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橄榄古典音乐
全国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公众号。听音乐,长知识。《橄榄古典音乐》杂志季刊全国发行。因为有橄榄,生活更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橄榄古典音乐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好有她的歌声温暖我们 | 周小燕先生诞辰101周年

橄榄古典音乐  · 公众号  ·  · 2018-08-16 10:38

正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还好有 周小燕 的歌声温暖我们


周先生的生日将至之际

我们一起来回顾她 优雅的一生



Z H O U  X I A O Y A N

周 小 燕

周小燕

(1917.8.17-2016.3.4)

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

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

“金钟奖”获得者

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



歌  唱

飞出国门的夜莺

1937年抗战爆发,原本在国立音专读书的周小燕被迫中断学业回到家乡武汉,这不仅是她演唱《长城谣》的契机,也给了她 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留学法国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1938-1947,一呆就是九年。


在国外演出时,她永远身穿一袭中国旗袍


期间的一场“布拉格之春”音乐会对她来说意义深重,她得到了与肖斯塔科维奇、梅纽因,伯恩斯坦等大腕同台亮相的机会,这是周小燕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音乐会上演出,两首中国乐曲令在场的外国人都记住了这个身材的娇小的中国姑娘,自此周小燕便得名“ 中国夜莺 ”。


1945年在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上演唱《神女》、《红豆词》


在这之后,她便开始在整个欧洲演出,先后登上英国白宫剧场、巴黎大学城国际剧场、卢森堡卡西诺剧院、德国柏林复兴剧场、巴黎香爱丽舍剧院、巴黎卡沃大厅的舞台。外媒纷纷这样评价她: 嗓音纯净,像水晶般坚实,像钻石般光彩,花腔技术娴熟高超 ......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周小燕演唱《夜莺》



教  育

不只是桃李满天下

1947年10月,正当周小燕在欧洲的演唱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 却毅然回到祖国 ,从舞台走向讲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的声乐人才,廖昌永、张建一、魏松、王莹、李秀英、高曼华、方琼等等都是她的学生。



谈起选材的标准,周小燕说:我其实不挑嗓子,但挑人。在她看来,比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他更看重的是有没有好的音乐感觉,以及有没有好的品德。


对于声乐教学,她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其精髓之处在于: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言下之意是说,在进行气息、声音、咬字等部分的训练时,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目的作为指导,而不是单纯的练习每一个零件,“每个零件都很好,但是装不到一起去,那不是等于没做吗?”


周小燕与学生廖昌永,两人像母子一样亲



歌  剧

她有个中国歌剧梦

留学及旅欧演出的经历,让她有意识地探索了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她觉得, 歌剧不应该是西方人的专利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像《白毛女》、《江姐》这样的作品,但中国原创歌剧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她说:“我活着总感到有事可做,我这一生多么想排出一部能在世界艺林中站住脚的歌剧, 我梦中都在排中国歌剧 。”



她的心愿终于在2014年得以实现,原创歌剧《一江春水》被她亲手推上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如今,全国各地的艺术院团都在尝试自创歌剧,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她的鼓舞。


歌剧《一江春水》剧照


90岁 时,先生说...

“我的艺术生涯才结束了足球比赛的上半场,从现在起我要进行下半场。”


98岁 时,先生说...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老了。他们每天只给我一个学生,我觉的两个还是可以的,否则一天有这么多时间,我就劳动一个钟点,太少了!”




优雅了一辈子,忙了一辈子


她高尚的精神将永存

她没做完的事情

由我们继续做下去


请欣赏纪录片:周小燕的音乐人生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橄榄推荐

《古典音乐大百科》


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