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口老井  ·  走在小城 ·  5 天前  
一口老井  ·  走在小城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热点】汶川地震幸存者遗爱人间,贵州女孩幸运获捐眼角膜(附移植手术直播视频)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3-25 12:34

正文




日月,星辰,远山,河流,在树上蹦跳的小松鼠……一切人类目光触及的诗情画意,在贵州威宁县黑石镇河边村14岁少女施琴眼里,都只是模糊的色块。她分得清日与夜,却瞧不见天上的浩瀚星河,她勉强辨识父兄的身形轮廓,却怎么也看不见他们的脸,她很孤独。

 

世界“关”太久,总有人会打开门锁,让阳光进来。

 

3月24日,因为爱心人士捐出眼角膜,施琴终于有机会做角膜移植手术。她不知道,捐献者是一名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里逃生的生还者,而那又是另一个故事。


小女孩患眼疾,养父一家不离不弃




24日上午8点20分,贵阳爱尔眼科医院,施琴在大哥施筛耀的搀扶下,摸索着走到设备前做最后一次术前检查。


“担心吗?”记者问道。


“不,”女孩笑容恬静,“马上就能看见,我的心中更多是开心。”


20岁的施筛耀比施琴还紧张,他有些内向,容易脸红,却一遍遍追问手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担心她。”施筛耀略显青涩的脸庞毫不掩饰情绪,“小琴虽然不是我们家亲生的,但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亲妹子。”


施琴和哥哥施筛耀


14年前,施筛耀的姑妈从镇上捡回一名女婴,“我的母亲只有我和弟弟两个儿子,一直想要个女儿,她和父亲看见这个小团子都很高兴,决定收养。”


施琴8岁那年,一个陌生女人来探望她,“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女人是小琴的亲生母亲。”


后来,收养关系成为施家人心照不宣的秘密,这层窗户纸一直没有被捅破。“她是奶奶的孙女,爸妈的女儿,我和二弟的小跟班,她就是施家人。”施筛耀表示,亲情早已胜过血缘。


“小琴两岁时,发高烧,浑浑噩噩20多天,一直都是爸妈抱着。谁料到,她病好之后,眼睛就蒙上一层白白的东西。”


记者从施琴的双眼看到,瞳孔上有白斑遮盖着中心区位置。小姑娘说,眼前就像被什么东西遮住一样,她只能见到一米以内的模糊色块。


家人曾为她的双眼忧心不已,带到当地医院求诊,受医疗条件限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


后来,施琴的视功能逐步退化,六岁时,基本看不见东西。


“眼盲的世界是难以忍受的孤独。”施筛耀曾经闭上双眼尝试探索黑暗,“连十分钟都忍受不了”。他心痛温良的妹妹只能在摸索中过活,希望有朝一日“小跟班”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当一名教师。于是,施筛耀在13岁时就立誓:帮助妹妹重见光明。


打工攒钱……20岁的施筛耀决定带妹妹到省城看病。


3月16日,兄妹俩来到贵阳爱尔眼科医院。经专家会诊,施琴双眼患有角膜白斑,这是一种非常损伤视力的疾病,她的左眼角膜斑纹自中央大约占到6mm,眼前只剩下一点光感;她的右眼的角膜白斑占到4.5mm。除了双眼角膜白斑之外,她还患有虹膜前粘,左眼眼压也偏高,随时都有可能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情况不容乐观,角膜移植是唯一点亮光明的方法。


救助精神延续,汶川地震生还者捐角膜




“角膜来源非常稀缺宝贵,医院上下立即动起来,帮助这名少女找角膜。”爱尔眼科医院贵州省总区院长周咏东告诉记者,3月21日下午会诊一结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通过微信群、QQ群等一切社交工具,发帖寻找角膜。到了周三,长沙和成都眼库均有回馈,经过综合对比,最后选定用成都的角膜。


喜讯传来,施筛耀兄妹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枚珍贵眼角膜的背后,是善与爱的精神延续。


“捐献者是一名51岁的男性,居住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唐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捐献者正是当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名生还者。


置身黑暗,才会明白对光明的渴求。绝望中的救援,正是那一根划破黑暗的火柴。


“这名生还者今年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前,主动要求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把救助精神延续。”唐建表示,3月17日,当事人去世后,其家属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红十字会和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保留下珍贵的眼角膜。


经血样等项目检测,眼角膜完全符合捐献指标。“正好,贵州这个小女孩有需要,我们就将角膜运来了。”唐建说。

 

李绍伟取出冷藏的供体眼角膜


手术:一小时移植眼角膜


上午9时许,施琴进入手术室。进去之前,哥哥给她鼓劲:“加油!”


少女微微一笑。手术由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CEO李绍伟主刀。


9:44分,施琴被全身麻醉。记者通过医院的专用通道注意到,专家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用撑开器张开病人眼睑,给眼球消毒。


9:54分,专家用固定环把角膜外缘锁住。


10:04分,取出冷藏的供体角膜。


10:07分,专家用“角膜环刀”一点点剥离患者的原眼角膜。李绍伟用器械剪除黏连处,精确、利索地切除了眼角膜,像透明塑料纸一样的前囊膜被轻轻撕开。


10:11分,供体眼角膜被丝毫不差地植入在患者眼球上,牢牢固定住。


10:13分,李绍伟开始缝针,比头发还细的手术用线在他手下捏拿自如,共缝了16针。


10:44分,施琴眼角膜移植手术大功告成。


李绍伟介绍,术后几分钟患者就会苏醒,第二天就能检测视力,大约5天后出院,三个月至半年后实施拆线。“术后,小患者的视力相较从前应有明显改善。”他建议回家之后,可适当做一些训练,有助于眼视力的恢复和提高。


11:05分,施琴被推出手术室,开始恢复清醒,她有些虚弱笑着说:“没事!”


此时此刻,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施筛耀也松了一口气,赶紧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前方,一片光明。




撰文摄影: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刘丹 齐青杨 左春林

设计:成桂红

编辑:晏海艳 胡莹


您还可以关注

贵州省发布“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热点】台江“苗族姊妹节”杭州发请柬,邀您一起来感受“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推荐文章
一口老井  ·  走在小城
5 天前
一口老井  ·  走在小城
5 天前
周国平  ·  痛苦大多是因为能力赶不上欲望
8 年前
化工707  ·  今日化工新闻简报 2017-5-18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