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得到
让知识成为每个人的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晚报  ·  携带黄金入境日本请注意!最新提醒——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携带黄金入境日本请注意!最新提醒——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得到

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得到  · 公众号  ·  · 2017-10-13 21:22

正文

作者 | 何帆

出处 | 《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



你好啊,欢迎来到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


今年的何帆读书俱乐部,主题是通识教育,我会给大家讲通识课。怎么学这门通识课呢?学习态度很重要。要是想学好这门通识课,你的学习态度既不能端,也不能正。你要把心态放轻松,非常非常地轻松。你越是心态放松,能够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今天我们的精读书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你可能听说过很多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不过,你知道吗?你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找不到苏格拉底自己写的一本书,苏格拉底自己写的一篇文章,甚至苏格拉底自己写的一片纸。苏格拉底自己连一个字也没有写下来。


我们听到的苏格拉底的故事,主要来自他的两个学生的记录,一个就是柏拉图,另一个是古希腊的历史作家色诺芬。柏拉图在很多篇文章记录过苏格拉底的言行,但要是从那么多篇里面选最精华的一篇,那就非此篇莫属了。


这篇文章我读过很多次了,好东西,自然也要推荐给你。



1. 故事:德尔斐神谕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很多人都会挂在嘴上。苏格拉底说: “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  我告诉你吧,很多能背诵苏格拉底金句的人,恰恰是要被苏格拉底狠狠地批评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给你讲一个故事。在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不妨想象自己就是苏格拉底,看看你要是他,会作什么选择。


这个故事说的是,苏格拉底有个学生,叫海勒丰,此人是苏格拉底的死忠粉。在古代雅典城外的一座山上,有个德尔斐神庙,神庙里供奉着太阳神阿波罗,相传那里的神谕最灵验。海勒丰有一次跑到神庙里求谶,他问:“世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神谕说:“没有。”



海勒丰回来,就把这话告诉了苏格拉底。如果你是苏格拉底,当你听到神谕说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你会如何反应?很多人会欣喜若狂吧,赶紧发个朋友圈,好让大家点赞。那么,苏格拉底是怎么反应的呢?


苏格拉底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吧,我自己觉得毫无智慧,但神不会说谎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会不会是神搞错了?他想了个办法,要去亲身印证一下,看神谕到底对不对。


你看,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过人之处。他连神谕都敢不相信。他这么做是对的。德尔斐神谕确实很灵验,但是,神庙的祭司们每次都会叮嘱,每一个祈求者都必须对神谕作出自己的判断。


你发现没有,算命的都是这么说的。他们从来都没说错过,错的是你的理解。当年,吕底亚国王克娄苏也去求神,问他能不能去打波斯人。神谕说:“如果你跟波斯人开战的话,你会毁掉一个强大的帝国。”克娄苏大喜过望,马上去打波斯人,结果惨败。他毁掉的是自己的帝国!


教完你怎么算命,我们再回头说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想知道神谕到底是不是对的。他先去找了一位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跟他交谈之后,发现此人其实一肚皮草包。他又去找了最优秀的诗人、手工艺人,发现他们都一个德性,都是自己觉得出类拔萃,因为有一技之长而沾沾自喜,个个以为一切全通。最终,苏格拉底想明白了,神谕讲的是对的。


他说,跟别人相比,我一样一无所知,但我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我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



2.感悟:陷我们于无知的是我们的已知


这段故事听完,你就有所感悟了。只会背诵苏格拉底金句的人,苏老师是不喜欢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知道苏格拉底,就觉得比别人更有智慧。苏格拉底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最大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对于我们确信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会更加谦虚,但对于我们觉得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们很可能会陷于刚愎自用。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好,苏格拉底的故事讲完了。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不能盲目自信,但也不能轻信别人的意见。只有处处留心、时时求证,才能从看似不同寻常的地方找到深思熟虑的结论。



3.案例:费曼是怎么发现“挑战者号”失事原因的?


只有牛人才能纯熟地掌握苏格拉底的这套方法。我接下来就给你讲个牛人的故事,你看他像不像苏格拉底。


这个牛人是著名物理学家费曼。1986年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刚刚发射之后就爆炸了。里根总统下令组织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费曼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当费曼去调查的时候,一群专家给他带来了一份厚厚的报告材料,准备按部就班地给他做汇报。


费曼说,等等,让我来问你问题,于是,他从第一页的第一段话,一个一个问题问过去。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态度让调查委员会的头儿和其他成员很不快,但费曼坚持自己的独立调查。最后,他找到了似乎绝无可能的原因:导致这场悲剧的是火箭助推器上的一个小小的橡胶做的O型密封圈。



在有一次公开会议上,费曼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拿来一杯冰水,然后把O型密封圈捏变形之后放进冰水,再从冰水中取出来,O型密封圈没有恢复原形。“挑战者号”发射当天,肯尼迪航天中心天气极为寒冷,这是导致O型密封圈失灵的直接原因。费曼怎么能想到是O型密封圈的问题呢?


其实,NASA的一位宇航员曾经提起过密封圈的问题,同为调查委员会成员的另一位朋友打电话给费曼:“我早上修理汽车喷油器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会不会是低温影响了密封圈的性能?”这才启发了费曼,让他找到了答案。


— 完 —


互动:


想一想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没有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坚信不疑的观点其实是错的,或者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在那一刻,你是觉得自己变得更愚蠢了、更自卑了,还是觉得自己更成熟了、更自信了?我们怎么才能在不断的质疑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请你留言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以上内容,出自专栏《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如果你好读书,想提高阅读量,获得高效读书方法,想要获得完整通识教育,搭建知识体系。点击下图,订阅专栏,和何帆老师,一年时间,读300本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