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根据检索式("exosomes"[MeSH Terms] OR "exosomes"[AllFields]) 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MeSH Terms] OR("extracellular"[All Fields] AND "vesicles"[All Fields]) OR"extracellular vesicles"[All Fields]) OR microvesicles[All Fields]AND ("2018/02/25"[PDAT] : "2018/03/03"[PDAT])共发现文献更新29篇,其中影响因子>10的有14篇,>5的有7篇。
Identification of distinct nanoparticles and subset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y asymmetric flow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通过非对称流场流分级鉴定不同的纳米颗粒和细胞外囊泡的子集。
作者:Zhang H, Freitas D, Kim HS, Fabijanic K, Li Z, Chen H, Mark MT, Molina H, Martin AB, Bojmar L,etc.
出处:Nat Cell Biol. 2018 Mar;20(3):332-343. doi: 10.1038/s41556-018-0040-4.
IF=20.06
摘要
外泌体的异质性阻碍了我们对其生物发生,分子组成,生物分布和功能的理解。通过采用不对称流场分级法(AF4),我们确定了两种外泌体亚群(大外泌体囊泡,Exo-L,90-120nm;小外泌体囊泡,Exo-S,60-80nm),并发现了大量的非膜状纳米颗粒称其为“外壳”(〜35nm)。外源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富含代谢酶和缺氧,微管和血凝蛋白以及特定通路,如糖酵解和mTOR信号传导通路。 Exo-S和Exo-L分别含有参与内体功能和分泌途径以及有丝分裂纺锤体和IL-2 / STAT5信号通路的蛋白质。 Exo-S,Exo-L和外泌体各自具有独特的N-糖基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谱以及生物物理性质。这三个纳米颗粒子集表现出不同的器官生物分布模式,表明不同的生物学功能。这项研究表明AF4可以作为分离细胞外囊泡和解决异质纳米颗粒亚群复杂性的改进分析工具
New Technologies for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细胞外囊泡分析新技术
作者:Shao H, Im H, Castro CM,Breakefield X, Weissleder R, Lee H.
出处:Chem Rev. 2018 Feb 28;118(4):1917-1950. doi: 10.1021/acs.chemrev.7b00534.
IF=47.928
摘要:
细胞外囊泡(EVs)是多种多样的细胞主动释放的纳米级膜性囊泡。基于其生物形成过程、大小、生物物理性质,可以进一步对相似大小的囊泡(例如外泌体,微囊泡)进行分类。尽管最初被认为是细胞碎片,并且因此被低估,但EVs现在越来越被认为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及疾病诊断和预后循环生物标志物。尽管EVs具有临床潜力,但缺乏敏感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对临床解读造成障碍。因此,积极开发新的分析平台,包括分子平台,以应对这些挑战。 预计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将对基础研究和解读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旨在对EVs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的新兴分析技术提出全面和关键的概述。
Tumor-derived exosomes antagonize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作者:Gao L, Wang L, Dai T, Jin K, Zhang Z, Wang S, Xie F, Fang P, Yang B, Huang H, van Dam H, Zhou F, Zhang L.
出处:Nat Immunol. 2018 Mar;19(3):233-245. doi: 10.1038/s41590-017-0043-5.
IF=21.506
摘要:
恶性肿瘤会损害先天免疫力,但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本研究发现,通过肿瘤来源的外泌体(TEXs),癌症能够转移活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来承载巨噬细胞,从而抑制先天性抗病毒免疫。人类激酶组筛选鉴定了巨噬细胞中的激酶MEKK2,作为TEX递送的EGFR的效应子,负调节抗病毒免疫应答。在实验性肿瘤植入的背景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EKK2缺陷小鼠对病毒感染更具抗性。将TEX注射到小鼠中降低先天免疫,增加病毒载量并以EGFR和MEKK2依赖性方式增加发病率。 MEKK2磷酸化IRF3,一种对于产生I型干扰素至关重要的转录因子;这触发了IRF3的多泛素化并且阻断了其病毒感染后其二聚化,易位至细胞核和转录活性。这些发现确定了癌细胞抑制宿主先天免疫并可能导致癌症患者免疫受损的机制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Rab27a regula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ote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干扰素调节因子1-Rab27a调节细胞外囊泡促进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Yang MQ, Du Q, Goswami J, Varley PR, Chen B, Wang RH, Morelli AE, Stolz DB, Billiar TR, Li J, Geller DA.
