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技术法学
究新技术法理,铸未来法基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evin在纽约  ·  如果有天,一个印度裔美国人去抢银行。 ... ·  15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协商交流 共促知识产权保护 ·  昨天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者自行试吃糖炒栗子被烫伤,经营者要赔偿吗? ·  3 天前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  ·  消费者自行试吃糖炒栗子被烫伤,经营者要赔偿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技术法学

(六)美国230条款:互联网平台责任的法律边界与演变(1934-2025)

新技术法学  · 公众号  ·  · 2025-02-18 08:02

正文

美国230条款

内容、司法实践

与历史演进

1934-2025

(一)内容概括

summary:这个部分讲到了在平台规制中最为重要的条款之一,230条款。第一部分涉及具体内容和通过背景,第二部分则聚焦230条款的修订与发展。其中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2000-2001年吸收与扩展阶段, DMCA将230条款的精神扩展到版权侵权领域,规定了“通知-删除”规则。欧盟相关指令也对网络平台在特定条件下的侵权责任进行了限制;2001-2018年的争议修改阶段,因《允许州和受害者打击网上性交易法案》(FOSTA)和《停止授权性交易法案》(SESTA)的通过,对230条款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随后一直至今,尤其是在2021年,提出了大量的修订法案。


(二) 230条款的具体内容和签订背景
1.230条款的原文内容:
(c)(1)款:平台不为第三方内容负责
任何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者或用户不应被视为另一信息内容提供者所发布或表达信息内容的发布者或代言人。
No provider or user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 shall be treated as the publisher or speaker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nother information content provider.
(c)(2)款:
“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者或使用者不应因以下行为而被追究责任:
(1) 出于善意自愿采取的任何行动,以限制对提供者或使用者认为是淫秽、下流、色情、污秽、过度暴力、骚扰或以其他方式令人反感的材料的访问或可用性,无论此类材料是否受到宪法保护;或
(2) 采取任何行动,以使信息内容提供者或其他人能够获得限制访问上述材料的技术手段。
No provider or user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 shall be held liable on account of—
(1) any action voluntarily taken in good faith to restrict access to or availability of material that the provider or user considers to be obscene, lewd, lascivious, filthy, excessively violent, harassing, or otherwise objectionable, whether or not such material is constitutionally protected; or
(2) any action taken to enable or make available to information content providers or others the technical means to restrict access to material described in paragraph (1)
2.230条款的定义
230条款是指美国1934年《通信规范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中的第230条,后在1996年《电信法》的第五章(通信规范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CDA)被引入,于1996年2月8日生效。
第230(c)(1)条款意味着在线平台不会因用户发布的内容而被起诉。然而,报纸等出版商可能会因其发布部分内容而承担责任。在线平台仅被视为其用户内容的分销商,而不是出版商。(2)款则说明,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商或用户均不对“出于善意自愿采取的任何行动来限制访问或提供其认为是淫秽、肮脏、过度暴力、骚扰或其他令人反感的材料”负责。这一款,能保护在线平台免于因审核或删除他们认为不适当的用户内容而承担责任。
总体来说,这一条款豁免了计算机交互服务提供者承担如“出版者”一样的连带侵权责任,以鼓励网络平台出于善意对不良内容进行过滤,使平台的连带责任豁免程度大大提高。
3.230条通过的背景:
(1) 1991 年的 Cubby, Inc. 诉 CompuServe 案。被告 CompuServe 运营在线论坛,但没有进行管理。当用户在其论坛上发布诽谤性内容时,法院裁定 CompuServe 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它只是该内容的发布者,而不是发布者。法院将 CompuServe 比作一家图书馆或书店,不能指望它审查其销售的每一份出版物是否含有非法材料。
(https://law.justia.com/cases/federal/district-courts/FSupp/776/135/2340509/)
(2)1995年的Stratton Oakmont 诉 Prodigy Services案。然而几年之后,在Stratton Oakmont 诉 Prodigy Services案中,纽约法院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995年,一个用户在Prodigy网络论坛内创建帖子,捏造SO公司管理者进行股票欺诈,导致其经营业绩急速下跌,遭受巨大损失。Prodigy 更积极地管理它托管的论坛,筛选亵渎和其他冒犯性内容。正因为如此,法院裁定 Prodigy 可以作为出版商对其用户之一的诽谤性言论承担责任。法院表示,通过审核内容,Prodigy 行使了编辑控制权,因此对发布的内容负责,应当将其视为等同出版商,承担责任。
