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廷芳:近几年来围绕人口的问题跟大家成为了朋友,他们来北京开会,也邀请我过来凑个热闹,因为我确实是个行外人。现在我们关于放开二胎的呼吁暂时告一段落。但全面放开的问题,现在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因为如果我们现在不继续努力的话,将来到人口呈现下降的趋势,我们会来不及。
还有一个建议,人口研究还要引入人文科学的介入,要适当跨学科一下,人口,包括人的生命,人的生活质量,人的文化教养、人的思想情感、人的心理机制等等,都跟人文科学密切相关。搞人口研究离不开哲学,离不开伦理学,离不开人类文化学,离不开文化人类学,甚至离不开文学,因为“文学是人学”。我之所以一度闯进人口这个领域里来,因为我是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我是搞外国文学的。我对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比较敏感,就是因为我是搞文学这样一个原因。你们搞经济学、人口学的首先看到一胎化政策过早导致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倒置等问题,而我却首先看到独生子女由于离开了兄弟姐妹一起成长的“原生态”而导致精神人格的缺失,进而导致人的内在精神生态的破坏和人口素质的退化。因为人作为生物界的一员,其生存面临两个自然,一个是外在的大自然,一个是内在精神的自然。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我记得我在提案里提了八条表现,第一条就指出,从生物学的观点,按照生物学的规律,生物的繁殖总是从少到多,如果不是出于天意,而是人为地强行从多到少,这就是反自然、反科学,反自然、反科学的结果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这个报复的表现就是人的内在精神生态被破坏以后,人的情感系统变得简单化、浅薄化、脆弱化。
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各位也同意,但是一直没有在文字上,或在发言和文章中得到呼应,我感到很孤单。我的这个建议是抛砖引玉,希望在座的和不在座的朋友们今后能扩大自己的视域,从人文科学着眼,写出更有说服力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来,以防止这个极端政策卷土重来。
下面我想谈点慨叹性的话。即放开二胎的呼吁直到去年即2016年才实行,为时已晚,中国人口过不了几年就要下滑。何以见得?《求是》杂志的子刊《小康》杂志去年派人去广东一带调查,有生育二胎意愿的合格夫妻只占34%!去年是实行二胎的第一年,据调查,净增人口才100万!过不了几年就要出现负增长!之所以感慨,因为我觉得这个政策十年前就应该实行了!依据之一是科学证据:在座的肯定知道:2004—2006年全国集中了20来位专家研究一个课题:现在实行二胎政策条件是否成熟?经过他们长达两年的研究得出结论:现在实行二胎政策没有风险;其次,山西、甘肃、湖北、新疆(石河子)等地区实行了20年的二胎试点没有发生人口膨胀的现象;第三,有关领导部门的思想已经成熟:2007年“两会”后计生委在接到我的要求停止一胎政策的提案后,派政策法规司的司长及其下属与我沟通。我进会议室刚坐下来,对面的司长就笑嘻嘻地说:“叶先生,只要你不把我的话捅到媒体上去,我跟你说实话,就我个人来讲,我是完全赞同你的观点的!”我的八个观点他完全赞同。你想想看,他受计生委的指派来跟我沟通,如果他的观点在计生委领导层里面没有统一的话,他敢说那个话吗?他不怕掉乌纱帽?
李建新:那是哪一年?
