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Sir想把头图留给一部超级大片:
《星球大战》
。
何止大片,它更是一个全球的精神标签。
就前几天,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成了2017年全球票房之首
。
票房超过之前的冠军、同为迪士尼旗下的《美女与野兽》,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呃……好像跟咱没啥关系?
当大洋彼岸的粉丝们高喊“原力万岁”时,我们却淡定得很,热情度比看到“漫威”和“变形金刚”差远了。
Sir反对唯票房论,票房高不一定是好片(在中国大多数时候还是烂片),票房低也有很多原因。
像今年《银翼杀手2049》,就是遇冷的经典。
它不是张牙舞爪的吸引你,只有慢慢品味,甚至需要讨论、分析、引导,才能感受那种比平庸作品高出十倍百倍的力量与冲击。
而《星战》系列,更值得被讨论。
不仅是中美票房热度的巨大差距,还可以讨论一下影评人与粉丝对《星战8》截然不同的态度。
而对星战迷来说,《星战8》后的系列走向,肯定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
今天,Sir就想对
《星战》的过去与未来,做一次深入分析
。
全是干货,快接着——
我是Sir要开始认真的分界线
先说点粉丝最关心的。
《星战9》会怎样?
《星战7》是一次对旧作的缅怀,《星战8》是对经典的破局,那《星战9》,将以一个什么姿势展开?
目前消息不多,但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
莱娅公主不会出现在《星战9》
。
因为莱娅扮演者凯丽·费雪的突然病逝,这个角色在星战系列中的落幕,一直是粉丝们最大的好奇。
当《星战8》看到她被炸出飞船时,本以为这个角色会就此结束……
谁知,公主愣是突然睁大眼,用原力飞回了机舱,并一直坚持到影片最后,与哥哥卢克·天行者重聚。
《星战8》是凯丽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星战电影,保留了她的所有戏份,也是对粉丝的一种尊重。
于是很多人猜测莱娅公主会继续出现,凯丽·费雪的弟弟托德·费雪此前也说,允许姐姐的影像将被用于续集。
不是不可能,《侠盗一号》就曾用过CG技术,还原过年轻时的莱娅。
《速度与激情7》就曾用CG技术,让逝世的保罗·沃克在银幕上对观众深情告别。
但显然,迪士尼不想用这种方式消费角色:
在“星战四十周年庆典”时,卢卡斯影业主席凯瑟琳·肯尼迪表示:
“她(凯利·费雪)不会出现在《星战9》。”
至于角色将如何告别,可能是一句台词,一段旁白……
这些都不重要了。
那个善良优雅的莱娅公主,那个果决的抵抗组织领导人,那个对堕入黑暗的儿子始终保持深情的母亲……
将永远离开。
第二点,
导演换人
。
《星战8》后,莱恩·约翰逊这个名字,成为全球各地刀片包裹的收件人。
星战粉将怨气发泄在这个初次执导星战的导演身上,但莱恩却成为了好莱坞的当红炸子鸡。
影评人热捧,票房也没扑,迪士尼却已决定——
把《星战9》交回给《星战7》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
。
哈哈Sir没在玩黑色幽默,事实是莱恩将拥有属于他自己的星战三部曲。
《星战7》《星战9》J·J·艾布拉姆斯,《星战8》莱恩·约翰逊
J·J·艾布拉姆斯,不用多介绍,如今已是好莱坞最抢手的电影人。
包括《碟中谍》《星际迷航》这样的超级IP,都请过他执导。
迪士尼选择JJ,只能说是一个最安全的选择,毕竟新三部曲由他开始。
但《星战9》还离我们很远,IMDb上显示的上映日期为2019年12月20日。
目前消息也不多,没法对剧情作过多猜测。
不过放心,Sir答应的事一定做到。
虽然正传还要等几乎两年,但外传不用啊!
关于星战角色
汉·索罗
的外传,今年就会上映:
为什么要提它?
