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秩序崩坏和切换 ·  昨天  
猫笔刀  ·  又看见马云了 ·  2 天前  
视觉志  ·  哪吒的“黑历史” ·  2 天前  
中产先生  ·  最近大家都在问,经济真的好了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这一篇宏观经济的大雄文,如今已一一应验!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9-09-08 21:57

正文

来源: 樱桃小财女

作者 :樱桃小财女


注:这是小财女一个朋友2017年底写的一篇宏观经济的文章 ( 大国博弈后面的贸易和货币之争 ) ,比较全面且浅显易懂,,当时的情况还是房地产一片大好,中美也没有现在的情况,貌似形势很好,其实暗藏汹涌。


如今来看,提到的比如中美MYZ,华为事件,金融企业的暴雷,R.M.B贬值这些重大事件全部一一应验,这放在两年之前,能看到这些不容易。
整体来说,值得关注宏观经济的普通小白好好看看。

引言


这篇文章很长,但是把我过去很多年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全部写下来了。


整体思路分为四部分:

1、中美贸易的特点 ;


2、川普的策略;


3、中美战略冲突;


4、货币战争以及可能的预判。


中美贸易的特点


实际上美国和亚洲之间贸易逆差一直都在,不仅仅是我们,包括日本,台湾,韩国,东南亚,这几年制造业在向东南亚转移,跟中国的逆差也没那么大了,但是美国就业也不会有帮助,因为这只是从亚洲的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去了,所以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就是 随着一部分产业从我们转向东南亚,以及我们本身的出口导向变弱,贸易逆差将会越来越小。




中美之间基本上还是 “顺差记在中国,利润落在欧美” 这样的格局,所谓的贸易逆差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美国在海外的企业,将制造基地设置在中国和东南亚所引起的。


比如苹果,实际制造是在富士康,将零部件从全球输入中国,再输出整机到美国,这实际构成了贸易逆差,而富士康并没有赚多少钱,钱还是被苹果赚了,但是这部分贸易额还是算在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头上。




打开贸易结构来看,在机电设备、家具,纺织服装品、鞋类等16类产品上美国呈巨额外贸逆差,而中国呈巨额外贸顺差。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已经不是在卖玩具换美国的大飞机了,但是玩具依然卖的很多,这种贸易虽然从量上造成了逆差,这实际上在质上是不对等的。


简单说,过去中国卖玩具娃娃来换美国的大飞机和苹果手机,现在中国卖玩具娃娃和机电设备来换大飞机苹果手机。



川普的经济主张


川普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战略, 你要明白川普是个生意人,生意人永远讲利益是第一位的,当然,美国最牛B的地方我认为也是不惜一切代价站在本国角度获取利益,甚至包括发动战争,所以以美国为中心的川普战略我觉得是十分务实的。


少去掺和一些别国的家务事,但并不是某些人鼓吹的中国在崛起,美国在衰落,而是更加务实发展本国经济的一种表现,所以你会看到美国退出这个组织,那个组织。


美国最关心的KPI是什么?


美国前几年经常讲中国威胁论,讲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你以为这是事实?这只是为了煽动民间反中情绪,转移失业率和经济差这个国内矛盾。


这些消息都是高层有意为之,因为煽动民意也是政治家施政的一个棋子。所以,发展经济和实现就业对美国政府太重要了,大国之间没有敌人和朋友,只有利益,我们也不要被现在充斥的一些美国要搞中国的论调和阴谋论所迷惑。


要保就业,这绝对是他的核心诉求,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搞事情。

搞什么事情?


具体,从实体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个角度来看。


首先是实体经济。


搞活实体经济,必须要发展能源,发展制造业和基建两块, 为什么? 发展能源能最大的节省成本,发展制造业和基建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就业, 拉动投资。


搞能源独立,开放本国石油资源,页岩气革命啊神马的,这点不表;


搞制造业回归本土,这是川普发展经济的另一个核心。川普必须发展制造业,一方面要扭转制造业的巨额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就是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对美国总统来说,低端也好,高端也好都是一张选票,美国近几年制造业空心化(我会专门分析),这几年会大力搞, 而制造业刚好是中国的优势产业,这一战略的调整必将产生产业重合的冲突和矛盾。


