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核心观点:
一是债市。展望:
调整尚未结束,大幅上行概率不大。本轮调整,短债调整较为充分,后续继续大幅调整的概率不大;中长债调整幅度不大,后续可能会补调,但大幅回调概率不大。策略:3年以内短债配置价值增加,如有需求,可逐步配置;中长债可能有补调的可能性,可逢高配置,以10年国债为例,如果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再有机会站上1.65%以上,建议抓住机会,尽多加仓。配置盘,可以关注地方债和国债,尤其是非活跃券,尽量提高票息。交易盘,短债的交易胜率较大,可交易后续资金面转松的机会;中长债也有趋势交易机会,目前来看经济数据处于阶段性高点,资金面也紧,可以交易后续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和资金面转松,逢高布局,待逻辑逻辑后止盈。
二是资金。
下周跨年,取现需求增加,央行到期资金较大,流动性缺口仍较大。但是临近春节,企业和居民存款可能增长较好,对银行间流动性构成补充;预计央行会加大投放量,呵护跨年资金面;综合来看,下周资金面收敛程度或有所缓解,但资金可能仍偏贵,仍然在政策利率上方运行。
三是票据。
1月份往往是年内收益率高点,如果有加仓计划,早配置早受益,建议尽快加仓,尽量延长期限。
正文
一、经济金融
(一)国际主要数据
1.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略有放缓,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略有缓解。
一是12月核心通胀小幅回落。PPI最终需求同比3.3%、前值3%,环比0.2%、前值0.4%;核心PPI同比2.1%、前值2.2%,环比0%、前值0.2%。CPI同比2.9%、前值2.7%,环比0.4%、前值0.3%;核心CPI同比3.2%、前值3.3%,环比0.2%、前值0.3%。二是就业数据喜忧参半。1月4日续请失业金人数185.9万人、较前值少1.8万人,1月11日初请失业金人数21.7万人、较前值增加1.4万人。三是核心通胀就业数据有回落迹象,美元指数高位小幅回落,由高点110.1791回落至109.3792。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有所缓解,由7.3698回落至7.3410附近。
2.欧盟产需不强,通胀小幅回升,欧元对美元小幅升值。
一是生产改善放缓。11月欧盟工业生产指数同比-1.7%、前值-0.6%,环比0.1%、前值0.4%。二是进出口数据转弱,侧面体现出内外需不强。11月欧盟商品出口同比-1.2%、前值1.6%;进口金额同比0.1%、前值3.2%。三是通胀小幅回升。12月欧盟CPI同比2.7%、前值2.5%,环比0.3%、前值-0.2%;核心CPI同比2.9%、与前值持平,环比0.4%、前值-0.5%。四是欧元对美元小幅升值。由1.0178回升至1.0273。
(二)国内经济
1.12月份外贸数据:进出口均改善。
出口:增速加快,好于预期和季节性。
12月份,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10.7%,预期7.14%,前值6.7%;环比7.5%,过去5年均值4.8%,好于季节性。出口较好,一方面反映外需尚好,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抢出口现象。从主要出口国家来看:对美国、欧盟、东盟、拉美和非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增速加快,累计同比分别为4.9%、3%、12%、13%和3.5%,前值分别为3.9%、2.4%、11.2%、12.7%和1.4%。对美国出口明显加速,或有意避免特朗普上台加征关税,存在一定抢出口因素。对韩国和新西兰跌幅收窄,累计同比均为-1.8%,前值分别为-2.4%和-2.1%。对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出口跌幅走阔,累计同比分别为-3.5%和-4.2%,前值均为-3.4%。从出口商品看:对农产品、纺织制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加快,累计同比分别为4.1%、5.7%和7.5%,前值分别为3.3%、4.6%和7%;对手机、成品油和箱包等产品出口跌幅走阔,累计同比分别为-3.1%、-13.3%和-3.2%,前值分别为-1.8%、-11.8%和-2.8%。
进口:增速转正,好于预期。
12月份,美元计进口同比增长1%,预期-1.03%,前值-3.9%。进口改善,反映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下,我国内需有一定改善。从主要进口产品的累计同比来看,对铜矿(13.1%)、天然及合成橡胶(10%)、未锻轧铜及铜材(13.5%)、高新技术产品(10.7%)和机电产品(6.2%)等产品的进口增速较高。对农产品(-7.9%)、稀土(-29.7%)、肥料(-17.8%)、汽车(-16.7%)和机床(-10.3%)的进口跌幅较大。
2.社融数据。
社融:总量较好,结构上依赖政府债。
12月份社融新增2.85万亿、预期2.11万亿、前值2.33万亿,总量上,好于预期和前值。从结构来看,主要依赖政府债增长,贷款拖累较大。新增政府债17566亿元,同比增长8242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8402亿元,同比减少2690亿元。
贷款:总量上,好于预期,从结构来看,票据和居民信贷改善,企业贷款成拖累。
12月份贷款新增9900亿、预期8430亿、前值5800亿。一是票据融资新增4500亿元,同比增长3003亿元,是贷款的主要贡献项。二是居民贷款新增3500亿元,同比增长127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亿元,同比增长1538亿元,反映购房需求有所恢复;但短期贷款新增588亿元,同比少增171亿元,居民消费意愿不及去年。三是企业贷款新增4900亿元,主要依赖票据融资新增45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未增反降200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400亿元,同比少增8212亿元。
3.经济数据。
GDP:
2024年GDP同比增长5%,如期实现预定目标。4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明显加快,较三季度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从全年看,一季度(5.3%)较好,二季度走弱(4.7%),三季度触底(4.6%),四季度最高(5.4%)。
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好于预期。
2024年,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5.8%,增速较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最高(6.1%)、二季度逐步走弱(5.9%)、三季度触底(5%)、四季度企稳回升(5.7%),其中12月份增长6.2%,增速较11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分门类看,2024年,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3.1%、6.1%、5.3%,制造业增速高于均值,是主要拉动项。具体来看:一是“两新”政策效果显著,大型设备制造、家电、汽车等制造业明显改善。二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深入,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高端制造向上突破。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品出口持续增长,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54337.9亿元,较上年增长5.1%,2023年为下降3.9%。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季节性放缓,不及预期。
