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界音乐
音乐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是我们拥抱生活的良伴。什么是世界音乐?它应该是一种大地的语言,它像种子一样深沉到泥土里,发芽生长,它在美的边沿揭开另一个崭新世界。在这里,我们做有养分的内容分享,做大自然里谦卑的孩子,听音乐,看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世界音乐  ·  2年价值翻10倍?万众期待的2025《山西文 ... ·  2 天前  
音Talk  ·  中国也有自己的"old Kanye"了? ·  6 天前  
音Talk  ·  中国也有自己的"old Kanye"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世界音乐

《红楼梦》翻拍遭骂:看完陈晓旭2006年北大演讲,终于明白为什么她是天选林黛玉?

世界音乐  · 公众号  · 音乐  · 2024-09-05 23:14

正文

“终于明白为什么她是天选林黛玉了”。
最近翻拍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遭口碑滑铁卢,除了堪比青春疼痛文学的剧情编排,演员的一些采访发言也比较迷惑。
宝钗扮演者:我觉得宝钗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没有一段可以回忆的爱情;

黛玉扮演者:林黛玉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子,她嘴上的尖酸刻薄都是为了掩饰内心;
网友总结是“一黛不如一黛”:未必是有什么原则性错误,但就是单薄偏颇,实在对于《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而言,可以有更妥帖的表达。
照导演胡玫来说,这是她构思 18 年的作品,但从影片质感里说实在有些不如人意。
当下找不到的安全感,只能从老经典里去翻。
有很多网友便开始回顾 86 版的经典《红楼梦》,并发现如今红楼的翻拍困境,早已被当年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精准“预言”。
“过度强调宝黛钗爱情线,其实是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标准,而且是对观众智商的一种侮辱 —— 错误的信息会让人产生错觉”。
这是来源于 18 年前陈晓旭在北大的一场演讲。整场演讲都很好看,她谈林黛玉,谈行业,表达自然流畅。
看完她对林黛玉的解读,也会更理解当年才 20 岁的她为什么能把这个角色演绎成无人超越的珠玉。
在多愁善感的表象之外,陈晓旭形容林黛玉是个有灵性的人:“她来了这一生是来酬愿的,她酬愿了之后,一定会觉悟,带着一种解脱的心,又回到了天上,而不是带着一种哀怨”。
众人解读林黛玉都有不同的见地,但如今实在是少看到演员对角色有不浮于表面的层次解读。
又有网友晒出陈晓旭当时在演完林黛玉之后给影迷的回信:“她把全部自我深浸在感情的深海中...最后就在这里面消灭了她自己”。
信里,陈晓旭也讲对林黛玉爱情婚恋观的理解:“宝钗不过是世俗的牡丹,她是风露情愁的芙蓉”; “她追求的不是婚姻,而是知己。” ;“她的枪弹也往往是穿过宝玉射向她的敌人...”
对林黛玉的理解很通透,也活得真实灵透且诗意,这样的陈晓旭造就了 86 版的经典林黛玉。
1.
一首诗入选《红楼梦》试镜

陈晓旭和林黛玉的双向奔赴,源起是一首诗。

陈晓旭出生在艺术之家,从小学芭蕾,性格沉静,儿时就喜欢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简爱》。

14 岁时,就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写的第一首诗歌,叫《我是一朵柳絮》,在诗里她自比为柳絮,讲“我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后来,18 岁的陈晓旭自荐参加《红楼梦》的海选,她用心写下对林黛玉这个角色的理解和感悟,也附上了这首诗。


就这样,陈晓旭被选中去北京参加试镜。

当时面试《红楼》的人千千万,问题也是多又刁钻。陈晓旭后来回忆自己被这样问了一道题:妙玉的判词是什么?

熟读《红楼梦》的她顺手接上:“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小雨淅沥间,孤清面容的少女讲红楼,讲起曾经打动过自己的女性命运,天生的气质加上对文学的体悟,自然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一年之后,陈晓旭进入了红楼剧组,开始了红楼的拍摄。


前前后后,《红楼梦》拍了三年,从 19 岁到 21 岁,留下了那样的灵动和忧郁。

2.
最好的时光

陈晓旭形容扮演林黛玉的三年,是最好的时光。

一起集训,封闭式练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后来看当时《红楼》的片场花絮,陈晓旭和薛宝钗的扮演者,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一起接受采访,举手投足都是黛钗的神态。

得知陈晓旭 83 斤,宝钗扮演者张莉的第一反应是,你好可怜啊!