(https://www.supremecourt.gov/DocketPDF/18/18-506/78369/20190104160222952_Hassell%20Reply%20Brief%20in%20Support%20of%20Petition.pdf)
(3)影响:这两个案例为当时的在线服务提供商带来了困境,如果他们选择审核用户内容,意味着他们需要为所有内容负责;不审核则可以受到保护,但这将使得平台缺乏监督与管理。
出于对阻碍互联网发展的担心,众议员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和罗恩·怀登(Ron Wyden)起草了一项修正案,旨在授权互联网公司自主管理网络平台,希望鼓励平台自我监管内容,而无需承担责任。规定“交互式计算机服务”不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负责,即使这些服务对第三方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审核。亦即,互联网公司只是分销商,而不是出版商。吸纳了上述意见的《通信规范法》于1996年生效成为法律。随后淫秽和暴力条款规定受到公民自由团体的质疑,最终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并废止;而当初以因保护互联网行业为目的相对边缘的第230条被保留了下来。
4.230条款的司法实践
(参考https://www.minclaw.com/legal-resource-center/what-is-section-230-of-the-communication-decency-act-cda/)
大部分法院判决均支持对230豁免权的广泛解释,法院确认在线平台如果尽到了通知删除义务,就无需对用户内容负责。
(1)法院允许依据230条款豁免平台责任的案例
1997 年的 Zeran v. America Online案是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 230 条款案件之一。在该案中,一名匿名用户在 AOL 公告板上发布了虚假和诽谤性信息,将原告 (Zeran) 牵涉到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中。即使在 Zeran 通知 AOL,要求删除这些帖子后,该公司也没有立即删除这些帖子。第四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第 230 条使 AOL 免于对第三方发布的诽谤内容承担责任。法院强调,第 230 条的目的是保护在线平台免受审查和删除潜在有害内容的负担。该决定指出,如果平台在每次收到不良内容通知时都可以作为发布者承担责任,那么它们将面临减轻伤害的不可能负担,自然后果是严格限制用户的言论以避免法律风险。 (https://law.justia.com/cases/federal/district-courts/FSupp/958/1124/1881560/)
Zeran 判例为在线平台建立了强有力的豁免推定,并为未来的案件定下了基调。2003 年,第九巡回法院在 Carafano v. Metrosplash.com 案中将 230 的保护扩展到一个婚介网站。法院裁定,尽管该网站要求用户完成带有预先填充答案的问卷,但它仍然不是负责用户回答的“信息内容提供商”。
在 Herrick v. Grindr (2019) 中,第二巡回法院为一款约会应用程序维持了 230 豁免权,该应用程序被指控在用户冒充前男友并对其进行骚扰后,未能尽到监管责任。法院认为,尽管平台知道用户的不当行为或对内容发布做出了选择,但仍然能受到230条款的保护。 (https://law.justia.com/)
(2)法院反对依据230条款豁免平台责任的案例
然而,几年后,第九巡回法院在 Fair Housing Council of San Fernando Valley v. Roommates.com.的案子中做出了不同的判决。这个案例中,住房网站要求用户回答有关他们的性别和性取向以及他们对租户的偏好的问题。法院认为,要求用户提供此信息作为使用该服务的条件并提供预先选择的歧视性答案,Roommates.com 确实是内容创作者,无权根据第 230 条获得豁免权。因此,第九巡回法院区分了被动托管用户生成内容的在线平台和为非法内容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在线平台。对于失去 230 豁免权的网站,法院认为它必须“对违规内容的创建或开发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Roommates.com 的裁决表明,230 的保护不是无限的,如果在线平台明确鼓励或助长了用户发布不当内容,则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https://law.justia.com/cases/federal/district-courts/FSupp/958/1124/1881560/)
但在实践中,法院对这一例外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例如,在 Jones v. Dirty World (2014) 中,第六巡回法院发现,当平台选择、编辑用户提交的故事时,不能通过“实质贡献”测试。尽管该网站对提交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编辑和评论,但法院认为它仍然受到 230 的保护,因为“重要的发布内容”是由第三方创建的。
(https://law.justia.com/cases/federal/appellate-courts/ca6/13-5946/13-5946-2014-06-16.html)
(3)近年的平衡
2022 年,最高法院在冈萨雷斯诉谷歌案中首次对第 230 条的范围进行了权衡。原告认为,谷歌的 YouTube 应该负责通过其算法向用户推荐 ISIS 招募视频。法院维持了 230 豁免权,裁定推荐第三方内容确实是一项受法律保护的活动。然而,在一系列赞同意见中,几位大法官表示愿意在未来的案件中重新考虑 230 的范围。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大法官写道,在一个“适当的案件”中,他会考虑法院对第230条的“全面豁免”是否超出了法律的原始文本。自由派大法官尼尔·戈萨奇 (Neil Gorsuch) 表示,该法律的保护范围可能过于广泛。
(https://www.supremecourt.gov/opinions/22pdf/21-1333_6j7a.pdf)
(4)总结
一系列法院判决表明,法院对第230条的解释始终如一,即该条款为在线平台提供广泛的豁免,仅在极少数且明确界定的情况下例外。考虑到立法目的,平台在行使传统的编辑职责时,仍然可获得豁免。这项重要的法律保护使所有最受欢迎的在线平台得以蓬勃发展,而无需承担审核海量用户内容的法律风险。然而,越来越多批评者认为,230条款正在让在线平台忽视其服务造成的危害。近年来,也有司法实践表明,230条款的范围正在受到调整。

