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碟强推
Ride-《Weather Diaries》
近一年来,随着大批活跃于20世纪末的摇滚/自赏名团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复出,“活久见”一刻本该有的激动似也过渡为了“见怪不怪”的日常。Slowdive带起的高潮方过,Ride暌违21年又重出江湖。
Ride
这支由Andy Bell与Mark Gardener主导、1988年诞生于牛津的四人组,早先受My BloodyValentine影响,却又在专注“音墙”之外,为“盯鞋”一脉注入了更多粗粝直接的能量。他们的这一风格通过《Nowhere》得到认可,甚至成为乐评人口中“英伦摇滚最后的希望”。但在第二张专辑《Going Blank Again》之后,无法实现更大突破的压力始终困扰着两人。《Carnival of Light》和《Tarantula》的尝试均未得到更好的回应,乐队旋即在1996年宣布解散,团员们也各自开始了漫长的“流浪”时期。
新砖《Weather Diaries》尤为叫人欣慰的是,新歌的品质让人确信多年后的重聚并非仅仅情怀作祟的产物。自第一曲《Lannoy Point》开始,全新的Ride就展现出强烈的、摆脱后两张专辑的姿态,重拾“少年感”之外,更加向Dream Pop靠拢,但保留了强健密实的吉他和薄雾笼罩般的迷幻氛围。歌词在探讨当下问题时所带有的那点“存在主义”,更为听众穿梭于两个时代提供了可能。
RoscoeMitchell -《Bells for the South Side》
爵士乐亟待拯救?与《爱乐之城》中的论调不同,刚率领林肯中心爵士乐团来到中国,被冠以“救世主”头衔的Wynton Marsalis明确表示,“我觉得从来就没有这必要”。在这位少年成名、一帆风顺、如今已是业界泰斗的新奥尔良小号手看来,正如莎士比亚这样的经典能在任何时代保有价值,只要“传统爵士乐”中的“即兴、摇摆、蓝调”三元素在,旁人便没理由质疑这门手艺是否即将作古。
Roscoe Mitchell
但事实上,作为一种永不重复、“每次演奏都囊括了历史上所有语汇”的音乐形式,博物馆式的“存档”并无太多意义,反倒是先辈带来的“影响的焦虑”,困扰着每一代乐手,并逼迫他们去探索新的表达。这点上,Roscoe Mitchell与这套全新录音的发行厂牌ECM都堪称典范。与Marsalis的定义不同,Mitchell“即兴”时所展现出的更多不是“摇摆”,而接近一种无序、野性,但同时又复杂、纯粹,打破传统和声规范的绝对自由状态。当“集体迷惘期”来临,Mitchell先后参与创建的AACM(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Creative Musicians)组织和Art Ensemble of Chicago乐团,让爵士乐的“新表达”成为可能。而ECM这一1969年成立于慕尼黑的“当代音乐选粹”,则在因封面设计与冷峻音色成为中产装点门面的道具之外,至今践行着为“新声音”提供平台的责任。
这套双唱片包含了为纪念AACM成立50周年、Mitchell与四组不同人马的三重奏录音。经由不拘一格的乐器搭配,如此汹涌的创造力或许能证明Marsalis的结论是成立的。
全球在听
ChuckBerry -《Chuck》
去年岁末,刚度过90岁生日的Chuck Berry兴奋宣布,他的全新专辑终于即将在2017年推出。但当唱片于六月问世时,已是Berry去世三个月以后。此前,他强调这是一份献给爱妻的礼物,毕竟“我已经越来越老了”。但事实上任何乐迷都会为在这样的高龄所展现出的绝佳状态与平和心态动容不已。Berry甚至没有一丝要做“总结陈词”的意思,依旧是那个穿山越岭、活在当下、只要吉他在手便足够为一方添彩的圣徒。
FleetFoxes -《Crack-Up》
出身西雅图的五人乐队Fleet Foxes自诞生起便因其出众的原创性和深广度被视作独立民谣运动的旗手,但《Crack-Up》却仅仅是他们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传统民谣、阿帕拉契亚乡间音乐、教堂歌曲在其中分解重组为极富层次感的全新聆听经验。但与扎根大地的民歌手不同,学院背景让他们更像是乐于田野调查,向往牧歌式人生的都市文青。源自菲兹杰拉德和戈雅的标题更是将这一特质体现在词作中,主唱Robin Pecknold坦承过去的六年一直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些诗意记录正是他与世界磨合的轨迹。
Spitz-《Cycle Hit 30th Anniversary BOX》
由草野正宗组建的Spitz虽已走到第三十个年头,在日本乐坛却始终不温不火,这或许有“后乐队时代”的环境影响,也与他们始终坚持“老派”审美趣味、坚守在流行摇滚前线多少脱不开关系。这一纪念套装完整收录了团队多年来最经典的曲目,依次听来,不禁会对其不变的简单利落、阳光沉稳的曲风留下最直观深刻的印象。也难怪许多歌迷原本是通过影视作品或商业广告的主题曲,得以与这支洋溢着夏天气息的乐队相识。
Phoenix–《Ti Amo》
来自巴黎的四人乐团Phoenix,早先因《迷失东京》中的献声引来不少关注。此后他们逐渐确立以1980年代迪斯科舞曲和电气流行作为创作的基础,并在全新的《Ti Amo》中将招牌式的“甜而不腻”发挥到了极致。按照官方说法,这是一张希望让你想起“爱人”“冰激凌”和“罗马假日”的唱片,而背后的动因,恰恰正是这几年的经历,让乐团和身边所有人都找不到安全感,正如剧院恐袭事件发生时,他们甚至还在不远处的录音室里困守了数小时。但这更让他们坚信,唯有“浪漫天真”,才能对抗恐惧。
HankMobley -《To One So Sweet - Stay That Way》
曾与Miles Davis短暂合作的次中音萨克斯手HankMobley,最终因其过于“传统”的风格,和钢琴手WyntonKelly一同被更加“积极进取”的年轻幼狮们所取代。而当1967年作为“硬波普”大本营的Blue Note厂牌也开始逐渐倒向放克、流行之后,这批成名于1950年代的一线健将大都只得移居欧洲继续讨生活。这张最新发掘的录音正是Mobley在1968年辗转荷兰的珍贵记录,尤其是为之充当节奏组的,更有令老饕们趋之若鹜的本土名手Pim Jacobs与Ruud Jacobs兄弟。在“时代的主流”之外,爵士乐更多以这样的方式传承着。
丁薇 –《松绑》
据说丁薇这张专辑中的大部分内容,早在九年前的瑞典便做完后期,却经历不断反复、微调,直到半月前才与牵挂她的听众见面。这是一片适合在休息日午后充当背景声的精良制作,多年旅欧经验完全洗脱了丁薇最后一丝流行味,取而代之以杂糅Trip-Hop、Dream Pop、Slowcore的诡奇轻灵,控制得恰到好处的电子音效,更添加了额外的复古质感。丁薇有着典型的“学院唱腔”,但专业背景最大的补益,无疑还是华丽编曲遥遥领先于华语歌坛的平均水准,恰如市场上的一股清流。
编辑:Sandra
撰文:桂传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图订阅全年杂志即刻送出MUJI超声波大容量香薰机(价值550元)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