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秦朔朋友圈  ·  一文看懂SpaceX和我国商业航天新局 ·  昨天  
南半球聊财经  ·  前11个月财政赤字达到了历史新高 ·  2 天前  
题材小组  ·  12月13日 题材前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中国因全球化而崛起,美国因全球化而衰落? | 吴晓波视频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0-06 07:27

正文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今日会员福利:五台米家扫地机器人




本视频在爱奇艺上线

点击上方视频直接看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


今年的经济大事件充满了巨大的冲突。


这边:G20和SDR让我们越来越骄傲,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一座孤岛,而我们也不是一颗棋子,我们在全球化这条食物链中越爬越高,游刃有余。这甚至掀起了我们渴望全球化的高潮。


那边:英国公投退出欧盟成功,成为了欧洲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刚上任的铁娘子梅姨也承诺会更往“本地化”的方向发展;“假发疯子”特朗普——他可能当选从全球化中获益极多的国家的总统——认为全球贸易是一种威胁,美国产品就该在美国制造。

 


“全球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风靡全球,在2000年和2001年达到巅峰。2007年后,《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等外媒大报对这个词的使用减少了80%甚至更多。

 

全球化被忽视,甚至逆全球化的兴起,根源还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历史上,每次大的金融危机后,往往伴随着民粹主义抬头——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出现了德、意、西独裁政府;70年代石油危机后,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脱欧”公投。

 

今天,相似的一幕若隐若现。


 

2


全球化这个概念是由1962年麦克卢汉的“地球村”萌芽的。《牛津英语词典》称,1972年的一项学术著作最早用到“全球化”这个词。

 

但其实全球化远在公元前100多年就已经开始自主运营了。

 

起始于西汉的丝绸之路、比麦哲伦还早了近一个世纪的郑和下西洋,将中国南方的瓷器、茶叶、丝绸,换回了西域和南海的玻璃制品、香料、葡萄酒、珍禽异兽、皮毛,甚至佛教文化。



 

东南亚几百个小国与中国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贸易联合体,这些国家所使用的货币以当时明朝的货币白银为准,甚至可以说组成了一个拥有统一货币的贸易区。

 

但这时只是全球化的雏形。

 

1492年,东西方同时发生了两件事。东方的明朝宣布禁海令并设立了9个关口切断了与西方的贸易;西方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于是中国变成了一个逆全球化的贸易堡垒,而欧洲开始进入了大发现及大掠夺的贸易期。

 

所以,无论是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都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它的周期性。



 

3


全球化是零和博弈吗?有人受益就会有人受损?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把工厂建到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更好、更快且更便宜地获取了产品,并高价卖给全世界,掠夺了中间的纯利润。中国以牺牲了血汗工人的福利、保障、合理的薪水换取了高速发展。同时牺牲的还有环境和资源。

 

但现在,中国确实因搭乘这俩便车获了不少利,美国却发生产业空心化严重的现象,又感受到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特朗普指责中国人和墨西哥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的确,一个发达国家的失业流水工很难转型去做操盘手、做律师。

 

但不能说美国蓝领就没有从全球化中收益。

 

2014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Branko Milanovic描绘的大象曲线认为:西方最富裕者、亚洲中产阶级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没增反减,底层阶级失业率急剧提高。华盛顿邮报盛赞这张图表为“理解当今全球政治的最重要图表”,彭博社也认为这是“过去十年最有威力的图表”,这为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者提供了数据炮弹。

 


但近日英国研究机构Resolution Foundation证明大象曲线为误:虽然全球化的成果并非各国、各阶层都能平均获益,但是总体上看,全球化依然促进了最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收入水平。

 

全球化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口号,但提出者并非大公无私,而是因为对他有益。而反对者或者佯装反对者则可能——因为没有资格登上诺亚方舟,而想办法毁掉它;或者想通过毁掉诺亚方舟的威胁,来拿到自己的船票。

 

4

 

虽然已被证伪,但“全球化使底层人民更受剥削”的理念还是不绝于耳。

 

民主的一人一票制确实让底层人民的声音在决策时更宏亮,又有政治家为获得更多的支持而鼓动起更激烈的逆全球化风潮,这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只是,就算他们的需求确实大而真实,全球化真的可以被逆转吗?


苹果能在美国找到与富士康业务能力相同的企业吗?苹果能把手机平均分包给多家平行企业吗?富士康能把厂建去美国吗?中国的科技和研发能力又真的可以独立吗?

 

MUJI和备受推崇的极简主义不想再引领性冷淡风了吗?美国人不能再开着丰田车上班,戴着索尼耳机跑步了吗?软银旗下阿里巴巴的股份要退给中国吗?

 

虽然还有好大一部分人要去国外代购Made in China的产品,但如果所有Made in China都转为内销,中国只有1亿多的中产阶级市场和庞大的小白市场真的消化得了吗?

 

没有了全球人民去西班牙看高迪,去希腊看爱情海,没有了中国富豪一掷支票买下一个岛,那些债台高筑的国家还款会更容易一些吗?




全球化是一个有进无退的过程。当然,你也可以退,只是,站在半山腰,虽然眼前高山难以逾越,但下山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尴尬总好于自杀。

 

对于各国政策制定者来说,管控自由贸易的负面影响比简单否定全球化重要得多,也难得多。

 

5

 

那个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家中最庸俗”的巴斯夏,曾写过一则寓言式的陈情书——

 

我们正在遭受一个外部竞争者的毁灭性竞争,他生产光线的自然秉赋要比我们的优越得多,他以一种难以置信的低廉价格向国内市场倾销光线;只要他一出现,我们的生意就完蛋了,所有的消费者都去用他,法国的一个工业部门——其派生出的影响是数不胜数的——就完全陷入停顿状态。这个竞争者,不是别人,正是太阳。

 

我请求你们通过一部法律,关闭所有窗户、老虎窗、天窗、百叶窗……因为它损害了我国的重要产业……


——蜡烛生产商


反对贸易保护的巴斯夏,在一百多年前就用这个极端的例子阐述了全球化的不可逆。

 

——


虎羊同笼的竞争是公平的优胜劣汰吗?全球化真的长期有益于全球经济吗?中国是如何针对全球化设置了三个战略?这些战略起到了预期作用吗?2016真的会成为全球化的拐点吗?


点击下方视频

收看本期吴晓波频道


*本文参考了以下资料,特此感谢:

哈罗德·詹姆斯马泰奥·阿尔巴内塞,《跟“全球化”说再见》

波波夫,《大象曲线错了,没有比反全球化更愚蠢的选择》

 


吴晓波频道第三届自媒体论道来了!“知识的力量”2016自媒体知识经济大课开始报名。由吴晓波、吴声、徐达内、余建军、方军、何川、林少、意公子潇涵、刘丹组成的老师阵容,与你面对面畅谈“付费知识”和“社群电商”。点击下图,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