(四)230条款的历史演进
1.2018年国会提出两项法案: 《允许州和受害者打击网上性交易法案》 (FOSTA-SESTA法案,以下简称FOSTA)和 《停止授权性交易法案》 (以下简称SESTA),修改了第230条的部分内容以免除平台在处理与性交易有关的犯罪时的豁免权。旨在扩大互联网平台责任的《消除滥用和严重忽视交互技术法案》(以下简称EARN IT Act of 2020)也有望获得通过。2018年4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FOSTA法案。为此,Craigslist 关闭了其个人广告部分,Reddit、Tumblr 等平台加强了内容审查。FOSTA提出的原因是,2016年,Backpage.com 被揭露其多年来一直在平台上进行未成年性交易。由于第 230 条款,受害者和州检察官无法追究 Backpage 在其促成这些犯罪并从中获利的作用的责任。经过两年的参议院调查和联邦刑事起诉,最终在 2018 年关闭了 Backpage。作为对 Backpage 丑闻的回应,国会于 2018 年通过了《打击在线性贩运法案》(FOSTA),该法案为与性交易相关的内容创造了第 230 条的例外情况。但批评者认为,FOSTA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将性工作推向线下和审查合法的性健康内容。他们说,这项法律危及了自愿性工作者的安全,这些性工作者依靠在线平台来筛选客户并保护自己。
2.2020年5月28日,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一道行政命令——— 《关于防止网络审查的行政命令》 (Executive Order on Preventing online Censorship)直接针对第230条,指责大型互联网平台审核言论的行为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要求联邦政府对社交媒体的免责条款做出限制。随后5月29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再发推文“REVOKE 230!”,直言应废除第230条。右翼批评者指责平台利用 230 的内容审核保护作为幌子来压制保守观点,认为该法律允许科技公司进行自由的“审查”。当 Twitter 在 2020 年开始将特朗普总统的推文标记为可能具有误导性时,特朗普签署了上述行政命令,试图限制对涉嫌恶意审查言论的平台的 230 豁免权(尽管许多法律专家质疑该命令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https://nsarchive.gwu.edu/document/20515-executive-order-preventing-online-censorship)
3.2021年1月12日,共和党参议员共同起草提出了新议案 《限制第230免责条款法案》 (H.R.277 - Limiting Section 230 Immunity to Good Samaritans Act),提议取消大型互联网公司在第230条下的免责待遇,授权美国人起诉那些有选择性地审查政治言论、隐藏竞争对手内容的恶意技术公司。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277/text?s=1&r=1&q=%7B%22search%22%3A%22Limiting+Section+230+Immunity+to+Good+Samaritans+Act%22%7D)
4.2021年2月初,拜登政府时代第一个第230条改革提案正式出炉。参议院民主党人提出了一项法案 《安全科技法案》 (S.299-SAFE TECH Act),寻求让社交媒体平台对其网站上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修订后的版本为:“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者或使用者不得被认定为由其他内容提供者所提供言论的出版者或发布者,除非提供者或使用者已接受报酬以发表该言论,或者全部或部分地参与创作或资助创作该言论。”——目前,在涉及付费或资助言论创作的情况下,互联网平台都应当对内容负责。类似于我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互联网广告发布者责任的规定。但是,这项法案最终未能得到通过。2023年3月10日,同名法案再次被众议员提出。
(21年版本: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senate-bill/299/text?s=3&r=4&q=%7B%22search%22%3A%22SAFE+TECH+Act%22%7D)
(23年版本: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8th-congress/house-bill/1231/text?s=3&r=1&q=%7B%22search%22%3A%22SAFE+TECH+Act%22%7D)
5.2021年2月22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Foundation)发布 《Fact-Checking the Critiques of Section 230: What Are the Real Problems?》 报告,其中总结了230条款的10大争议点,包括责任保护范围太广、需要符合“善意”要求、防止犯罪受害者起诉支持平台、对大科技公司有利、将科技行业与其他行业区别对待、赋予平台不受限制的“访问自由”、阻碍地方各州执法、允许平台存在政治偏见、不利于平等保护、破坏了对抗性法律制度(adversarial legal system)等。
(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1/02/22/fact-checking-critiques-section-230-what-are-real-problems/)
6.2021年3月17日,众议员提出 《平台问责与消费者透明度法案》 (Platform Accountability and Consumer Transparency 或 PACT Act, S.797),要求对在线消费者进行平台问责,提高平台透明度,限制了230条款中的“避风港”条款,提出230条款在下列条件下不得适用于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者:提供者对非法内容或活动知情、不删除非法内容或停止非法活动。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不被认为是ICS(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s),平台将每年提交一份年度透明度报告;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被认为是ICS,则需要建立投诉系统,且失去230条款的豁免权。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senate-bill/797/text)
