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的时候,我回老家给好朋友当伴娘,拿上伴娘服在家试穿的时候,我妈站在我旁边一边夸我好看,一边念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我穿婚纱。
回家的那几天我妈没有一天消停,她先是感慨,为什么和我一起玩耍读书的朋友已经结婚了,而我却连个男朋友也没有。然后又开始给我支招,跟我说:" 你要温柔,要有女孩子柔柔弱弱的样子,不要总是穿牛仔裤,要多买几条裙子。"
我跟她说:" 我觉得我现在
的
打扮挺好看的。 "
她马上说:" 可你找不到男朋友啊。 "
我反驳她: " 没有男朋友我过得也挺好。"
她又说: " 我觉得你恋爱结婚会更好。 "
后来我们两个人都不说话了,屋子里一片寂静。
我是真的觉得自己过得挺好的,并不是因为吵架嘴硬说的违心话。
我在北京读了研究生,找到了喜欢的工作,自己带团队做项目,被同事信任支持,收入还不错。在北漂的人群里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我过得并不差。
我养了一只猫,周末的时候会和朋友一起学游泳吃火锅,年底也能犒劳自己出国旅行、买个新包,我真的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
直到和我妈聊天起了争执,直到回家碰到亲戚邻居,频繁被关心有没有谈恋爱,直到他们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我才意识到我和他们在关于 " 过得好不好 " 这件事上,观念相差太多。
老一辈人的观念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情。于是,十几岁的我被催促用功读书,毕业后又被催促找个好工作,工作刚一稳定,恋爱结婚就马上被提上日程。
我的人生好像必须一步接着一步,哪一步都不能落后。
他们眼里 " 好的生活 " 一定是两个人的生活,到了年纪有个归宿,找个人分担生活的苦与甜,老了之后有个互相照顾的伴儿。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人的生活也能开心快乐,就像我不能认同两个人的生活就一定代表幸福。
单身的日子里,我努力工作,也认真结交朋友,并没有因为一个人就放弃上进,也没有因为一个人就无法面对生活的苦与难。
进入社会没多久的我,一切才刚刚开始,事业还在上升期,人生还有很多的精彩和自由,我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选择组建家庭、进入婚姻呢?
有的人1岁就会走路,有的人3岁才开口说话,奥巴马56岁就卸任美国总统,特朗普71岁才走马上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时区,约定俗成的 " 结婚时钟 " ,并不能概括所有人的想法和情况。
我曾经和几个单身的的朋友一起聊过关于结婚的话题,除了个别人因为自身原因完全不想结婚,大多数说不想结婚的人其实都只是暂时不想结婚,他们并不是真的不婚主义,也不是抗拒婚姻。
只是大家都不想在还不确定两个人的生活会比一个人更好的时候,就盲目地把自己的人生和幸福交给婚姻。
他们抗拒的从来都不是结婚这件事,而是那些因为不如意的感情而变糟糕的生活。
我始终认为结婚只是人生中锦上添花的事情。
决定我要恋爱结婚的原因是,我很确定我爱这个人,我们俩在一起生活比我一个人的时候更快乐,并不是时间到了,需要找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