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朝文社
《我们爱历史》团队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弘扬正确历史观,正视听。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网易最有态度自媒体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这剧情,白瞎了好看的小龙女了 ·  昨天  
鱼羊史记  ·  女人动情后,控制不住的6个生理反应 ·  2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商的世界地图:甲骨文上出现了多少个方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朝文社

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署的《布连斯奇条约》主旨是什么?

朝文社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9-11 00:16

正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912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历史提问

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署的《布连斯奇条约》主旨是什么?



答:在雍正皇帝十三年执政生涯里,雍正五年(1727)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是一桩看上去知名度不大,影响却十分深远的条约。

为什么在康熙年间《尼布楚条约》缔结后,雍正皇帝还要与沙皇俄国签订这样一纸条约?说起来,就是当年《尼布楚条约》挖的坑:当年签《尼布楚条约》时,只划定了中俄的东部边界,并没划定中俄中部边界。

正疯狂扩张的沙俄,这下可逮住了由头,虽说没和清军正面硬杠,却低调的在蒙古北面进行扩张,甚至还大力扶持叛乱的准噶尔部。闹得清朝的西北边陲,长期处于折腾状态。

于是,康熙皇帝晚年时,就对这事憋火。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忍够了的康熙皇帝,干脆中止了《尼布楚条约》里的两国通商协议,从此拒绝沙俄商队入境。这下可把沙俄气坏:自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贸易已是沙俄财政的大头,每年数百人规模的俄国商队,一直给沙俄政府带来滚滚财源,这下却是干脆被切断。

急红眼的沙俄人,多次派使者来北京交涉,却得到清政府的冷冷回答:要通商?先解决边境问题!

于是,之后的几年里,清王朝与沙俄王朝,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干耗:一方要先通商,一方要先划定疆界。直到康熙皇帝过世,雍正皇帝登基,这件事情才有了转机:此时准噶尔再度叛乱,清军兵力集中于西北,为了国防安全,中部边界也必须及早划定。

于是1726年11月,双方终于在北京开启谈判,清朝代表查弼纳图里琛等官员,与俄方经过三十多次谈判,达成初步协议。

1727年三月,清朝谈判代表隆科多,在达布拉河畔与沙俄继续开启谈判。期间隆科多被调回,由多罗郡王策棱继续谈判,这场人员变故,叫沙俄方面逮住了机会,随后的四十八场谈判里,他们步步紧逼,终于达成了《布连斯奇条约》,规定双方以额尔古纳河至沙必那依岭为界。

以俄国史料《中俄关系》记载,俄方对这个条约十分满意,因为“俄国领土扩展到蒙古境内好几天的里程”。

不过,《布连斯奇条约》也有其正面意义:清王朝奠定了中部边界,并开始了对这些国土的经营,中俄贸易也红红火火,清王朝还在中部边界设立了五十九座哨所,修筑了呼仑贝尔城等坚城。对清王朝的国防建设,这个条约还是有利的。

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清朝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进入了相对和平期。北疆的战火重燃,还要等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开大清朝国门后。

参考资料:《中俄关系》、《清史稿》

 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爱历史》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