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4个细思极恐的人性实验,特别是最后一个,甚至 ... ·  22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会议资讯 | 第三届中国边疆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  3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49年叶剑英请傅作义吃饭,对方多喝了几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凯撒的铁拳:摩洛哥危机与第二帝国的北非炮舰外交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7-26 12:27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



19-20世纪之交,威廉二世急切的想要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地国家手中分得一杯羹,以便让新兴的德意志帝国能够产能输出和获取原料。 为此,德皇奉行大胆前进-四面出击的外交政策,在全世界所有落后国家中寻找盟友。甚至对那些已经成为列强保护国的地方,威廉也会想尽办法去挖墙角。北非西北部的摩洛哥,就莫名其妙的被德皇看上了。


但在20世纪初,法国人在摩洛哥经营已过百年。 巴黎方面对摩洛哥的内政和外交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法兰西移民和商人也遍布摩洛哥的主要城市。实力不俗的英国和隔海相望的西班牙,同样在摩洛哥有各自利益。结果,整个摩洛哥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要地。


讽刺列强争相抢夺摩洛哥利益的漫画


威廉二世却偏偏就要去点一点这个“炸药桶”。 1905年,也就是在英法达成非洲和平协议的第二年,德皇亲自对摩洛哥进行了一次国事访问。 主要目的是鼓励摩洛哥苏丹从法国的保护下独立出来。德国外交部也希望威廉二世的到访,能够让摩洛哥体会到德意志帝国的强大。暗示摩洛哥如果有意脱离法国,那么柏林方面会提供军事上的援助。但德皇还是对于这次访问是忧心忡忡。一直有谣言声称,无政府主义者将会在途中暗杀自己。如果不是老臣比洛的竭力劝说,他早就在半途打道回府。


3月31日,威廉乘船抵达摩洛哥的主要海港丹吉尔。但摩洛哥苏丹受到法国方面的外交压力,没有亲自到码头迎接德意志皇帝,只派了一些老态龙钟的皇室成员前去接驾。威廉二世大为光火,甚至不肯下船上岸,反而要这些老亲王们自己爬上船来面见自己。最后还是靠德国外交人员的好说歹说,才让年仅14岁的苏丹来到码头。 两位君主在码头一共待了2小时,除了交换礼物,没有进一步深入的交谈。 但威廉二世却笃定自己已经赢得了苏丹信任,德意志帝国也已经和英法一样,在摩洛哥拥有了独特利益。


讽刺德皇在摩洛哥毫无外交礼仪的漫画


不过,德皇的到访也的确鼓舞了摩洛哥本地贵族。他们鼓动苏丹不再对法国人俯首帖耳,甚至试图将一个摩洛哥港口租给德国人使用。这就引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当然,这事不仅刺激了法国人,还触动了时刻警惕地中海力量变化的英国。 在1906年的摩洛哥问题会议上,英国对德国的咄咄逼人姿态显露不满。 可是在威廉二世看来,英国的不满只是暂时性的。 当务之急是在摩洛哥取得港口,进而扩张自己在北非的影响力。


1911年,法国出动驻北非的军队进入摩洛哥北部,协助平息武装叛乱。威廉二世闻讯而怒,命令外交部通知法国人滚蛋,否则德国有权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尴尬的是,德国海军在地中海没有丝毫存在感,不可能像法国一样投送大规模兵力。 但柏林方面还是决定勉强一试,出动“豹”号炮舰南下。 借口摩洛哥武装的叛乱已经危及沿海城市阿尔迪尔的德国侨民安全,准备强行展开撤侨工作。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也就此爆发。


第二次危机中 进入摩洛哥的法军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国外交部其实搞错整个事情。 阿尔迪尔根本没有德国侨民居住,城里也一片安静祥和,不存在任何武装叛乱。当地只有一家总部汉堡的贸易公司,以及常驻的商务代表赫尔曼。当他突然收到本国外交部发来的撤退电令,就赶了75里路才到达指定的撤退地点。


但在港湾里找不到半个人影的德国水兵,竟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家伙当作是前来攻击的乱党。 好在军舰准备开炮的前一刻,值日官才通过望远镜看发现,这个胖胖的中年人是德国侨民。但在出发之前,豹号收到的外交部指令去告诉他们,当地有包括妇孺在内的大量侨民!


执行尴尬撤侨任务的 豹号炮舰


事后,德国外交部对豹号的成功撤侨是大加鼓吹, 将其赞美为豹子在摩洛哥港口的敏捷一跃。德国人也接着认定,能够执行炮舰政策的自己,已拥有和法、英、西班牙同等的摩洛哥权利。


虽然这次行动的成效甚微,但还是对德国的外交形式造成极大破坏。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就告诉德国大使: 如果皇帝准备像国内报纸鼓吹的那样派兵登陆摩洛哥,那么就等于同时对英法两国开战。


讽刺德皇在摩洛哥搞炮舰外交的漫画


讽刺德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漫画


讽刺德皇如痴汉般迷恋摩洛哥的漫画


此后,法国人也摩洛哥危机上耍了小花招。他们承诺将法属刚果的一大片土地割让给德国,以换取对方对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认可。结果,这片密林重重、瘟疫横行的丛林,根本吸引不到德国殖民者前往。已经卸任的宰相比洛气愤就对此非常愤怒: 我们在北非搞得惊天动地,最后却只是放了个哑炮,简直是荒唐可笑!


尽管德国人获益不多,但豹号事件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 英国和法国都看出这个新兴帝国的巨大胃口,并因此发展出更为紧密的抱团关系。日后大战中的英法同盟,就是由德皇的一意孤行所促成的。


1931年才退役的 豹号炮舰


作为炮舰外交的主角,豹号则因为是老船而躲过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军备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