在青涩之时能够和志同道合的人齐头并行,当然更幸运的是和喜欢的角色合二为一。

那时候拍电视剧的条件有限,红楼整个剧组的演员没有真正的片酬,每天的补贴也就 70 来块。

但那时大家都有耐心看戏,创作者也愿意打磨。

—— 和林黛玉的双向奔赴,除了表面看得到的那些情意,还有看不见的匠心。

之前摄影师李耀宗回忆拍最后一场黛玉葬花的戏,陈晓旭在镜头前一条就过,镜头配合着王立平的《葬花吟》,意境太贴合。


而这首歌,王立平憋了一年下笔,写了整整一年零九个月,前前后后用了四年,才完成全部创作。



而歌手陈力在演唱这首歌之前,刚刚失去挚爱,歌声里又融入了她的悲痛。

这样的体悟最后造就了忧郁的《葬花吟》和《分骨肉》,还有那些让人常想常思的场景。


3.
大千世界

当然这样极致的体验因为不可复制,甚至让之后的角色都成为妄谈。

后来,陈晓旭在其它影视剧,比如《家春秋》中又饰演主角,却再也无法如此般把角色诠释淋漓尽致。

“陈晓旭身上还是带着林黛玉的影子”,观众这样评价,也是一个演员遇见巅峰角色的普遍宿命。

而灵透如陈晓旭,也没有执着在演员这条道上走到黑。后来在采访里她讲:

“《红楼梦》让她看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然后又向她把这个门关上了。”


长达三年,陈晓旭没有再参演任何电影、电视剧,就在家里读书。

沉淀自己之后,90 年代,陈晓旭去深圳打拼,自己创业,29 岁时已成为了广告行业人士。

有一段很出名的广告词,后来才知道是陈晓旭撰写:“她系出名门,丽质天成...个中滋味,尽在五粮春。名门之秀,五粮春。”



她见过大千世界,也自己走向了更远的风景,看似文弱的身体里有倔强的能量。

但就是这样聪灵的女子,命途却再度冥冥中和她最爱的角色切近。

2006 年,陈晓旭查出了乳腺癌。后来她的家人回忆,被劝手术治疗的她,却因为爱美而不想做化疗,不想看见肉身残缺的自己。

很早就信佛的陈晓旭,后来没有治疗,选择剃度出家,然后度过了生命最后几个月,她说自己就像一滴水珠,“渐渐澄清了”。(下图源自@Koyia)


有人也疑她不想治疗的真实原因,但想她实在是和林黛玉一样,在刚烈的性子下看超脱一切的女子,更多人愿意相信她是爱美,才如此做的。


4.
一去不复返

服化再精美,硬件再超前,最终成就角色的的还是演员对人性的理解。

不仅陈晓旭,86 版的演员们为各自的角色做的努力,都和如今形成对比。


新版《红楼梦》宝钗的扮演者说自己读了两遍红楼,而 86 版扮演者张莉当时是在开拍前就冒着大雪拿着《红楼》去周汝昌先生家中请教。



演王熙凤的邓婕也爱读书,当时王扶林选她的重要原因就是,王熙凤可以没文化,但演王熙凤的人必须有文化。剧里她对不同人物展现的眼神,或精明强干,或温柔似水,都值得回味。


到了后来版本里,王熙凤的角色,常常被简化为了“强势且吵闹”。


看到每一年,饰演宝钗的张莉都会悼念陈晓旭,大概因为每个人都如此认真地让角色进入了自己,才会产生这种长久联结。



当然也别全让演员背锅,现在正是盛产流水偶像,把没文化当淳朴,没情商当耿直的年代,估计陈晓旭给林黛玉写的长文放到今天,在宣传时也会打上“大女主”“不内耗”这样的标签,才有人看。




感叹”陈晓旭才是天选林黛玉”的背后,是意识到那些对艺术作品执着甚至近乎蠢笨的打磨,有多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