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天气逐渐变冷,适当的外出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加身体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可每到冬季,很多人的身体总会冒出各种小问题:
早晨起来嗓子紧、咳不净,总是要清清嗓;
鼻腔热烘烘的,嘴唇起皮;
头发起静电、皮肤发干发紧;
还有的人被感冒“追着跑”……
外因是由于冬天天气干燥,上呼吸道黏膜表面的水分容易流失,如果没有及时补水或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就会引发内因。
内因从中医学上来讲是由于血虚风燥,燥邪损耗津液最先伤的就是肺,肺就会出现一系列“燥热”的表象,由表及里伤及脏腑:
起初,伤及体表:喉咙、鼻子又干又热,皮肤干;
接着,侵入脏腑:咳嗽、有痰、喉咙发痒,头晕,睡不好、大便干、胃口差;
时间久了,伤到深处:气促、咯血、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出现实质性病变。
此时应该润肺去燥,把津液补充充足,将肺里的燥、热以及痰浊清除出去,来改善和避免以上问题。
中医养生向来讲究“顺应四时”,所以季节性的问题,通常需要“时令饮食”。梨,自古就是润养佳品,而且脆甜爽口、物美价廉,被古人比作“天然甘露”。古籍记载:“梨,不论形色…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梨富含亲水性极佳的果糖和山梨糖醇,它们的吸收速度都比葡萄糖要慢,相对来说能够更长时间地起到滋润咽喉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咽喉干、痒、痛等不适。
梨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钾是梨中含量较多的矿物质之一,它对心脏和神经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每100克梨中含有约100毫克的钾,可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另外,梨还富含锌、镁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提高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都非常重要。
梨中改善便秘的主要物质不是膳食纤维,而是山梨糖醇。山梨糖醇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会在肠道里形成高渗透压,从而吸收更多水分,使粪便更加湿润、软化,从而有助排便。
梨的口感清脆多汁,甜而不腻,具有独特的香气。无论是生吃、榨汁还是烹饪,都是美味。《本草通玄》记载,“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无论生吃或熟食,梨都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的功效。
生吃梨有助于清热,更适合有咽喉肿痛、手脚发热、舌苔发红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熟吃梨则有滋阴养五脏的作用,且梨中所含的维生素B、C等水溶性纤维及钙、磷等矿物质,能缩短在体内消化时间,增加肠道利用率,对五脏的滋养更有帮助。
川贝母和雪梨都有利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特别适合咳嗽痰少、痰液发黄的人群食用,但是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食用。
适量的喝红酒对人身体有一定的好处。红酒中含有一定的白藜芦醇,可以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还可以延缓衰老,起到美容抗衰的作用。
另外,失眠人群也特别适合喝红酒,因为它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
与梨搭配,红酒中的乙醇成分可以中和梨中的寒凉之气,让其由寒转暖,可以暖肠胃、滋阴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