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插座APP
职场充电第一站,每晚21点21分准时推送,下载好多课APP学习更多精品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华为绩效管理实践:工具与方法(公开课) ·  4 天前  
HR笔记本  ·  高薪HR的4件套 ·  4 天前  
HR成长社  ·  公司职等职级薪酬表.xls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插座APP

《小巷人家》大结局!看完这部热播剧终于明白: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日子过反了

插座APP  · 公众号  · 职场  · 2024-11-20 12:26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电视剧《小巷人家》展开,讲述了剧中庄家大家庭的纠葛和矛盾,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重要性。文章还强调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指出许多家庭问题的根源在于面子观念过重、情绪失控等。文章提醒人们在处理家事时要小事不计较,大事拎得清,待人有分寸,做事有原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巷人家》的剧情概述和人物评价

文章详细描述了电视剧《小巷人家》的剧情,包括剧中庄家的家庭矛盾、孩子的天真、宋莹和黄玲的邻里之情等。同时评价了剧中人物,尤其是庄超英面对家庭矛盾时的表现。

关键观点2: 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指出再幸福的家庭都可能因为情绪的失控而陷入困境。还提到一个人最丑陋的面相是对亲近之人苛刻以待,皱紧眉头,冷言冷语。

关键观点3: 面子观念对家庭的影响

文章讨论了面子观念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指出过度在意面子会导致家庭生活的恶化。还通过《小巷人家》中的例子,说明了过度在乎面子会忽视家人的感受,错失最贵重的亲情。

关键观点4: 处理家事的方式

文章提出了处理家事的方式,即小事不计较,大事拎得清,才是最高明的解决方式。同时强调了树立明确的界限和原则的重要性。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插座APP

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事兴,即便没有大富大贵,生活也能有滋有味。这篇文章3700字,预计10分钟读完,相信你会有收获。



作者 枳为橙

编辑 小眠宝

来源 读书369(ID:dushu369com)




这段时间火爆朋友圈的《小巷人家》大结局了,热闹的小巷终于回归一片祥和。

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庄老师不再愚孝,爷爷奶奶再也拿捏不了有出息的孩子们和黄玲,可谓是迎来了圆满。

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剧,讲述了苏州某棉纺厂家属区的巷子里,伴随时代的变迁,几个家庭经历的悲欢喜乐。


追剧的时候,看到不少人感慨:

“一次次被几个孩子的天真逗笑,也因为宋莹和黄玲真挚的邻里之情感动到热泪盈眶。

然而从开头看到现在,却还是避免不了被庄家人‘气炸’。”


处处算计的公婆,“和稀泥”的丈夫,一味索取的兄弟,受尽委屈的母女,一地鸡毛的婚姻,构成了庄家的数十年岁月。


在无尽的争吵声中,庄家的日子似乎总是难以安生,庄超英和黄玲的婚姻也多次几乎走到了终点。


看着剧中的家庭矛盾,不禁想起刘震云说的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好多人,谁对他不好,他反倒对谁好。


世界说起来很大,人说起来很多,但每个人迫切要处理和对付的,其实就身边周围那么几个人,相互琢磨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可悲哀的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不仅弄错了感情的顺序,还把日子过反了,最后毁掉了家庭的幸福。


再幸福的家庭,都会毁于情绪的失控。


蔡康永曾谈到一个观点:

“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感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财富,就是“和睦”二字。


夫妻之间,争吵的次数越多,感情上的存款越少。


父子之间,矛盾激化的越大,亲情上的羁绊越淡。


当一个家庭在日复一日的争执中,耗尽了感情,丢掉了和气,离散也就不远了。


《小巷人家》热播的过程中,庄超英一度被大家评价为“面目可憎的人”。


作为邻里,他总是面带笑容,遇到邻居们总是贴心问候,跟谁也不会撕破脸。


作为老师,他关心学生的未来,理解学生到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竭尽所能想教好每个学生。


作为庄家的老大,面对父母的偏心,他忍气吞声,不愿有半点反驳,始终和颜悦色应对。


出门在外,他是众人眼中的“大孝子”、“好老师”,但回到家中,他却有着发不完的脾气,说不完的埋怨。


一直以来,庄家老两口都偏心小儿子,有利益的时候就给小儿子一家占着,有难处的时候就要求大儿子一家承担。


大家庭在一起吃饭,黄玲忙着做了半天饭,可到头来在饭桌上连座位都没有。


目睹这一切的庄超英,不但没有为妻子说半句话,当得知妻子心有不满后,还怒斥道:“你还是不是庄家的大嫂啊,就这些事你老是过不去......”


面对父母再过分的要求,庄超英也从不敢违逆,只会不断附和。


但一听到妻子的拒绝,立马大声呵斥:“你疯了吗?你差不多行了,我们一家人都在求你了!”


