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人都要穿新衣服,小辈们去给长辈拜年,有趣的是,全国各地的习俗都不一样。
新年新气象,小编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不知道新年大家有没有收到红包啊,反正小编是长大了,再也没有红包可以收了,过几年就该给别人发红包了……
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啊,同一个中国,过年的风俗却不径相同,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到各地串串门,了解一下各地的拜年风俗,体验一下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哦~
华南地区
广东拜年是一场换橘运动
广东潮汕、海丰等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
西南地区
贵州苗族对歌喝酒打花脸
大年初二,贵州省黔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两汪乡的苗族同胞开始走亲访友,每到一家,便受到主人丰盛的酒席款待,席间以当地苗族独特的方式相互对歌喝酒打花脸,脸越花表示喝的酒越多,越吉祥,越幸福。
华东地区
宁波新女婿上门拜年
在宁波象山县,结婚第一年新女婿上门去拜年,里头有很多规矩和讲究。礼品中,荔枝和桂圆是必不可少,这样的“组合”叫做“包头”,“包头”是最重要的礼品。
华中地区
湖北孝感拜年无大小
湖北孝感地区人们初一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华北地区
山东西北地区拜年五跪
第一次磕头要拜祖先。第二次磕头要拜高堂。第三次磕头是拜乡亲。第四次磕头是送家堂。第五次磕头是跪亲友。
北京妇女初六才能外出
北京人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旧时,除自家庆贺外,亲戚、朋友、同事、邻里之间从这一天开始要互相拜年,但只限于男人,妇女则要到正月初六才能外出拜年。
东北地区
东北农家串门拜年
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看完大陆各地的拜年习惯,我们继续把目标转向香港和台湾:
香港:
香港的习俗与广东大致相同,拜年采用 “已婚者发红包,未婚者收红包”的制度;同时,香港人拜年还要请吃“及第粥”,那是一种将白米熬到米粒全化掉的粥点,里面会加入许多又称作“杂底”的猪内脏,而“及第”就是美化过的粤语谐音,同时有“三元及第”的意思。
台湾:
台湾传统的年节习俗应该以闽南话的角度看待,大陆在春节时吃鱼代表“年年有余”,来到台湾则是在白饭上插着纸糊的春仔花,那代表有春,也就是台语的有余(有剩)。春节时候,台湾人也同样会做年糕,台语称为“甜粿”,年糕在台湾是象征“甜甜好过年”。
过新年给朋友送祝福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朋友、亲人、同事、老师……有诚意的就挨个发短信、打电话,或者语音也行。
话说下面的拜年方言,你能听懂几种?
上海
竹侬新格噎尼草票材得末捞捞!
普通话版:祝你新年钱赚翻了
江苏
过年这个鞭炮放的喝人巴拉的,不锅还四要祝大家信连快咯!
普通话版:过年鞭炮放得吓死人了,不过还是要祝大家新年快乐!
浙江
就大姑娘桑尼卡录!桑忒G扩!桑尼乎Z!
普通话版: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新年发财!
广东
祝馁僧您琴情此感,七川八凑!
普通话版:祝你新年前程似锦,吃穿不愁!
福建
工黑发债,辛尼候温,嘎鲁白尼!
普通话版:恭喜发财,新年好运,给你拜年!
江西
猪捧优信粘快落,肾提捡抗,捏子曰郭曰风佛!
普通话版: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湖南
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噶辛苦哒~!在该里哦只港,希望大噶在新的一年里,万寺如意~!
普通话版: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辛苦了,在这里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河南
贺新唇,庆颊借,公吸伐蔡,锅念蒿,碗是吮,是是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