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投票中,选择大学比较累的是高中比较累的将近三倍。
不少网友都认为,高中是身体上的累,大学是心理上的累。
高中累的纯粹,大学过的琐碎。
高中只需要学习,而上大学却要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学业、社交、组织、情感等,还有心理上的迷茫,一旦其中某一项处理不慎,心中的天平便摇晃不稳。
高考对于学生的标准一样,固定的科目,固定的套路,分数就是一切。
而研究生考试却不一样,报考同一学校专业的人,
就如同一个小的竞技场,拼的是认知能力,拼的是心理素质,背后的意义也不言而喻。
研究生考上了,皆大欢喜,如果考不上,也仅有少数人能够接受的了它的后果。
正是因为考研背后的意义,让研究生考试成为了比高考还要残酷的事情。
前段时间,一个正在考研的学生跟我说:
我要是考不上,我这一年的努力就都没了。
我说:
“没了就没了,大不了再考一次,实在不行就出来找工作,工作以后你要还想考研,就再考。
”
他回:
“你说的轻巧,你浪费一年试试?
”
我仔细想了想,他说的对,
一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长到足以和同龄人拉开一大段距离,短到只有人生的几十分之一。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都有所不同。
那些选择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人,一定觉得:
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区区一年,我怕什么?
而那些和一年过不去的人,如果考研失败,一定会痛心疾首:
早知道结果,我何必花那么长时间去准备?
还不如出去找份工作历练。
可大家却忘记了,
赢是相对概念,败是人生常态。
高中设置三年,不单单是为了高考一搏,而是想要告诉你,扎实的知识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出来的,考试也不是每次都能拿到好名次的。
三年,给足了你时间成长。
大学设置四年,也不是拍一拍脑袋出来的,四年的魅力在于给足你时间找到人生方向,给足你空间窥伺世间万象。
先打基础,再深挖专业,最后和社会接轨。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都不是短短一年的时间。
目的就是告诉我们,每一项成就,都不是靠临阵磨枪就能取得,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打磨、沉淀才能练就。
研究生这块砖头太重,有些人已经是大力士,稍微刺激一下就能够搬起大石头,而有些人营养摄入不足,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长成肌肉。
经常就想着:
我还有哪一些知识点没弄明白,我还有多少没复习,专业课复习那么长时间还不会,还有多少天就要考试了......
越想这些就越着急,越想就越学不进去,由此进入了恶性循环,学习状态怎么也调整不过来。
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而解决。
没有人能够学什么会什么,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
知识进入脑子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