累计同比增长3.2%、前值3.3%、预期3.39%。具体来看:一是房地产投资拖累加剧。累计同比-10.6%、前值-10.4%、预期-10.36%。地产销售好转并未传导至投资端,反映出房企投资意愿和能力仍偏弱,政策仍需加码。二是基建投资季节性放缓,略低于预期。累计同比9.19%、前值9.39%、预期9.32%。增速回落符合季节性,较高的增速对经济有较好支撑作用。三是制造业投资季节性放缓,略低于预期。累计同比9.2%、前值9.3%、预期9.25%。制造业的高增长得益于“两新”等政策支持,对经济恢复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
消费:增速加快,好于预期。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前值3%、预期3.49%。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措施落地见效带动下,12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17.1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1%和8.8%。二是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服务消费供给逐步优化,服务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3.0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交通、旅游等相关消费增势较好,交通出行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8%;民航旅客运输量超7亿人次,增长17.9%。
4.高频数据,生产指标多数回落,内需有所改善、外需有韧性,通胀数据走低。
生产方面,多数走弱。
一是唐山高炉开工率高位小幅回落。本周值91.13%,上周值92.51%,环比-1.49%(上周值-0.13%),同比增长0.29%(上周值-0.28%)。二是螺纹钢产量继续明显回落。周环比-3.02%(上周值-3.26%),周同比-17.46%(上周值-17.78%)。三是水泥价格小幅回落。本周值125.76,周环比-1.89%(上周值-1.3%),周同比13.26%(上周值13.99%)。四是汽车生产放缓。全钢胎(主要用于卡车、客车和公交车等大型车)开工率60.08%,周环比-3.35%(上周值5.16%),周同比0%(上周值4.3%);半钢胎(主要用于轿车、SUV和MPV等小型车)开工率78.81%,周环比-0.27%(上周值0.53%),周同比9.25%(上周值9.98%)。五是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明显回落。本周值85.67%,周环比-2.91%(上周值-0.55%),周同比0.59%(上周值3.91%)。
需求方面,新房销售同比维持正增长,汽车销售明显放缓,出口指数走弱,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弱,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
一是新房销售同比维持正增长。1.6-12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93.52万平方米,同比10.24%,前值55.02%;环比-27.44%,前值-40.73%。其中,一线和三线同比增长环比负增,二线环比同比均负增,有减弱迹象。二是汽车销售明显放缓。 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1-12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3.3万辆,同比下降21%,较上月同期下降36%;厂商批发68.9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2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20.6万辆,同比增长8%,较上月同期下降50%;新能源批发26.1万辆,同比增长45%,较上月同期下降42%。三是出口指数多数走弱。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周环比分别为-6.98%、4.07%和-0.2%,前值分别为-8.56%、-4.03%和0.85%;周同比分别为-4.86%、-23.44%和20.99%,前值分别为3.84%、-41.21%和36.88%。四是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弱,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1.57,前值101.77;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108.12,前值108.01。
二、流动性分析
(一)央行操作。
近期汇率贬值压力大,央行把稳汇率作为近期主要目标之一。为稳汇率,央行投放谨慎。尽管本周流动性缺口较大,但央行仅净投放5789亿元,投放量较小。
下周跨年,央行到期资金14848亿元,到期量较大,流动性缺口大。客观上需要央行加大投放,呵护跨年资金面。尽管当前央行为稳汇率,投放谨慎,但央行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未变,跨年关键时期,预计央行会加大净投放,呵护跨年资金面。
(二)市场流动性
1.资金面:
央行稳汇率+防空转政策影响下,投放谨慎,本周流动性缺口大,资金面紧张,资金利率大幅上行。截至周五,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较上周五:DR001加权上行18.5bp至1.8592%,DR007加权上行37.7bp至2.1244%,均大幅高于政策利率。
2.同业存单。
受资金偏紧和短债调整影响,本周同业存单收益率明显上行。一级市场,股份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普遍上行,1个月上行20bp至1.85%,3个月上行8.33bp至1.71%,6个月上行15.5bp至1.715%,1年期上行7.43bp至1.7186%。二级市场,AAA级同业存单利率也普遍上行,1个月上行35bp至2%,3个月上行24.54bp至1.8913%,6个月上行14.37bp至1.7896%,1年期上行6.8bp至1.7023%。
3.流动性展望。
下周跨年,取现需求增加,央行到期资金较大,流动性缺口仍较大。但是临近春节,企业和居民存款可能增长较好,对银行间流动性构成补充;央行呵护态度未变,预计央行会加大投放量,呵护跨年资金面;综合来看,下周资金面收敛程度或有所缓解,但资金可能仍偏贵,仍然在政策利率上方运行。
三、利率债分析
一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