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而不腻,逼真而又非真。”
···
先来看看这个神秘的女子,
她一出场就引发人们的惊呼!
也许第一眼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再靠近一点,
能看出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还是没看出来?
这下恍然大悟了吧!
这其实是一幅肖像油画,
出自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
画家冷军之手。
细节处理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
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毛绒绒的丝线。
然而就是这个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当代超写实油画的领军人物,
小时候却没有经过一天的正规训练。
冷军自画像
不像其他小孩子,
从小就开始专门学习画画,
由于种种原因冷军直到少年时,
也只能在大脑里绘画。
让他记忆最深的还是
因为太喜欢画画,
他上小学时求邻居帮他找了个老师,
这位老师给了他一些画册让他临摹。
“现在想起来,
那时候的临摹让我受益匪浅,
基本功也在那时得到了锻炼,
‘必修课’没有上,
也许后面的绘画才能不拘一格。”
除此之外,
家住新华电影院附近的他,
还抓住一切机会向电影海报学习。
因为胆子小不敢当众画,
他看几眼记在心里,
然后跑回家画出来,
再看几眼,回家继续画。
为了摹画美术厂的一幅国画老虎,他每周步行去一次,看了就拼命记在心里,回家再画,觉得画得不像了再跑过去看。
“少年时代自己画的不是很多,
但脑子像着了魔一般
总想着如何画,
因此画出来的东西,
每张也有点进步。”
而正是这种像着魔般
对绘画的珍惜与痴迷,
让他异常关注画作里的每一个细节,
一丝一毫都不肯轻易放过。
乃至等他80年代初进入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的艺术系,他更是将这种对细节、对分毫的关注发挥到了极致。
区区1平方厘米的画面上,
他能反复雕琢一天。
每天9个小时,
一年只画一幅油画,
风雨无阻近40年下来,
他极端写实的画作震撼中外画坛。
从1991年获奖以来,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就几乎没停过,但与之相伴的却是各种对其艺术水平的质疑和断言。
1993年他的作品《文物——新产品设计》问世后,就有人断言,这是冷军的代表作。
1995年,冷军创作了《世纪风景之二》后,又有人说冷军已经到了巅峰。
而1999年,他的作品《五角星》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2007年,他用一年多的时间,画了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小罗》,这幅作品在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画院奖。
他的画作逼真到什么程度?当他的画作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时,受到一位身为美术老师观众的投诉:“
画家把画拍成照片开展览,画展成了摄影展,作为观赏者感觉受了欺骗!”
甚至有人怀疑他用了高科技,
或者眼睛拥有某种超能力。
但他却笑言说,
他的眼睛不仅没有特殊构造,
反而因为搞创作的缘故,
有着900度的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