叶廷芳:2007年。后来他们请我吃饭,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最后一个人拉了拉我的衣角,说:“叶先生,在我们收到的同样的建议文件当中,您这个提案是最有价值的!”我后来想,最有价值在什么地方呢?可能还是觉得计划生育继续下去会导致人的内在类精神生态的破坏,导致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素质的倒退。我说计生委领导层也有这个想法,还有一个证据:2009年8月18日,计生委牵头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会议,有五个部委参加,教育部、团中央、卫生部、计生委,还有一个部,五个部,他们都是副部级的领导参加的。这个会的目的是讨论一个文件,这个文件准备送给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的,是由计生委青少年研究所起草的,叫《全国青少年现代人格工程研讨会》,要求注意提高青少年精神人格的培养,这里面就提到一句话:由于近年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青少年的精神人格普遍下滑。文件还举了一些例子,如:目前的青少年由于多是独生子女,性格脆弱、劳动意识差、集体意识差、孝敬父母差,感恩意识差等等。同时这个会上还发了两本材料,其中有一本,外国的人口学家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他们的观点跟我们刚刚讲的都很相近,特别是美国专家的观点。从这方面来看,当时不愿意放开并不是计生委,而是最高决策层,就是胡锦涛、温家宝那一层的思想没有想通。
我还要提一个建议。我在北大念书的时候,1958年北大批判马寅初。马寅初引用过的一个学者,马尔萨斯,那时候批得很厉害。马尔萨斯主张控制人口,我记得他的一个观点:粮食的增长是按照数学级数增长的,而人口的增速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后来我经过实践观察,马寅初当初不应该被批判,因为他当时要求制约人口的增长也还是对的,因为当时我们的人口总和生育率达到5.9-6.1!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解放以后,医疗条件改善了,战争也减少了,亚洲的人口普遍增长,只是没有人像我们这样走到极端的政策。马寅初提出来要求控制是有必要的。但是他的人口论依据的马尔萨斯的观点,现在还不行?我希望人口学界、经济学界有人来阐明一下。现在报刊上看不到这样的信息。按照我自己的观察,关于粮食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的问题,我曾大致算了一下:50年代到80年代,我们的人口从5亿至6亿增长到8亿至10亿,也就是差不多一倍。但是我们的粮食增长大概是3倍。所以粮食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而且我认为现在全世界慢慢变成“地球村”了,全球一体化的形势是必然的,即使一个国家粮食紧缺了,只要有钱,也能从别的地方买到。现在拉丁美洲的土地有的是,那里人很懒散,都是粗放型的耕种,土地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像现在宇宙冥冥之中有一个神在那里操纵着,也不让人口膨胀得太厉害,所以经济发达的国家,像欧洲,人口在下降,亚洲的人口也在收缩,有人估计到50年后,世界人口达到100亿,我估计达不到,最多是80亿,现在人口增长比较厉害的是非洲,非洲一共4亿人,我相信再过30年后,他们也不可能再增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提高,他们的人口也会降下来。
还有一个跟人口有关系的,是现在的房价问题。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房价,高得荒诞离奇,最令我痛心疾首!2005年的时候,我女儿在东三环富力城买的房子九千一平米,十年刚过,现在要十万多了!荒唐不荒唐?!我们的工资才增加多少?现在像我这样一个所谓高级知识分子,我拿一生的工资,我还有很多稿费,加起来也买不了100平米的房子。最近我们老同学相聚,有同学开玩笑说:现在我们若把北京的住房卖了,移民美国,至少可以买两套房子!目前的单独倒有个优势:买房子可以得到父母的支持,可将来父母要管两个孩子的房子,绝对管不了。而且现在的房子非常浪费,我四年前看过一个材料,据当时电力部门统计,在全国有6400万套房子几年来根本就没有开过灯,说明都没有人住,房子空在那里!而现在许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既买不起一间简易的房子,也租不起一间像样的房子。而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我越来越看出来,完全是政府在那儿操控,不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应该让中央领导知道:奇高的房价在给社会主义抹黑,这对执政者是个耻辱!不应该这样继续下去了!前温家宝总理到最后几年,讲降了,想降15%,可这有什么用?得降75%才是!而实际上到最后连那15%也没有降,也不能降!因为房地产是中国GDP的支柱产业之一,而GDP是执政者政绩的主要标志!因此为什么房价降不下来,暗中有一个操纵集团,很大的操纵集团,到了房价要跌的时候,他就到银行贷一笔巨款,又盖一批房子,把房价炒高,他们又会鼓噪,让大家认为房价还在涨高,这样来欺骗老百姓,支撑住房产泡沫。所以,中国的房价问题的实质,一定要把它戳破。要知道,中国是最挂社会主义旗号的国家,如此荒诞的高房价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招牌抹了一笔黑!可惜我现在已经81了,要是晚生20年,我一定要写一个剧本,把中国的房价问题给嘻笑怒骂一番,让执政者感到脸红。希望在座的如果有这个志气的话,你们也可以写一个剧本出来,一部小说也可以,写一个电视剧更好!唤起群众正视这个人为制造的不正常的现实。
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本文是作者在5月22日“人口形势与经济发展”讨论会上的发言稿,已经作者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