其次是财政政策。


第一点,为了搞制造业必须辅助以对应的财政手段,那就是减税,只有减税,才能让美国驻外的公司回流本土,大家不要小看这部分力量,过去这么多年,美国企业大量渗透中国,中国早已是美国本土之外很多企业最大的海外市场,比如intel,高通这些公司,一旦减税,很多投资会被本土吸走,也同时吸引像福耀玻璃这种中国公司去美国建工厂,减了税了才能扩大出口,缓解贸易逆差,减税之后也必然引发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第二点,搞贸易保护必不可少,很多人感觉美国的贸易保护只针对中国,这其实很好理解, 3个原因: 第一 ,中国的贸易逆差是第二名日本的5倍,枪打出头鸟,搞了中国效果最明显。 第二 ,中国出口的机电,化工等产品跟美国的过剩产能刚好有冲突,直接保护国内这些产业立马拉动就业。 第三 ,贸易保护的效果立竿见影,比什么其他货币财政政策疗效快速得多,而且无副作用,其他手段都是存在利弊取舍。


所以,美国搞贸易保护肯定不是为了针对中国而出,而是因为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地位所决定,四十年前,美国通过与五国签署广场协议一样,日本受伤最大是因为贸易额最大。还要说一点,其实贸易保护也没有错,站在美国角度通过增强对中国的贸易制裁,能够最为快速地激活美国国内制造业,将过剩产能有效转化为新增就业。


中国也有贸易保护,而川普会更彻底,具体到执行起来有3个层次,一个是直接弄贸易调查和税收政策,反倾销,301,加关税啊神马的,另一个是保护知识产权,禁止收购,禁止技术换市场,第三,就是包括在国际组织的各种攻击,美国在WTO,IMF之类交了最多保护费,利用组织规则来打击你。 所以你等着看吧,这几年不断会有美国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所谓调查倾销禁止合并收购之类的 前不久不就有什么美国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之类的,这类冲突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也会这么干。


在M.Y.Z这个层面,现在属于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离不开美国的技术,美国离不开中国的市场,你看深圳某通信公司违反美国贸易禁运,还是乖乖认罚,为什么,因为离不开美国,芯片啊神马的一旦被禁止,产品都做不成


我认为虽然到处说美国贸易对中国不重要,主流媒体都在唱空美国,树立中国的强势地位,但是目前中美两国实力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事实,中国打M.Y.Z处于劣势,本质还是要自己腰杆子要硬,拼产品竞争力,而竞争力不是仅仅靠价格。


中美所处的形势


一个经济学家说的, 一场货币战争的鼓噪,可能为一场全面的毛衣站争开辟好市场 。” 看下两国所处的一个形势,这点非常关键。

现在美国形势是什么?


很简单,美联储现在阶段在“剪羊毛”,有人之前留言说不理解剪羊毛,也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要加息,这里再科普下:


一方面,08年美联储疯狂开动印钞机狂印美元,美元贬值,流出美利坚,推高全球资产价格,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房地产,15年底形势开始转向,美元开始加息,美国开始在全球逐步卖出资产价格,美元回流,通过低买高卖完成资产收割,即剪羊毛,所以,“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对美帝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另一方面,在美国国内,经济现在在回暖,加上大量美元随着联储加息回流国内,容易造成经济过热, 引起供大于求,从而引发流动性过剩和供给侧过剩这种中国之前的问题,所以通过加息来控制美国国内过热的经济也是必要的。


还有一点就是减税, 这个最近太热了,单单从减税单因素分析这个问题的很多,我就不提了,就提一点,一定要把减税和货币联动起来看,减税之后必然拉动消费和投资,也容易造成经济过热,但是所幸的是,特朗普现在处于一个低利率现状,这跟里根时代的高利率减税是最大的不同,所以里根第一轮减税后中途被迫暂停,而特朗普减税更有助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从而进一步抵消了减税引起的过热的副作用,这就是美国财政部和联储的共振。


加息缩表和减税的共振,至于美元升值引起的贸易逆差加重以及政府财政赤字问题,这是副作用,那就开两剂良方,一是勒紧裤腰带,你看今年美国的预算,除了军费增加(也许筹备打三胖),其他都在减少。二是继续码高美国债务,发国债,刚好吸收过剩的流动性。


总之,联储通过加息缩表来收割全球的美元资产,财政部通过减税来拉动投资+消费+就业,双管齐下,既减了全世界的羊毛,又拉动本国的投资,刺激本国的消费内需,解决就业。


天时地利人和,看上去让特朗普都占了。


再看中国

1、房地产: 过去实体经济的扩张速度远无法匹配货币放水的速度,之所以目前还没有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当局有意把流动性锁死在房地产,现在的既定事实是房地产吸收了大量的超发货币,债务转移到企业和居民头上。
为什么这两年M2跟M1的剪刀差越来越严重,而CPI却并不高?
一方面企业握着存款没有好项目不敢投资,房地产企业吸了不少钱,股票蹭蹭涨;另一方面因为个人家庭过去几十年的储蓄经过这轮泡沫全部去了房地产,过去人人储蓄,现在人人欠债,BTW,也同时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家庭高杠杆。 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隐藏危机。 你看全球任何一次经济危机哪一次不是始于房地产?

