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视频
果壳问答是果壳网旗下问答社区,在这里你可以在这里向各领域达人提问,分享知识,用科技视角读懂生活的每个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有哪些看起来像假货的文物? ·  23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知乎会被 DeepSeek ... ·  23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是怎么知道遇到了对的人?【第1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做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有多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视频

我可能学了假中文?“美国高中语文”这个试卷怎么做?

果壳视频  · 公众号  · 问答  · 2017-01-16 15:32

正文

问题:纽约高中的这个中文试卷怎么做呀?怀疑自己是假中国人



看试卷似乎是 http://www.fdrhs.org/   Franklin D Roosevelt High School这个中学的中文试卷?




清洁工  回答:


这张卷子中出现了个别看起来有点生僻的问题,使得很多网友惊呼“我可能是个假中国人”。但是,从题目内容上看,我个人怀疑这些考题都是课内讲过的,实际考试范围并不大。由于该校课内文本的范畴与大陆不同,导致有的网友觉得题目难度偏大,这并不能代表参试的美国学生的汉语水平高于诸位。


事实上,从题目设置上看,前四十分考的是词汇量,这种题型对考生的汉语水平要求其实不高。大家学外语时也知道,背过某个单词,与能利用它听说读写之间,经常有着很大的距离。中间二十分考造句,这是考验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了,但是造句几乎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作文的要求只有三百字,也远远小于国内小升初考试的范畴。


可见,从题型上说,这张卷子的难度一点都不大,在背了范围的基础上,考生只需要拥有非常基础的汉语能力即可获得不错的成绩。另外,即使不考虑题目中的课内内容的问题,客观上,看这张卷子的难度本身也不算很大,特别是如果你不非得考满分的话。各位以汉语为母语的普通网友,即使没见过范围直接去考,想得八十分应该还是可以的,甚至于九十分也未必很难吧。


下面我对这些题目进行一轮简要讲解。



近义词部分


我们要首先指出的是,“近义词”只是一个民间使用的通俗概念,并不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没有严肃、统一的学术定义。在这场考试里,这道题可能和简短地解词差不多。为了稍微增加一点做题的难度(和乐趣,毕竟这张卷子其实很简单),接下来我将使用我找到的最严格的定义,即要求答案与题设在理性意义、语法意义、感情意义三个层面均极为相似,音节数目完全相同,两个词在没有格律要求的语境下一般可以替换,且答案中不使用题面出现过的字眼。


僦(jiù)居 “僦”在这里就是租的意思,“僦居”就是租房子住,也可以指你租的房子。如果你现在正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僦居”,可以把这个词记下来。这个词可能是整张卷子里最少见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其实也还挺常见的,以至于我们很难仅从它来推断美方采用的是哪篇课文。随便举个文献中的例子吧。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客其家者常十余人,虽僦居陋巷,席地而坐,饮食必均。”这个词的近义词也很多,白话一些的比如“租房”,文言一些的比如“ 赁住 ”,都可以。


隐逸 大家都知道“隐逸”大致就是隐居的意思。但是,如果在不许用这两个字的前提下找一个近义词,那么本题对非专业人士而言,有可能就要稍微费些脑筋了。如果你能很快想到“ 林栖 ”、“ 岩栖 ”、“ 遁居 ”等词,你的文学素养应该还算不错的。


爱戴 这个词是不是也不太好想?其实能替换的词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如果你读过《红楼梦》,那首写贾元春的《晚韶华》里面出现的“ 钦敬 ”一词就很理想。



憬(jǐnɡ)悟 这个词可能很多网友会觉得似曾相识,但又不敢认。但如果把它写作“警悟”,可能很多网友就知道了。有一本书就叫《儒学警悟》。这个词就是 警醒 的意思。


不啻(chì) “不啻”指不止,一般中学都学过。那么如果要找一个不用题面的字的同义词,该用什么呢?如果你读过《三国演义》最开头的两段,你可能会记得里面有“ 非止 ”这个词,恰好可以用在这里。


