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年的第214天。
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比如你要粘100个信封,有两种操作方式
1.你把每一个信封口涂上浆糊,封号,再来下涂另一个;
2.把所有的信封都涂上浆糊,然后再把所有的信封都粘好;
你会选择哪一种?
类似的问题,你以前可能也遇到过。
比如,面前有一大块牛排,你是切一小块,吃了,再切下一块,还是将这块大牛排全都切完,再开始吃呢?
我的作法一直都是第2种。
一直觉得不对,但是就是不知道哪里不对。
昨天在听老喻的人生算法课时,才知道,这两种动作的区分,其实是一个人
闭环
能力的区分。
而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也是闭环的能力。
试想想,我们上学时,每1课有考试;每1个章节也有考试;每1个学期也有考试;
如果用闭环去思考,这其实是3种闭环。
你平时学习是怎样的闭环呢?
1门课,1节课,还是1个知识点呢?
核聚老师一直说的是:把握每一个可以把握的点滴。
他强调的是以每一个知识点为闭环。
他还说:人的精力有限,一次只烧一壶水。
这壶水烧开了,这个知识点消化好了,再来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烧下一壶水。
每一次学习的闭环又是怎样?
学习,内化,分享。
这2天我开始听书了。
并给自己定了听书打卡365的目标。
每次听书时,都要做笔记,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笔记中记录的事情转述写出去。在写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哪个地方没有掌握,会反过来再听一遍。
听是输入的过程,笔记是整理的过程,写是分享的过程。
当我完成1本书的听后感时,相当于完成了1本书的闭环。
还有哪些闭环?
pdca计划闭环:计划,实践,检查,调查;
每件事情,每个活动,都可以按照这4个步骤。从制定计划开始,再实施,再到活动之后的总结。
可以迭代过程,沉淀经验。
产品闭环:设计,验证,认知。
从最小化产品出发,不断征求市场反馈,快速迭代出市场接受与认可的产品。
营销闭环:关注,兴趣,搜索,购买,分享;
怎样让更多目标客户关注到信息,并且让更多买到的人分享,才是营销的关键。
闭环有很多,当我们把这些闭环都画出来后,我们发现:先是形成闭环,然后在每个点上提升,整个闭环就会转得更快。
于是有个说法是:
单点突破是一道数学题,让确定边长使下图流通率最大。
巴菲特说: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而当这些闭环飞快运转起来,就形成了飞轮。
学习飞轮,流量飞轮(即增长黑客),信誉飞轮,用户飞轮……
这些看似很大的问题,都可以拆成最小的单元,打造每个单点上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