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
2018年10月25日晚,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该目录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点评:
新版医保目录扩容,临床需求导向增强。
2018
新版基药目录从
2012
版的
520
种增加到
685
种,其中西药
417
种、中成药
268
种(含民族药),调出基药目录
22
种。新增了肿瘤药
12
种,儿童药
22
种等,肿瘤用药增幅明显,新增的主要有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埃克替尼、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培美曲塞、卡培他滨等。在药品结构上,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
新增非医保品种,基药与医保衔接有望改变。
新进品种中,有
11
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独家品种,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丙通沙),专家一致认为可以治愈丙肝,疗效确切。
2018
版新进品种有望通过先进基药的方式进入医保目录,但我们认为具体衔接工作将由国家医保局来牵头推进,从后续配套方案及落实工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基药内涵扩大,医保实现基药目标需更快挤水分。
埃克替尼、康柏西普、甘精胰岛素、吉非替尼等多个高临床价值的较高价品种进入了基药,其中多个品种经历过医保谈判实现价格下降。此举扩大了基药内涵,医保(尤其是新农合)能否负担也需观察。我们认为,若要实现基本药物的目标,医保必须更快地调整结构。
目录变动后量价博弈是关键。
我们认为史上药企大多希望进医保,而不想进基药,源于医保增量,基药降价压力更大而量却没有落实。而本次调整以卫健委牵头,而买单方(医保)并未参与,并纳入了
11
个并不便宜的非医保产品,意见中提出“医保部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优先纳入医保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后续支付方式、价格形成机制才是重头戏,是否会通过临床路径、医院占比等方式促进使用,如何降价等,还需后续配套政策。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部分公司的品种新进基药目录有利于打开基层市场,扩展销售空间,带来新增量,关注康弘药业(康柏西普)、贝达药业(埃克替尼)、华东医药(百令胶囊)、恩华药业(瑞芬太尼)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实与执行不达预期;药品降价超出预期。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医讯)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