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道略音乐产业
监测音乐市场动态,专注音乐产业研究! ——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文化粮仓|2·14来剧院用音乐说“爱” ·  昨天  
桂林头条  ·  已已如意春 临桂焰舞良宵夜!(纯享版) ·  昨天  
SN跨境营销  ·  泰国音乐产业预计将增长7-8%(202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道略音乐产业

当初为什么要做嘻哈?听听《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澈怎么说

道略音乐产业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7-25 17:53

正文

《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辙:“最近很多朋友问‘《中国有嘻哈》成了爆款,你以及你的团队,你的平台,对中国的嘻哈音乐青年文化的价值、推广,承载了什么样的责任?’我说我不承载这种责任。”

整理| 王小琦

7 月20日下午,三声(ID:tosansheng)在北京主办了第三期新青年沙龙:他们都说中国有嘻哈。现场嘉宾的讨论精彩纷呈、火花四溢、在场者深受启发。

沈黎晖,吴宏和车澈在现场对谈

因此,我们以对话实录的方式,尽量将嘉宾们的讨论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也欢迎大家关注新青年沙龙后续的活动,到现场亲身感受思想的碰撞和交锋。

以下是第一场圆桌对话的实录,对话嘉宾包括:摩登天空创始人、CEO沈黎晖;爱奇艺上海制作中心总经理、《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澈;君联资本副总裁吴宏。吴宏是本场三人对谈的主持。

为什么做嘻哈?

吴宏: 既然是《中国有嘻哈》带动了《三声》做这个主题。我们还是先问问节目出品方、制作方对这个事情的想法,再让沈总聊一下,深耕音乐领域很多年,看到一档嘻哈音乐节目在年轻人群中引爆后的想法。我们先从车总开始,先聊聊做这档节目的初衷。

车澈: 我的职业是导演,我不是音乐圈的人,也不是Hip Hop圈的人。我生产的是一个节目,要生产流行的、明星的,还是素人的,对我来说是产品层面的概念。

去年年底我去了爱奇艺,我想做点跟青年人相关的节目,但是这个节目是什么,我不知道。过去两年我一直在做音乐类的节目,我个人很疲惫,我觉得整个市场的审美也很疲惫。

所以我想做点跟青年人有关的文化产品,我当时给自己的工作室起了一个名字叫YOH——Young、Open、HipHop,这是先于《中国有嘻哈》的,其实是想做新青年的节目。


爱奇艺上海制作中心总经理、《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澈

我到了以后发现,爱奇艺已经有这样的计划了,2016年的时候爱奇艺宣布要做一个自制的、头部的综艺视频,而且是纯网的。

纯网综艺每年有很多档,但是像这样一线体量的节目,基本上是从一线的制作公司采购。我到爱奇艺的时候有一个命题作文,爱奇艺在2017年要做一档跟一线卫视周末黄金档体量和规格一样的音乐选秀节目。

我接到这个命题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要做一档什么样的节目。但是这个命题跟我到爱奇艺的初衷,这两件事情开始做对接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跟青年人喜欢的形式做一点嫁接?然后我们做了《中国有嘻哈》。 其实,是平台的战略需要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制作团队选择了一个切口,我也可以选择电子音乐、摇滚音乐,但是我们当时做了一些调研,还是选择了Hip Hop。

吴宏: 沈总去年在三声的活动上说过,相比电子乐更看好嘻哈音乐在中国的成长速度。看起来大家不谋而合,都选择了这个切口。

沈黎晖: 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说,摩登要不然做一个嘻哈的事情。公司人员说摩登没有嘻哈的基因,摩登谁懂嘻哈?摩登现在在北京有200多人,他们去找,在公司里找,这帮工作人员就开始聊,聊得都头头是道的,我完全没有想到,在摩登的员工里有一帮人是特别了解这件事的。我觉得很多事摩登做起来就是偶然,更多的是运气。

嘻哈的发展需要耐心

吴宏: 很多人问我,作为投资机构怎么看音乐领域投资?刚才车总说是站在新青年、新文化的入口来看嘻哈这件事,除了入口,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我们关注的点是这东西距离年轻人的生活形态有多远?

