让自己处于学习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坠入到焦虑区。
当人处在焦虑区的时候,会有一种人摆出要摆脱焦虑区的强烈的愿望,与此同时,他们也能找到如何逃离焦虑区,如何用一系列方法和工具让自己的焦虑感转化为紧迫感;当然也有一些人由于处于学习区,他们进行良好的资源配置,发挥自己的能力,也能够让自己进入到舒适区。
舒适区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它其实也是很危险的——其实一个人是很难处于舒适区的,当你久处舒适区,各种危机、矛盾就会潜滋暗长,不知道哪一天被突然抛到焦虑区。
所以无论是处于焦虑区的人,还是处于舒适区的人,都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到学习区,要么就让自己的舒适感变成紧迫感,要么就让自己的焦虑感变成紧迫感。在一个动荡、快速变化的世界,紧迫感是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心理资源。
但是我们会发现,总有一些人不愿意,也找不到切实的方法让自己从焦虑区转移到学习区,这时候那些深陷焦虑区难以自拔的人,长期便形成一套独特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他们心智模式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价值的颠覆。
什么是价值的颠覆?就是一个深陷焦虑区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技能,这个技能他非常熟练,能够驾轻就熟的将既有的价值体系彻底打烂。当他处于极度焦虑的时候,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技能和机制——彻底否定、打烂这套价值体系,从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自己不至于焦虑。
这种方式最极端的状况就是精神崩溃,所谓精神崩溃就是由于承担不了既有的价值标准和评判体系,个体会在心智上发展出一种所谓的能力,能完全无视这个价值体系和评判体系的逻辑,并且用一套极其混乱的思维方式,将一套价值体系和评判体系彻底的遮蔽,自洽而又悲惨的生活中在一个封闭的、混乱的生活体系里。
当然不是所有的深陷焦虑的人都会如此。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在他的书《价值的颠覆》中揭示了某一类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从病理学上来说,这些人不是精神病人,但是从他们行为的结果来看,他们往往与精神病人无异。
比如一个人特别易怒,容易攻击人,对人和世界有一种极度的疑心,与此同时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有正面的价值存在——比如他们绝对不相信有善良、希望,他对人的语言和行为有一种自动化的翻译系统。
当他听说有一个人把一大笔钱捐献给慈善机构的时候,他马上会说这家伙一定是别有用心,想用钱来买好,一定是想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当别人善意的帮助他、关心他的时候,他立即怀疑这个人心怀鬼胎;当他看见有人拥有了财富的时候,他会坚定地相信这一定是不义之财,一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罪恶;当他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士的时候,他一定认为这个女人在暗地里卖弄风骚、出卖色相。
总而言之,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充满着虚伪、丑恶、失败,所谓的赢家一定是漏网的罪犯。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答案很简单,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勉强地说服自己,我不是一个loser。
(全文完。与管理智慧总编交朋友,分享你的管理心得,请添加微信:zhangxw2020)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