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封神》展现的是何种民族心理? ·  16 小时前  
浙江省网商协会  ·  【会员动态】交个朋友当选“2024中国消费年 ... ·  17 小时前  
浙江省网商协会  ·  【会员动态】交个朋友当选“2024中国消费年 ... ·  17 小时前  
FT中文网  ·  损害美国经济的短期思维 ·  2 天前  
FT中文网  ·  为什么香港不能放弃联系汇率制? ·  2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难怪马云能成首富,他这7句话首次曝光,字字经典,句句哲学!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3-29 11:41

正文

作者  |  唐一

来源  |  破局(wwwcy365)


最近,有一个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是马云10多年前参加一个商业节目时的视频。



当时,马云作为评委,点评各位选手的项目,金句频出,字字经典,看完之后终于明白,马云为什么能成首富了!



金句一:心在哪里、眼光在哪里,更为重要。


马云说:


创业者很重要一点,不是你的公司在哪里,有的时候, 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更为重要。


肯德基并不是在纽约,但肯德基在全世界各地都有。


所以有的时候,一个企业在定位的过程中,你要明白,自己的产品能不能走到那么远,是不是可以走那么远。



案例:


马云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这是一份令当时不少人艳羡不已的工作,但他的志向却远不止此,不断追随新的目标。


创立海博翻译社、创立中国黄页、创立阿里巴巴...他从来不安心于现状,始终相信自己能有更大的成就。


2001年,那时候阿里巴巴才创立不到2年,有一个浙江省领导来湖畔公园视察阿里巴巴,问马云:“你希望这个公司将来做到多大?”


马云说: “我希望它会是一家市值5亿到50亿美元的公司。”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马云疯了,陪同的市领导赶紧打圆场,“他说的可能是5亿到50亿人民币”。


然而,马云还是很认真地强调:“是5亿到50亿美元的公司。”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现在阿里巴巴的市值是 4600亿美元。


所以,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公司就能走多远。想把公司做起来,先来问问自己,自己的目光能有多远?




金句二: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挣钱的


马云说:


前段时间我和我的员工,我们去拜访了李嘉诚,他讲了一个事,在座所有创业者可以思考一下。


有人问他,你李嘉诚凭什么多元化经营,什么都投,你做这个、做那个,几乎大部分都成功, 为什么中国绝大部分人不能成功,你能做成功?


他说,其实做生意要记住, 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挣钱的。


所以这是我想,李嘉诚给的一个建议。



案例:


2002年,阿里巴巴曾经陷入了一次危机,公司濒临破产。


那时候互联网泡沫破灭,阿里也深受影响,再加上阿里当时并没有赚钱的项目,所以一下子陷入危机。


虽然经过一番整顿,阿里裁减去了所有不重要的项目,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阿里应该靠什么赚钱?


恰好那个时候,有销售团队发现,不少客户都在询问,是否可以通过付费的项目获得比其他商家更靠前的展示,也就是“竞价排名”。


马云赶紧推出一个主打项目, “中国供应商” ,只要3.3万元就能得到相应服务,并派出30人的直销团队向中小企业宣传,谁知越做越红火。


随后,这个项目被改编,成立“中供铁军”向全国推广,该项目的能力之强,后来的美团网COO干嘉伟、大众点评COO吕广渝、赶集网COO陈国环都出自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也一直成为阿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即便后来淘宝、支付宝在不断砸钱,这个项目也能保持稳定的收入,让马云可以放心大胆地做新的项目。




金句三: 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马云说:


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尤其是初创的时候,寻求单一,简单最重要。


我们最怕碰上一个人说,我有这鸡,鸡会生一个蛋,这个蛋将来会变成鸡,这鸡说不定再生鸡,鸡以后变成奥斯卡的金牌鸡, 然后越说越悬,我们说,越跑越远。


中国现在的创业,需要的是:有个两三百万的投资,可以做一两千万的生意,我觉得这挺好的。


我们就鼓励隔壁王大妈,为什么把面店开得那么好,开得挺滋润的,所以我希望中国更多的创业者,要有伟大的梦想, 但是要一点一滴地做下去。



案例:


现在很多潮流的商业模式,其实细想起来,也就那回事。


共享单车,不就是扫码就骑,车子随便哪里都能停吗?


Uber,不就是做个APP,把乘车者和车主连接起来,让大家可以方便打车吗?


其实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 所谓的简单,就是能让用户一键操作,得到自己想要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创业者, 要有足够的执行力,把创意打造成落地的商业模式 ,这其中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因此,不少成功的投资家都会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创意,缺的是有能力、有恒心、有狼性的创业团队。




金句四:发现一个客户的需求,再发现一群客户的需求,再把它做出来


马云说:


学者型的创业者是从宏观推向微观的。


宏观大势非常好,根据这个大势,我一定能产生出来,但有的时候大势好, 未必是你好,你好,未必是大势好。


绝大部分的创业成功者,那是因为发现了客户的一个需求,然后发现一群客户的需求,去把它创造出来。



案例:


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曾有一次非常失败的创业经历。



2002年,吴欣鸿已经靠卖域名赚了不少钱,当时他发现一个好域名:520.com 。


他准备做一个交友网站,山寨腾讯,然后通过卖会员赚钱,就是你只有是付费会员的时候,才能获得对方的线上联系方式。


这样做了两年,520积累了几十万付费用户,但由于产品和运营都跟不上,大多数会员仅付费一个月就停止使用了。


最后,吴欣鸿被迫关掉520,将这个域名卖掉。


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说有两个教训:


1、逆向创业,即通过一个好域名来成立一家公司,完全不靠谱。


2、自己很宅,完全不懂交际,对用户的需求都不了解,还谈什么做交友网站?


这个案例,也和马云所说的是一样道理,所有商业模式,都必须是从微观到宏观,发现客户的需求,然后再把它推出来。




金句五: 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要找最合适的人


马云说:


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 ,更不要找成功者在一起,就是已经成功过或者非常成功的人,跟你一起创业,很难。


所以,创业初期要寻找那些没有成功、平凡、团结、拥有共同理想的人。


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 ,不要找最好的人,豪华团队往往就不愿意做细节工作。


我以前经常讲这个,让我投资五个MBA组成的公司,我一定不投,因为五个MBA在一起讨论谁当CEO,都有半年好讨论。



案例:


这是马云所经历过的一次惨痛回忆。


当年马云从硅谷带回一个高管,人也聪明,技术也算不错,在美国待了七八年,但他总喜欢叽叽歪歪,干不干就蔫了,问他有什么主意,他也说不出。


马云抱怨:“这个人是我们当时最厉害的,又是18个创始人之一,但永远不做决定,永远叽叽歪歪。”



迫不得已,马云只能把这个高管开了,反倒是那些当时能力一般的员工,后来取得了成就。


彭蕾,当年的HR,现在是蚂蚁金服董事长;



童文红,当年的前台小妹,帮忙订咖啡、做客服,现在是阿里集团资深副总裁兼菜鸟首席运营官;



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但这只是阿里成名后大家给他们戴上的高帽,在当时他们只是乌合之众。


吴晓波就很不客气地说: “当时只要愿意跟着马云干,愿意每个月只领600块钱工资,就可以成为创始人。”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从阿里创立就在那里, 虽然自己能力不怎么样,但他们陪同阿里一起成长,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企业做大了,这些人也成为了成功人士。


当年的十八罗汉:



后来跟着马云在美国参与上市仪式的十八罗汉:




金句六: 男人的胸怀是冤枉撑大的


马云说:


男人的胸怀是冤枉撑大的,多一点冤枉,就少一点脾气、多一点微笑,你可能会更成功一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