日本衰退由房地产资产价格泡沫刺破引起,美国08年危机也始于房地产的次贷危机,中国要发生大规模危机,我敢说也必然始于房地产;

2、实体经济呢, 一方面,从信贷数据看,现在的新增贷款很大一部分都是房贷,企业贷款反而不多,因为现在企业手里头拿着钱不知道投资什么?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反正也不赚钱就先放着。


这样也证实了M1增速远大于M2增速的剪刀差,通俗一点就是企业活期存款多了,个人存款少了,个人储蓄通过买房变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活期存款,然后,民营企业投资少了,工资就不会增加,消费也会变少,陷入通缩,经济下行,实际上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除了一些风口,有些行业真的不景气,能不失业就还好,你看你多久不涨工资了?


另一方面,前几年随着M2的增速,钱很多,资本活跃项目很多,问谁谁都在创业,只要有项目,就有人投钱,然后一轮一轮地估值不断提升融资,实际上公司本身是不赚钱的,都是 靠讲故事,就跟庞氏骗局一样一轮一轮吹下去,看谁接最后一棒,直到破灭 赶上前两年的好时机, 牛B一点还跑到股市圈点钱,ZF也乐见其成,因为不管你有没有赚钱,也是解决了就业,还消化了流动性。


随着这波转折周期的确立,钱找项目会慢慢变成项目找钱,不断会有公司出现债务困境,特别是创业板,你看创业板龙头乐视因为债务伤在前面,后面还会有


靠虚拟经济吹起来的实体债务随着信贷的收缩会像飘在空中的肥皂泡,现在还在飞,但是迟早会破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就一句话: 房地产泡沫大,部分实体经济债务高 !我为什么说部分,总有结构性的问题嘛。


过去美国QE,中国4万亿,全部是大放水,美元贬值,钱从美国留到了中国,造就了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也推高了资产价格,但是从2015年开始,美国要加息了,要加息了,人民币开始有贬值预期,2014到2017年,3年时间,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就从4万亿,下降到现在的3.1万亿。两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大约是3000亿美元左右,把这个顺差部分也计算在内的话,中国近两年的美元外汇流出了一万多亿美元,这流失的1万多亿美元,再乘以货币乘数,就是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的倒数,算5的话,也是5万亿,这个数字可不少,地主家的家底也开始薄了啊。


这里我提下国债,因为有人会关心,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制衡美国的武器,美国QE期间中国低吸美元,大量增持美国国债,外汇储备中,有40%是国债,从2003年的1200亿到至2017年1.3万亿,整整翻了10倍,日本被排挤出第一位的位置。


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


一方面,过去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卖了很多低端产品,收获了大量外汇,外汇要保值,外管局总要干点事吧,如果没什么好投资的,那就把外汇换成美国国债,因为美国财政部是世界上信用最高的机构,按时按期还你,给利息,历史上从未违约,收益率稳定,是高信用低风险的投资品。


另一方面,除了国债没的选,美国国债是流动性最好的金融产品,随时可以卖出,因为外汇随时有人需要换,假如中国市场上需要大量换汇,跑到银行去没美元换,那可能会引发挤兑危机,如果我们拿外储去投资了美国的股市,亏了怎么办,如果投资了某公司的股权,五年十年内不仅没有收益,本金都要不回怎么办。


但是美国国债能抛吗?


通过抛售国债来做空美元? 不会抛,不能抛,抛了也没用!


首先,因为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出发点是为了避险的一个投资品,以盈利为目标。不是用来打击对手的武器,更何况我之前一再说明,中美从来就不是对立关系,所以不会抛。


其次,国债是央行的资产,外汇占款的40%,这是家底,抛了怎么应对美元的挤兑,现在资本外逃美元本来就紧缺,抛了如何购买石油粮食的战略物资?另外抛了一旦要对冲RMB贬值预期的时候怎么办,外汇国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家底,丢不得。


再次,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国债的债主是极其分散的,中国我没记错的话少于7%,大部分买家还是联储和华尔街,这是他比较牛B的地方,即使你抛了对本身美国也影响有限,你抛了自然也有其他债主买。


所以国债不能抛,外汇不能流失,在外汇构成里,经常项要买石油,要买大豆大米,要给亚投行搞一带一路,要防挤兑。
国债是投资,是央妈家底的基础,更不能丢,总之,外汇很重要,地主家要保余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