出处:Hepatology. 2018 Mar;67(3):1056-1070. doi: 10.1002/hep.29605.
IF=13.246
摘要:
尚未确定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外囊泡(EV)分泌的作用和调节因子。 Rab27a是已知控制EV释放的鸟苷三磷酸酶。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是一种转录因子,在肝脏缺血再灌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调节某些鸟苷三磷酸酶。然而,IRF-1,Rab27a和EV分泌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这里,我们显示诱导IRF-1和Rab27a体外低氧肝细胞和体内温暖的红外和原位肝移植肝脏。干扰素γ刺激,IRF-1转导或缺血再灌注促进Rab27a表达和EV分泌。同时,IRF-1的沉默降低了Rab27a表达和EV分泌。 Rab27a沉默减少了EV分泌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鉴定了1692-bp Rab27a启动子区域中的10个推定的IRF-1结合基序。染色质免疫沉淀和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验证了五个功能IRF-1结合基序,这通过Rab27a启动子萤光素酶测定来证实。 缺血再灌注诱导的EV含有较高的氧化磷脂(OxPL)。 EV表面上的OxPLs通过toll样受体4途径激活嗜中性粒细胞。 OxPL中和E06抗体阻断了EVs的作用并降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这些发现提供了IRF-1调节Rab27a转录和EV分泌的新机制,导致嗜中性粒细胞的OxPL激活和随后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Exosome miR-335 a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外泌体miR-335在肝癌中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Wang F, Li L, Piontek K, Sakaguchi M, Selaru FM.
出处:Hepatology. 2018 Mar;67(3):940-954. doi: 10.1002/hep.29586.
IF=13.246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癌症。大多数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纤维化肝,表明环境可能在癌症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组和其他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肿瘤,有丰富的细胞间通信之间的活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癌细胞。
此外,胞外小泡(EV),或已被确定为细胞间沟通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最后,这些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携带RNA(miR)并传送到促结缔组织增生性肿瘤。
活化的肝成纤维细胞/星状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根据以前的研究,似乎激活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外泌体携带的信号,促进肝癌的发生是合理的。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假设,然后证明了星状细胞衍生的EVs: 1)可装载miR片段(mir-335-5p);2)可以从体外和更重要的体内获得肝癌细胞;3)可以在体外和体内作为mir-335-5p的载体传递给肝癌细胞;4)抑制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体内诱导肝癌肿瘤缩小。最后,我们确定了信使RNA为miR-335并下调在ev-mir-335-5p治疗后。这项研究表明潜在的治疗策略在肝癌,即星状细胞衍生的外泌体、装有治疗性核酸并在体内递送。(杂志2018;67:940-954)。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acute graft-vs-host disease.
细胞外囊泡作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作者:Lia G, Brunello L, Bruno S, Carpanetto A, Omedè P, Festuccia M, Tosti L, Maffini E, Giaccone L, Arpinati M, Ciccone G, Boccadoro M, Evangelista A, Camussi G, Bruno B.
出处:Leukemia. 2018 Mar;32(3):765-773. doi: 10.1038/leu.2017.277.
IF= 11.702
摘要: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种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我们进行了一项探索性研究,以研究细胞外囊泡(EV)表面抗原与急性GVHD之间潜在的相关性。从41名接受同种异体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样本中提取外泌体。使用13种针对预测急性GVHD的特异性膜蛋白的抗体进行流式细胞术来表征外泌体。我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观察了外泌体表面上表达的三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急性GVHD发作之间的相关性。在我们的研究中,CD146(MCAM-1)与发生GVHD的风险增加相关(接近60%),而CD31和CD140-α(PECAM-1和PDGFR-α)风险降低近40 60%。这些生物标志物也显示出从基线到急性GVHD发作的信号水平的显著变化。我们的新研究鼓励未来调查外泌体与急性GVHD之间的潜在相关性。目前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