7.2021年4月7日,美国国会研究处(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发布的 针对230条款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R46751)指出,目前对第230条进行修改的提案主要有两种思路:限制范围和施加新义务。
(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R/R46751/2)
8.2021年9月30日,众议员提出 《联邦大型科技公司侵权法案》 (H.R.5449 - Federal Big Tech Tort Act)。 该法案实际上并没有改变第 230 条。然而,如果社交媒体公司造成 “儿童身体伤害或损害儿童心理健康”,它确实要求社交媒体公司承担责任。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5449/text)
9.2021年10月7日,参议员提出 《废除1934年《通信法》第230条的法案》 (S.2972 - A bill to repeal section 230 of the Communications Act of 1934.)。其中直接要求废除230条款,要求科技公司对其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负责。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senate-bill/2972/text)
10.2021年10月15日,民主党众议院议员提出 《2021对抗恶意算法的正义法案》 (H.R.5596 - Justice Against Malicious Algorithms Act of 2021)。——法案本身是对1934年《通信法》230条款的修订,以限制该条在服务提供商对第三方信息进行个性化算法推荐时的责任保护。指出当算法推荐对造成严重身体或情感伤害有实质性贡献之时,服务提供商将不再享受230条款的责任保护。该法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算法放大有害内容的问题,如虚假信息、仇恨言论等。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5596?q=%7B%22search%22%3A%22H.R.5596+-+Justice+Against+Malicious+Algorithms+Act+of+2021%22%7D&s=1&r=1)
11.2022年2月1日,参议员提出 《消除对交互式技术的滥用和肆意忽视法案》 (Eliminating Abusive and Rampant Neglect of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Act),即EARN IT法案(2020 年首次提出),旨在削弱科技平台对在线儿童性虐待内容的法律豁免权。其中对230条款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对涉及儿童性剥削材料(Child Sexual Abuse Material,CSAM)的联邦民事、州刑事和州民事诉讼的豁免。这意味着如果平台未能采取措施阻止或移除CSAM,它们将面临法律责任。法案设立了“国家在线儿童性剥削预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Online Child Sexual Exploitation Prevention),负责制定推荐的最佳实践,以帮助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预防、减少和应对儿童性剥削。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8th-congress/senate-bill/1207)
12.2022年12月21日,众议员提出 《平台问责与透明度法案》 (Platform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Act, S.5339),通过为大型互联网公司持有的数据提供隐私保护、安全的独立研究途径,以此来支持数字平台对社会影响的研究。要求平台为研究人员、公众提供数据,设立法案颁布后设立研究计划,每年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FTC提交联合报告。其中对230条款进行了修订,将“No provider or user”修改为“(A) IN GENERAL.—Except as provided in subparagraph (B), no provider or user”; and”,并增加了豁免例外条款,要求(A)项不适用于民事诉讼中针对交互式计算机服务商(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s)的索赔。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senate-bill/5339/text)

(三)总结
230条款自颁布以来,经历了从确立、扩展到争议、修改和多方博弈的发展历程。其与DMCA避风港原则共同为平台提供庇护,虽然该条款在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平台权力的扩大,应当促使平台承担更严格的责任,如增加适用的前置条件等。但其争议性也日益突出。

(四)参考链接
https://www.ourcivicgenius.org/learn/all-the-bills-on-section-230/
https://www.minclaw.com/legal-resource-center/what-is-section-230-of-the-communication-decency-act-cda/


(四)结语
本篇文章为专栏《美国算法、AI、平台、数据隐私法律法规整理 》的第六篇文章,全专栏共如下七篇文章,近期更新完毕后,PDF文档将公开给大家,欢迎关注。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您在阅读文章时发现了文中的广告,恳请您在方便的时候点击支持一下。 您的每一次点击都是莫大的鼓励和帮助,在您的支持下,我们将更有动力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