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提示大家应该能猜到,说的是Dolce & Gabbana。
自从辱华事件发生后,DG便一落千丈。虽然后来高调办了几场秀。但不论媒体传播热度,还是到场明星名人阵容,都十分惨淡。
DG 2019秋冬最大牌的嘉宾,是米兰市长和夫人.....
国内就更惨了,所有的大秀都没有中国模特和明星出席,也没有任何国内媒体报道,微博除了DG的官微唱独角戏之外,没有一位KOL参与话题。
要知道,两年前的DG 2019春夏,秀场前排坐满了重量级明星,意大利国宝女演员莫妮卡·贝鲁奇压轴走秀,风光无限。
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11月,DG发布了一个中国模特用筷子吃披萨的视频广告,古怪的风格遭到各方批评。创始人之一Stefano Gabbana恼羞成怒,用污言秽语辱骂中国。
言论被曝光后,Stefano依然嘴硬,谎称IG账户被盗。直到遭国内的明星、媒体、模特集体抵制。Dolce & Gabbana终于认怂,慌忙录制了一个道歉视频。
但这时候道歉已经于事无补,随着DG的商品从国内电商全部下架,DG在国内彻底凉凉。
更让人恶心的是,
很多外媒故意模糊事件焦点
。
时尚评论员Suzy Menkes在为Vogue撰写的一篇秀评中写道:“
Dolce & Gabbana在中国到底犯了什么错?
我很难对一场从未发生的时装秀做出任何判断。
因模特用筷子吃披萨的广告而被认定为种族主义,我认为这种批评是冷漠和愚蠢的
。
蛋挞头阿姨,我尊重你评论的权利,但请你不要为了跪舔品牌,就颠倒黑白,无视Stefano发表歧视言论的真相。
在得罪中国之前,
Stefano Gabbana就以嘴臭
闻名
时尚圈
。
莫名其妙的喷国美丑
对于出个人品牌的贝嫂,Stefano Gabbana 直接开炮,做拇指向下状。
嫌网红廉价,跑去时尚博主Chiara Ferragni婚礼的照片下骂“Cheap”。
但让人迷思的是,
DG
2017秋冬居然请来一堆网红走秀,脸打得啪啪响。
除了嘴臭之外,Stefano本人还及其嚣张。
因为特朗普的原因,所有的时尚大牌都拒绝为他老婆做衣服,只有DG死撑Melania,遭喷后DG居然推出了一件白T恤,印着“Boycott Dolce & Gabbana(抵制DG),自以为很幽默。
Stefano居然亲自穿着它亮相秀场,仿佛在嘲笑那些diss他的人,”
我就喜欢看你们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
现在DG落到如此下场,不知道
Stefano
是否后悔曾经做过的蠢事。
DG辱华事件过去一年多了,在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DG在国内已经被全面封杀。但实际上,
这个品牌过得越来越好了。
最明显的表现是收入,在辱华事件爆发后,DG的营收虽然出现短暂的下降,但2019年3月的收入还是增长了5% 至13.8亿欧元。
网络热度方面,2018年的搜索量跌出了前20,但2019年第一季度,又重新回到前15。
受辱华事件影响,去年年初的金球奖、奥斯卡和其他活动的红毯上,没有任何明星穿DG的衣服。
道理很简单啊,西方明星要来中国捞金的,电影票房,个人代言,谁也不想因为DG的作死牵连到自己。
随着DG辱华事件的降温,很多明星又重新穿上DG出现在公众场合。
比如水果姐在《American Idol》中多次穿着DG的衣服。
时尚杂志也全面复出,詹娜和妈妈穿着
DG
的豹纹装,登上了阿拉伯版《BAZAAR》的封面。
阿拉伯版的《ELLE》,龙妈换了好几套DG的衣服。
"DG死忠粉"Melania Trump,穿着全套DG去见英国女王。
红毯也宣告全面回归,在前不久结束的在奥斯卡盛典上,不少影视明星穿着DG的衣服亮相,作家Evan Ross Katz整理了一份穿DG的明星名单,并发出感叹:“很不幸,穿DG的人还挺多”。
为什么创始人被全网声讨,其品牌依然毫发无损并能卷土重来?
其中一个原因是
人事变更
,品牌年初宣布由Lucio Di Rosa担任全球明星和 VIP 关系主管。同样的职位他在Versace干了15年,跟明星们的关系特别好,他让明星重新穿上DG的衣服,并不是难事。
Lucio Di Rosa在ins宣布加入DG
另一个原因是,“时尚圈的记忆时长很短”。
比如金大妈Kim Kardashian,之前被Stefano Gabbana嘲讽是“世界上最Cheap的人“。
但隔了几个月,金大妈似乎忘了被羞辱这件事,居然在ins上对品牌表示感谢,收了几件DG的衣服,大家又是好朋友了?
造型师Karla Welch几个月前还公开反对DG的设计师,结果她在格莱美颁奖典礼给Gwen Stefanic穿上DG的裙子,还被品牌拿出来嘲讽了一番,说好的反对呢?
不过记忆容易短路的是西方世界,中国人并没有忘记
。
尽管Kim Kardashian、Blake Lively等欧美明星重新穿DG的服饰出席活动,国内仍然齐心协力抵制这个品牌。
据Gartner L2的数据显示,DG 2019年1月的微博热度狂跌99%
舆论方面,DG如“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的局面也没有改变。风波后DG的官微停更,直到3个多月后的妇女节才再度更新,而且每次更新,都会引来数百条“
好评
”。
中国版《Vogue》等时尚杂志都没有D&G广告,天猫、京东甚至Net-a-Porter的中国官网,现在依旧搜不到DG的产品。
官方微信在发布道歉视频后,直到中国七夕才再度更新,发布了一条爱情主题的推文,之后的更新多数跟中国有关系,给人一种
试探、讨好
的感觉。
事实上,DG的确在为重返中国市场做准备,前不久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风格鲜明的展台布置,让人很难忽视它的存在。
DG还特意派高管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以“马可波罗穿越丝绸之路造访中国“的故事为灵感,推出了一系列丝巾。从产品上来看,中国这趟没白来。
那Dolce&Gabbana究竟能不能重返中国?
F君想到两个案例,一个是曾经风光无限的Dior前设计师John Galliano,因为侮辱犹太人被Dior扫地出门,颓废了3年后,终于在MAISON MARGIELA找到工作。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John Galliano去年得到了品牌的续约合同。但受风波影响,他的行事作风明显低调了许多。除了犹太裔仍然无法原谅他之外,时尚圈重新接纳了他。
另一个是NIKE 2004年的广告,广告中NBA巨星LeBron James分别战胜代表中国元素的三大人物,由于运用中国元素不当,被广电禁播。
在一片讨伐声中,NIKE火速做出应对,发表声明致歉,对禁播决定表示尊重并接受。
种族歧视和亵渎中国传统元素,DG两个问题都有
。
但相比NIKE的态度和担当,DG选择不见棺材不掉泪,亲手毁掉了中国市场。
不否认时间能冲淡大部分人的情绪,未来很多人会重新接受DG。
但合作永远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中国市场不排斥任何想赚人民币的品牌,但前提是尊重历史,敬畏文化。
而不是把无知当幽默,触及对方的底线。
犹太人选择不原谅John Galliano,那我们也可以拒绝“DG
”。
如果哪天DG重返国内市场,希望你不要忘记中国模特用筷子吃披萨的事情,更不要忘记Stefano说过的荒唐话。
助理编辑:陈朵朵
主编:F君
微博:@Fashionucking
微信:@Fashionucking
线上店铺:
大F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