庄超英的两个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没有被爷爷奶奶善待,所以孩子们很难对两位老人亲近,不喜欢去爷爷奶奶家。


可庄超英不问缘由,面对女儿声嘶力竭的质问,一巴掌就想扇过去,伤透了女儿的心。

网友评价道:“这个愚昧的男人,对待与自己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妻女重拳出击,却对原生家庭的不公平对待只能畏畏缩缩,真是可憎、可悲。”


诚然。一个人最丑陋的面相,就是常年对亲近之人苛刻以待、皱紧眉头、冷言冷语。


究其缘由,就是人错把情分当本分,把家人的付出都当成了理所当然,所以才把自己最坏的一面都带回了家里。


作家张德芬说得很对:“越是要面子、喜欢讨好外人,获得认同的人,对自己亲密的人越不好。


因为能量都用到外面去了,面对亲人只好放松,把负面性、不耐烦等通通透透地展现。”


再深的感情,都会死于理所当然;再幸福的家庭,都会毁于情绪的失控。


一个负能量堆满的家庭,夫妻的关系只会逐渐恶化,最终一触即碎,孩子也会因此整日生活在不安恐惧里,没有半分温暖可言。


人生在世,对待家人多一些和气,家里就会多积攒福气。


每次回家之前,把坏脾气关在门外,把好心情带给家人,才能长长久久守住家庭的安宁。


一个家的生活为什么会越过越糟?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白岩松有句话讲得很有道理:

“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你成功塑造了一个毫无原则的自我,既然你没有了原则,人家对你自然就没有了底线。”

一个家的生活为什么会越过越糟?


经济学上有个观点一针见血:


“人的贫富是跟脸面挂钩的,太在乎面子上的光鲜,只能处处束手束脚,越活越窝囊。”

人活着,如果太在乎脸面,不懂拒绝别人,迟早会在输掉面子的同时,也输掉里子。


为人处世,如果处处为了维护情面,在外装大方,次次牺牲家人的利益,终有一天会拖垮整个家庭。


看剧的时候,黄玲对婆婆有个评价很精准:“她很会做面子功夫.....”


庄家人总是习惯于把面子打磨的光鲜,场面话说得圆滑,但利益当前时,全然不顾庄超英一家的感受。


庄超英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保持着这样的处世方式。


黄玲和庄超英结婚后,多年以来,工资都给了庄家老两口用来贴补小儿子。


庄超英对此也觉得无所谓,“打肿脸充胖子”,就算掏空自己家也要扶持庄家所有人。


黄玲费了好大功夫,等了很多天,才终于抢到了肉,打算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好好补补营养。


庄超英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表示,老人很久没看孩子了,随后便叫了父母和弟弟一家来家里吃饭。


原本留给孩子们的“大餐”,就这样被父亲大方分了出去。


隔三差五,只要听到有便宜可占,老两口和弟弟弟媳就会带着孩子们来分一杯羹。


一家四口省吃俭用,到头来在庄家老人眼中,也落不下半点好话。


明明日子过得艰难,可庄超英却认为妻儿没吃过半点苦,还觉得妻子太矫情。


高考在即,邻居家的孩子要备考,作为教师的庄超英又贴心给孩子们补习。


谁曾想,急于备考的学生却不分时间地点来家里打扰,已经影响到了全家人的休息,但庄超英还是一言不发,从不拒绝。


这份热心和善良全给了外人,而留给同住一个屋檐下家人的,只剩冷漠和薄情。


人生最大的灾难,莫过于此:把面子看得太重,终被面子所困,最终过反了日子。


只顾及外人的感受,注定会忽视家人的感受,错失生命中最贵重的亲情。


一个人要是连里子都修不好,即便拥有了脸面,生活也只是一个空壳。


一个家若是只为面子的光鲜亮丽,而不顾充实里子,终会迎来“垮塌”的那一天。


人到中年,一定要收起过度大方,多关注眼前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家庭。


▲ 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请记住:当你真正放下了面子,才能彻底把日子过好。


没有是非观的家庭,是一团乱麻。


《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

“我不觉得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什么都可以接受。


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所谓“简单”,其实就是避免无意义的人情往来,减少繁杂的人际关系,处世有边界,做事有分寸。


生活越简单,日子越兴旺;内心越平和,诸事才越顺。


有的人总是自以为做事精明,每件事都办得很好,其实认真看就会发现:


不过是糊里糊涂包揽了一堆别人家的事,最后被烂人烂事纠缠,导致自己家的日子跌入谷底。


《小巷人家》里,庄家这个大家庭的相处,总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牵扯出数不尽的大矛盾。


源头就在于他们忽略了,虽然彼此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但是各自成家后,早已有了明确的边界。


人生走过大半辈子的庄家二老,总觉得自己精明地给小儿子占了不少便宜,其实早已打破了三个儿女之间的手足情深。


两个老人不仅强烈要求黄玲照顾庄家的所有孩子,让振东、振北、鹏飞都搬到黄玲家住。


还动不动就以身体不适为由,隔一段时间就要搬来黄玲家居住,让黄玲母女照顾。


庄超英作为一个家的担当,在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烂事时,从不会树立明确的界限,任由别人次次触碰底线。


庄家人的各种无理请求,一次次打破了这个小家庭的宁静。


和稀泥一般的处理方式,无数次让全家人的关系走向僵局。


周国平在书里写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想突破这界限。”

▲ 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没有边界感的人生,是一场灾难。


没有分寸感的关系,是一把利刃。


没有是非观的家庭,是一团乱麻。


处理家事,小事不计较,大事拎得清,才是最高明的解决方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