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
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和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将有哪些重要部署?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农”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要做到8个坚持:
一是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
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
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
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
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
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
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
重要进展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
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
全面振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重要进展
是指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乡村文明、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成效初步显现;
决定性进展
是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城乡要素流动障碍全面消除;
全面振兴
是整个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都相当完善,城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并相互促进,中国的“三农”问题得到解决。
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会议
首次
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是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是
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三是
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四是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五是
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是
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七是
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的七条实施路径中,“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被摆在重要位置。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基础正是对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并不矛盾,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现代化不能够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农民就业,还可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户。
1、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2、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
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3、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
4、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
5、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
6、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
7、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8、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9、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打造
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10、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活动推荐: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年度学习●12期●国内、国外】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系统研修班—年度学习卡
2018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开发运营高端总裁峰会
活动推介
“2018第五届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深度考察交流总裁班”
活动时间:2018年1月13-14日
●无锡-拈花湾禅意度假小镇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田园综合体模式深度探访之旅
【游学
时间
】
2018
年
1
月13-14
日
( 2天)
【
峰会地点
】
中国●无锡
【
参会资格
】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开发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高管
【抢票热线
】
186 182 82051 段老师
【主办单位
】
北京华城汇科技有限公司
【游学规模
】
限额30-40人,额满为止
游学亮点:
地方政府:
如何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如何做好产业规划、如何有效组织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如何更好的项目落地、借势发展。
开发商:
开发商如何转型参与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商如何与政府合作建设小城镇和田园综合体。
运营商:
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生产生态生活的融合、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运营思路与实操打造。
特色业态:
民宿、餐饮、孵化器、亲子......各类业态、如何与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发展结合,抓住历史机遇。
规划设计机构:
深度了解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运营需求、运营前提下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产业规划、空间规划
投资方:
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投资机遇、优质IP项目的接洽对接。
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