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以来已经经历过许多次单边下跌市场,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单边下跌市场中做的更好?简单的应对,遵循价值低估,一般长期来说结果都会不错。单边下跌市场只会影响心情,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除了这点以外是否存在着另外更好的应对,这个是我始终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市场持续较长的单边下跌除了宏观因素以外还有着基本面的因素。宏观因素难以预测,只能保持一定限度的观察,暂且不去管他。可以先看基本面因素。
企业下跌一般分为杀估值、杀业绩、杀逻辑。企业的长期价格走势一般反映了企业的长期经营收益,短期的扭曲是存在的。一般来说,下跌时市场下杀最严重的是高估值且业绩不好的企业,其次是高估值业绩一般的企业。也就是杀估值是第一步,所以都知道要回避高估值的企业。但这里有时候会有思维误区,例如认为相对估值低估,就觉得可能得以逃过。我觉得这点很危险,相对估值在不同行业间对比是十分愚蠢的。生意属性不一样,运转模式不一样,自然会享受不一样的估值,即使赚的钱是同个数目。例如同样赚10亿,腾讯的商业模式和富士康是否一样?这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都能意识到,但如果老板电器和美的呢?其实,依然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即使同行业内也不好对比。其他行业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同样建筑板块的中国建筑和中国化学,业务结构、行业相关性其实也是生意模式的差异。
这里第一个最重要的结论,
大多数时候不要看相对估值,要看绝对估值。
绝对估值是什么,绝对估值就是DCF,(不一定是计算,可以是思维)或者说企业的内在价值。
今天收盘时,上证指数3049.8,总体看起来是便宜的。甚至很多人认为是非常便宜。但为什么在个股上就很难找到非常便宜的标的?7pe的格力,5pe的万科,12pe的上海机场哪里去了?这和2013年、2014年的市场可完全不一样啊。很多公认的蓝筹其实年初到现在也没怎么跌,甚至有一部分是上涨的。而且蓝筹的估值越来越和国际市场接轨。这里面一方面是因为A股越来越开放,另外一方面是市场越来越看重确定性,这也是资本市场越来越成熟的标志。其实拉长时间尺度来看,确定性高的企业,只要买入价格不十分高估,一般能得到还不错的回报。这点有很多回测数据可以验证。
所以,第二个结论是,
确定性很重要,尤其是在熊市
。确定性在我看来,主要有两部分,业绩的确定性以及合理或者偏低的估值。业绩确定性最重要,因为它能一定程度上对冲估值的错误。
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要结出成果要多久?吉利开发一代新车要多久?华海建立仿制药体系要多久?美的的小家电体系建立要多久?我想每一个战略从实施到结果,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对于好企业,可以少预判多跟踪,但可以给予更多的耐心与更少的行动。在单边下跌市场中,只要确认企业的经营是向好的,估值合理或低估。具体的战略执行上就要多一些从容,给企业空间也给自己空间,当然,多跟踪是必要的。
所以,第三个结论是,
耐心很重要
。对好企业、好生意要有耐心,跟踪思考代替操作。
所有的定性分析最终都需要定量数据来验证。验证不只是对企业的验证,还是对我们思维、逻辑、判断的验证。
尘埃落定后的真相是最好的验证
。
而在单边下跌市场中,依然要相信真相,也就是相信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数据。而不是相信价格。
抛开价格对心理的影响,用数据去验证过去与现在。在已经发生的真实中,不要抱有幻想。熊市时候的错误带来的后果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