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7日晚间,一则并购重组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巴九灵)96%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这意味着,曾经戏言“A股疯了”、“自己从来不炒股”的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将进击A股。
业界戏称,这是财经圈与新媒体圈的又一起重磅“联姻”。
不过,几经波折,全通教育收购吴晓波频道计划“泡汤” 。9月27日晚,全通教育官宣:
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最终,公众号A股上市再添一失败案例。
01
吴晓波15亿“套现”黄了
9月27日晚间,全通教育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公告显示,
经谨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收购吴晓波旗下巴九灵96%股权。
原因是什么
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
自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以来,公司及相关各方进行了反复探讨和沟通,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相关工作。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能就本次重组方案所涉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
为维护全体股东及公司利益,经慎重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签订有关终止协议。
同时为了“安抚”投资者情绪,全通教育还表示:
目前,公司经营正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中。本次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造成不利影响。
今年3月,全通教育公告披露,
拟作价15亿元收购财经作家吴晓波旗下巴九灵96%股权。
但是收购却是一波三折。
由于吴晓波个人的高知名度、标的巴九灵对吴晓波IP的高依赖性,这笔交易引发广泛关注,深交所曾下发问询函询问交易方案细节。
3月31日,全通教育披露,巴九灵96%股权作价暂定为15亿元。
随即,深交所下发问询函,
重点关注这场交易估值的合理性、巴九灵对吴晓波个人影响力的依赖度、交易的实质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是否存在炒作股价的情形、是否为“忽悠式”重组等
。
4月8日,全通教育发布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并披露了吴晓波拟作出的业绩承诺。
根据巴九灵实际控制人吴晓波、邵冰冰出具的说明,其拟承诺的巴九灵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剔除2019年度股权激励及给予挚信投资利息的影响)累计不低于3.6亿元。
4月9日,深交所再次对全通教育下发问询函,
针对其各板块业务收入确认、持续盈利能力再度问询
,4月12日,全通教育再做出二次回复。
此后,全通教育多次发布公告披露交易此次资产重组进展,但推进缓慢。9月23日,全通教育公告称,交易双方对核心条款尚未达成最终共识。
9月27日,这笔交易最终宣布告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出手买下“吴晓波频道”这个“最值钱公众号”的全通教育——还是一支曾得到“A股第一高价股”名号的著名妖股。
02
“并购狂魔”坑了财经大佬
“全通教育,就是把投资者全都统统教育一遍。”
2015年股灾之前,这是一只力压贵州茅台的神奇股票。
作为当时的两市第一高价股,全通教育上市16个月股价便涨至467元/股,市值最高点曾达到535亿元。
然而这一记录并未保持太久,截至2019年3月15日收盘,全通教育收于7.22元/股,较2015年高峰期缩水93%,市值蒸发将近500亿元。
讽刺的是,吴晓波在他的书中不止一次“批评”妖股,虽能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可惜缺乏基本面支撑,被游资、概念、题材哄抬而起的股价终究要哪里来的回哪去。
果然,
2018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全通教育净利润从2017年的6629万元,突然变成巨亏6.21亿元,同比下滑1037.51%。
显而易见,彼时的全通教育非但资金匮乏,还面临着不小的债务负担。相较之下,2017年,仅上海巴九灵的估值就高达20亿元,如此收购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收购恰恰又是全通教育的成功诀窍。
2014年1月21日,全通教育在创业板上市,随后在2015年正式开始了收购之旅。同年它就收购了10家公司。2016年-2017年,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标的包括继续教育业务、学科升学业务以及遍及全国各地的地方性校讯通公司等。
此举让公司在短时间积累了大量商誉,2018年三季报指出,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通教育商誉为13.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51.27%。
更令人头疼的还有不断减持的高管——哪怕股价处于低位,创始人仍旧在不停减持的路上。2017年2月,在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林小雅夫妻所持的首发限售股解禁后3天,陈氏夫妻俩便“掐点”精准减持,当月套现2.68亿元。
2018年3月至5月,陈炽昌累计减持6次,约占公司总股本1.15%。到了11月,陈炽昌与中山国资委下属的中山教科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以5.97元/股的价格转让全通教育5.18%的股份,套现1.96亿元。
全通教育甚至还得了一个“并购狂魔”的称号,不过,之前百试百灵的并购招数,这次最终还是失效了,据业内人士称,本次失败对于全通教育来说,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全通教育不仅坑了自己,坑了财经大佬吴晓波。
03
号称从不炒股的吴晓波,最终还是实力演绎“真香”
关注财经领域的读者对吴晓波频道自然不会陌生,作为中国知名的财经大佬,吴晓波算是创作、投资两把抓。
他早期创办的图书出版品牌蓝狮子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核心业务是出版,其出版作品包括《大败局》、《激荡三十年》以及近年的《腾讯传》等。
2015年挂牌新三板前夕,上市公司皖新传媒以1.57亿元收购了蓝狮子45%股权,吴晓波退居第二大股东。2018年3月,蓝狮子终止挂牌。
而皖新传媒还持有巴九灵14.90%的股份。
其实,对于股市吴晓波一直“敬而远之”,还专门写过《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但想不到,吴晓波最终还是拥抱资本市场了。
天眼查显示,吴晓波一共拥有22家公司,囊括了文化、投资管理、地产等行业。
较之股权,吴晓波的不动产投资更为人津津乐道。
吴晓波曾在演讲中表示,1996年开始写第一本书,当时给自己下了一个命令:从今年开始,我要每年写一本书,每年买一套房。
以此算下来,他至少有20套房子了。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吴晓波是浙江最早“买岛屿”的一批人。
1998年,千岛湖有一批岛屿对外出租50年的租赁权。时年30岁的吴晓波买下了千岛湖的一个小岛,面积达140多亩,一次性付款,成了岛主。
现在这些小岛,价格基本都超过千万了。
粗略计算,吴晓波的身价早就过亿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不过,即便如此,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散,自媒体变现难度的加大,吴晓波应该还是急于在有价值的时候将自己建立的庞大自媒体矩阵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