因为外传可以说是正传的风向标。
虽然外传的创作相对自由,但在风格上的突破,也会相应的影响到正传。
比如《侠盗一号》。对比此前的正传,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更是完全新鲜的风格。
电影里全是如蝼蚁般存在、完全没有主角光环的人。
镜头拉到地面,跟着那些冲锋前会躲起来喘气的士兵:
狼狈冲锋的小人物:
一个个倒下又爬起来的战士:
真实、贴地的拍摄——扛枪、奔跑、嘶吼、突击……打游击一般地,在巨型机甲的脚下穿梭。
战斗场面不再是以往气势磅礴的大远景,反而多了一种踉跄与挣扎。
星战平民化
,是《侠盗一号》的最大特点。
而这种平民化,也不少地渗透到了正传中。
都知道,此前星战的主角们都是家族垄断式的,能成为主角的人,基本上都有尊贵的血统。
在《星战8》前,没人会猜到主角蕾伊的身世,竟然真是“Nobody”!
而拥有超强原力的蕾伊,父母居然都是平凡人。
此外,除了黑白对立,还出现了
“
灰色地带”。
在芬恩与罗丝探险的支线剧情中,他们碰上一位神秘黑客“DJ”。
他偷走了军火交易商的飞船,而飞船上的军火交易记录里,不仅有反派第一军团的战舰,更有正派抵抗组织的战机。
以正义为名的战争,背后一样藏着不少猫腻。
这个细节,几乎是对星战最大的颠覆:
曾经绝对信奉正邪对立的星战电影,竟然也放弃了非黑即白的铁律。
这也是一种核心上的平民化、接地气。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扮演的黑客DJ
那新一部外传会有什么尝试?
Sir猜,颠覆可能更大。
理由呢?看导演人选——
刚开始,片方请到两位年轻导演菲尔·罗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两人都在动画领域崭露过头角。
后来,因为“创作意见不合”散伙,被奥斯卡导演
朗·霍华德
替换。
曾凭《美丽心灵》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朗·霍华德,也是
第一位执导星战系列的奥斯卡导演
。
所以新外传的关键词……
学院派?文艺?
不,是
人物
。
朗·霍华德的标签是传记片,他最擅长做的,是挖掘人物深层的性格。
他的镜头,总能像棱镜一样,让角色发散出多条光线。
《美丽心灵》自不用说,细腻地捕捉到数学家纳什分裂、挣扎的爱。
在《极速风流》里,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用他们的人生竞赛,上演了一出生活哲学的碰撞。
再到美剧《天才》,几乎是重塑了世人对爱因斯坦的印象。
Sir认为把汉·索罗交给他,稳了。
除了风流与冒险,我们是时候迎接一个不一样的汉·索罗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以后的星战会怎么走?
首先,
多元化
。
导演人选的不断换血,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人会逐步拆换“旧零件”,打造
新观众的“新星战”
,这一点与迪士尼旗下的漫威系列做法很相似。
不信你回忆一下骚浪贱的《死侍》,怀旧B级片的《银河护卫队》,电子游戏风的《雷神3》……
漫威这个世上最赚钱的电影系列,正是通过逐步多元化来笼络更多的观众,提供持续的新鲜感。
其次,
娱乐化
。
这一点,其实《星战8》已经很明显。
开场的嘴炮、卢克·天行者自带的冷笑话属性、无时无刻不卖萌的外星生物……
这种娱乐化还不仅限于搞笑卖萌,更体现在故事层面。
比如《星战8》,除了主线蕾伊与反派凯洛·伦的对抗,更展开了多条支线:
芬恩与罗丝的冒险、传奇飞行员波·达默龙的自我救赎、甚至抵抗组织内部的危机处理……
所谓的史诗感,淡了,更多的是过山车般的
刺激感
。
所以有忠实粉丝看完《星战8》表示很!愤!怒!还是怀念老星战。
其实Sir觉得,相互理解一下吧,这么砸钱的IP如果不考虑新观众,还怎么活下去。
而当年的老星战,也一样考虑过时代因素。
星战的出现,适逢
美苏冷战
,片中许多元素都打动了当时深陷紧张时局的普通民众。
比如浓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还有正邪分明的势力对抗。
它是一部严肃的大片,有着独立的一套公式。
比如视觉上,它有自己一套严明纪律:
正派,是低饱和的平民套装,散乱而自由;
反派,是反光冷峻的盔甲,行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