啖(dàn) 就是“ ”的意思,或者用文言也可以叫“ ”。我猜你会。


掬(jū ) 就是“捧”的意思,也可以当“ ”讲。我猜这个当“捧”讲的义项你也知道,不过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抓”。为啥呢?因为这道题明显是范围内的,它来自《聊斋志异》卷九中《大鼠》一篇,而“掬”在这篇文章里就当“抓”讲。我怎么知道范围内有这篇课文呢?看一眼作文题你就知道了。


龁(hé) 这个词是“ ”的意思(不许想歪!)。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特别常见。比如我们刚刚谈到的《聊斋志异》卷九中《大鼠》篇中,就用到了这个字。


逡(qūn) 指退 ,但是对非专业人员来说很少见,可能主要见于“逡巡”一词了。


这个不用我给答案了吧……



反义词部分


这一部分的词,如果你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的话,除了“生意盎然”一词以外(此处“生意”指生机),剩下的词应该是都能直接看懂。不过,与“近义词”相似,“反义词”同样不是一个语言学概念,也同样没有严格的判定标准。再看本题的题设,很多都不是形容词、副词,而是名词、动词,甚至如“甚蕃”、“出于泥而不染”这样的短语 根本不是词 ,这都给我们解答增加了非知识性的难度。


这里,我们将本组的所有题设强行视为词,再借用语义学中“义素”的概念,将“反义词”定义为 同一语义场内存在至少一组相反义素的词 ,直接给出参考答案。


羁绊——推进。


窒息——喘气。


甚蕃——倍儿少。


出于泥而不染——随波逐流(/淈其泥而扬其波)。


盘根问底——不求甚解。


墨守成规——革故鼎新。


生意盎然——风雨萧条。


一曝十寒——持之以恒。


鹤立鸡群——狗立国家……算了,换一个,深藏若虚。


昙花一现——万古长春。




造句部分


这部分的词也很简单,只有“逡巡”一词对有的网友而言可能稍微有一点生僻。“逡巡”这个词义项很多,可以指徘徊、恭顺、退却、从容等。我们给每一例都造一个句子吧。


见方: 我花掉一半的科研津贴余款,在北京五环僦居了一间三尺见方的小屋子,可是雾霾来了以后,我还是看不见门在哪儿。


潺潺: 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我意识到学校的水管又爆了。


逡巡: 我在老板办公室门口逡巡良久,不敢进去。


璀璨: 听科学家说,雾霾上面有璀璨的群星,可惜我连月亮在哪儿都看不到。


蔚为奇观: 今天在北京能用肉眼找到太阳,真是蔚为奇观。


不耻下问: 那只长颈鹿又来请教我语言学问题了,它真是一只不耻下问的好鹿呀!


金蝉脱壳: 我用了一招“金蝉脱壳”,很快就甩掉了编辑,哼,想催我的稿,哪有这么容易?


千里迢迢: 我都躲到这里了,编辑还千里迢迢赶来催稿,还让不让我过年了!


中通外直: 君之德行,庶可谓中通外直矣。


得天独厚: 我校的卫生环境为蚊子与蟑螂的生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




作文部分


作文我就不写了。我讲讲蒲松龄的《大鼠》故事吧。这是一则非常有名的小故事,估计也是美方的课文。本卷中好多道题都来自这篇短文。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文章大意是说,万历年间,宫里生出了特别大的老鼠。宫里人向民间征求厉害的猫,不想那些猫都被大老鼠吃掉了。后来,外国进贡了一只“狮猫”,人们把狮猫放在鼠患严重的地方,让它打鼠,并开窗窥视它的工作进度。只见大老鼠出来以后,一直追着狮猫满屋跑。大家叹息,又有一只喵星人要回喵星了。结果,等到大老鼠追累了的时候,狮猫突然反身推倒了大老鼠,把大老鼠变成了喵粮。大家赞叹道,毛主席所说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连喵星人都学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