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贵州茅台又创新低了。
贵州茅台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价值茅,还成为了各行业的茅的?
上世纪的白酒,不是山东最多吗?
再后来不是五粮液起来了吗?
2003年白酒调整后,贵州茅台起来了。
经历了将近十年,有些比较理性的投资者提醒白酒也有周期。
可是刚入市的投资者哪懂?结果迎来了2013年白酒的低迷。
白酒周期,作为消费行业强势中的强势,也是个弱周期。
所以,2021年白酒行业市盈率上到了六七十倍。
有些刚入市的所谓的价值投资,不信别的标的了,只信贵州茅台,即使下跌,也会是稍微的回调。
但是,长期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是不信的,等到贵州茅台市盈率降至三十倍市盈率了,看到别的上市公司都不靠谱,于是
开始做起了“贵州茅台+”的组合。
可是忘了市场曾经也有很多做“某某+”的组合失败的案例,也可能认为都比不了贵州茅台。
还有的投资者用贵州茅台上杠杆。
可是忘记了别的很多投资者对别的上市公司上了杠杆失败的案例。
总之,相信贵州茅台质量好。
可是,
这就是价值投资暴露弱点的地方,集中+满仓+融资仓位。
做着做着就只认只懂的上市公司了,也无视周围的变化了。
投资最大的谎言是以小博大,以少胜多,还津津乐道所谓的投机取巧。
无论哪个公司,都不能用上全部力量,甚至超出力量配置。
战争的以少胜多,是个例,不是普遍,并且不可持续。
投资是对一两次富不了,要持续做就只能做大概率事件。
战争也是先胜而后战,能不战就不战,只有胜率在这一方的时候,再战。
如果战不赢就逃跑。
战略上做胜率的事情,步步为营。
实在是劣势的时候,用以少胜多的智慧,制造以多胜少的环境。
有时候看见是拼命突围,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整体战略布局,你受困了会来救你,也可能只是说说,根本等不到大部队来救你,因为你是棋局中的弃子,需要为整体的做出牺牲。
在此情况下,你如果突围,只能战术拼命突围。
无论战略还是战术,只有极少数并且极少时间能够以小博大、以少胜多。
投资又没有逼着你必须战,如果局势不利的时候,完全不用折腾。
投资往往越折腾越容易亏损,所以就有了痛苦和不堪。
市场源源不断下跌都会痛苦。
但是,可以做好均衡配置,做好防备,长期慢慢等待。
不能超级集中投资,贵州茅台与经济相关,当然比伊利要好些,因为有品牌效应,受同行的冲击小。
从品牌力和控制上讲,贵州茅台和五粮液都会穿越周期。
但是,周期可能长达多少年,现在已经下跌三四年了。
把白酒行业马上熬成红利类型了,现在当然有价值,至少比起前些年。
可是如果要穿越周期,必须要以防黑天鹅、痛苦小、担忧少、焦虑少、反脆弱性的组合来应对,至少能够控制情绪,只有稳定情绪才能做好投资,不受投资影响。
高手和普通人拉开差距的方式,会不会利用好痛苦。高手会把痛苦和焦虑当成可以成长的信号和升级的绝佳机会。
比如做投资都有体验牛市、震荡市和熊市的时候。能够正视它、利用它和拆解它。
不能压制、否认和逃避,而要
正视、
反思、记录,升级思维,对正确投资途径觉醒的信号,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痛苦背后的本质是消耗,完全可以升华成能够成长的经验,
利用
痛苦感受世界,创造分享出来成功的策略。分享出来的策略是艺术,投资终极就是艺术。
如果能量不用来创造,就会原地消耗。
总说社会内耗,不如说可以从我做起,把内耗变成创造。
停止内耗,变成创造,值得细品。
停止内耗的根本办法,就是到能够轻而易举的创造中,专注创造。
也可以换个领域创造。
总之要创造些东西。
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