我们是要找到可以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高频次、可消费的东西直接结合的产品,可能嘻哈确实是一个比较容易的方式。语言的信息量在中文的世界,比旋律的信息量要大。 我们有那么广袤的国度,有不同类型的方言、有不同类型讲段子的方式。这种语言换成嘻哈,在大量、密集、高频的语言节奏下,年轻人肯定会喜欢。而且真的形成了一个比较真实、可接触的消费形态。这个音乐不再是我们以前看到的,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的阳春白雪,而是在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车导你为什么选嘻哈?这个压力会很大吗?初始批复的经费够吗?一档节目有点像单体项目。单体项目的风险比运作整个平台的风险要大。爱奇艺的预期是什么?

车澈: 上这个节目的时候,一定是冒险的。无论有没有市场调研,这个东西在市场上并没有成功案例。

从我个人来说,我在去年上半年做过一次很失败的试验,我在江苏卫视做了一档电子音乐晋级节目,叫《盖世音雄》,它出现了很多问题。实际上,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核心团队在想一件事, 小众文化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大众的出口?这不应该是我一个导演想的事。但是是倒推出来,别人没做爆,你做爆了,这就可以成为一个爆款。单体项目做爆款太难了,在一个音乐门类里3到5年才会有一个爆款。

实际上《盖世音雄》在整个单体项目的思路上,跟《中国有嘻哈》没有任何区别。我们选择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从这里找到一个主流传播的产品,就是电视节目,找一个切口,从一个小众方式呈现,变成大众的,能够去消费、认知、认可的东西。

《盖世音雄》在做的时候,实际上是经典中文的东西重新做电子化的改编。为什么要拿经典去改编?其实是某种程度的不自信,不自信就要妥协。我们不知道年轻人到底能不能支撑这个东西。你要给一个纯粹的电子音乐的东西,可能他们会不接受,我们就用了一个新瓶装老酒,用最熟的中文歌去做电子改编。

《盖世音雄》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历练,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我们发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盖世音雄》结束后我做了《蒙面唱将》,这个还是蛮成功的。 其实《中国有嘻哈》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我的行业规则里打破了很多。

吴宏: 你们当时的预期,这个产品敲开这扇门的时候,你们自己怎么看?当时对商业化的预判,包括对选手的价值,你们是怎么想的?

车澈: 我们团队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就是要不要做这个节目?即使是命题作文,但是要不要做Hip Hop?当我们自己做完选择之后,我们去跟老板报告,老板听了5分钟问了两个问题: 1.这是不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我们回答是。2.第二年能不能打平?我说尽量。

吴宏: 还是需要有勇气。沈总,摩登天空的艺人也上了中国顶尖的节目(《中国有嘻哈》),你有预料过现在达到的这种知名程度和受众程度吗?

沈黎晖: 我们三个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吴宏刚才说了资本的想法,资本终究是要追求回报的,而且是有期限的。车澈是电视综艺的,一进门就说,我不负担这些责任。

你说我们坐中间的怎么办?一个运营20年的公司想法会不一样。卫视的节目制作的逻辑是以周为单位的。对于我们做了20年这样事的人,显然不是一类。坦率地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方式。

摩登天空创始人、CEO:沈黎晖

对摩登这样的厂牌,我们是一个360度的公司,在音乐、版权、经纪方面,真的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周期。我们对周期的看法也没有那么敏感。摩登为什么愿意做嘻哈?其实还是因为这种音乐能够感染我们,你听的时候,觉得我得跟这事有点关系,这个事我们感兴趣,是这样的一个出发点。

后来车导来找我,和我说到他们要请吴亦凡做制作人,我说这个还是一个挺恰到好处的点。因为吴亦凡确实有流量,而且我看过他的一些视频,他挺懂嘻哈的。而且,他特别想要变成一个真正的嘻哈歌手。

车澈: 最近很多朋友问“《中国有嘻哈》成了爆款,你觉得你以及你的团队,你的平台,对中国的嘻哈音乐,青年文化的价值、推广,承载了什么样的责任?”我说我不承载这种责任。

这是我的真心想法,为什么?因为我觉得现在在任何一个行业里,聊价值的人太多了,做事的人太少了。我想说,在商言商,资本有资本的想法。我们作为内容生产者,就好好做点事。

我觉得厉害的节目和不厉害的节目的差别在于,你是不是想去表达、倡导什么东西。 爱奇艺花这么多钱去做《中国有嘻哈》,在这个节目上线之前,业界完全不看好这件事,爱奇艺为什么还要 做?因为我们看好这件事本身,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两年可以孵化成一个产品。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是对的。我们觉得这件事得跟我们有点关系。H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