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口径下,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2.6%,较前值的-3.2%略有收窄。考虑到去年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扣除因素后,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1.1%,较前期的2.1%有所下行。其中税收收入同比-8.5%,非税收入同比16.4%,延续前期背离态势。往后看,6月PPI同比收窄明显,有望对7月及后续税收形成支撑;但若要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似仍需政策助力。
根据财政部数据,自然口径下,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2.6%(前值-3.2%)。可比口径下,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1.1%(前值2.1%)。
自然口径下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需要注意的是,可比口径下的收入同比增速却由正转负。
这是因为今年存在两项特殊基数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去年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主要影响1-5月)、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主要影响1-8月,以印花税为代表)。因此,去年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对6月公共财政收入增速的影响已接近尾声,但收入增速却未见较前期显著回升。
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2.8%,距离年初预算安排的3.3%仍有一段距离。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年初预算并非硬性约束,超收超支、歉收歉支的情况均在历史上频繁出现过。
分税种来看,6月四大主要税种除消费税外,同比增速均落入负增区间。需要注意的是5-6月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月份,但今年同期两项税种均表现不佳。前者应与PPI偏低背景下企业利润约束有关,后者可能与去年提高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房地产销售市场等因素有关。此外今年消费税一直为四大主要税种的领跑分项,1-6月累计同比6.8%,可能与入库时点、严格税收征缴、成品油烟酒产销增长等多因素有关。
除四大主要税种外,其它细分税种6月表现大部分欠佳。
进出口方面,6月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3.2%(前值3.5%)、关税同比-9.7%(前值-1.4%)、出口退税同比13.6%(前值-34.9%)。但需要注意,由于出口退税是财政收入的下拉项,增速越高反映其对财政收入的下拉力越少,但同时也反映了出口环节的退税规模减少。
地产与土地方面,6月依然延续了前期交易环节相关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增速较低、保有环节相关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增速较高的分化趋势:6月契税同比-21.1%(前值-15.5%)、土地增值税同比-0.3%(前值-10.7%);房产税同比20.1%(前值26.9%)、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1.7%(前值16.5)、耕地占用税同比26.9%(前值29.6%)。其中,房产税基本与个人住宅市场无关,与集体单位保有的房产有关。五项税种合并后,6月地产与土地相关税同比-2.1%(前值-0.9%)。
6月印花税同比-52.4%(前值-30.3%),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67.7%(前值-42.9%)。
6月车辆购置税同比-29.5%(前值-22.0%)。
今年前4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直保持较收入端更强的韧性,一则源自增发国债5000亿元在年初形成支出,二则源自显著前置的转移支付进度(4月上旬转移支付进度已达85.1%[1])。这一韧性在5月有所收敛,6月支出增速更是由正转负: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3.0%(前值2.6%)。我们理解这反映了支撑支出发力的两项因素释放之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开始受到收入下行的约束。逻辑上来说,下半年若要打破这一约束,一则需要税收收入的回升,即稳增长政策推动名义增长中枢提升;二则需要非税收入的继续高增,包括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三则若无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的回升提振,则可能需要更多普通国债的支撑。
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3.5%,与同期的收入累计同比-2.7%形成显著对比。与此同时,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也达到20658亿元,仅次于2020年。一则源自2023年的增发国债,其中一半5000亿元在年初1-2月形成支出,带动狭义支出增速走高;二则源自今年显著前置的转移支付进度,4月上旬转移支付进度已达85.1%。
因此,随着这两项支撑因素的褪去,5-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则开始下行。5月、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分别为2.6%、-3.0%。
基于此,我们在财政政策中期策略报告《寻找破局点》中表示:“考虑到狭义财政支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主要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罚没收入等)+存量资金的调用+政府性基金收入(即土地出让收入)的调用+普通国债发行。因此下半年狭义财政支出增速如何,在不考虑多发国债的前提下,关键看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
“考虑到今年4月上旬转移支付进度已高达85.1%,下半年狭义财政支出部分若无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的回升提振,则可能需要更多普通国债的支撑。目前看,普通国债的存量空间仍有约8000亿元,2020年普通国债净发行规模便高于年初中央赤字规模约3000亿元。”
6月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广义财政收入降幅进一步扩大。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32.4%(前值-22.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35.3%(前值-27.4%)。与同期土地市场表现相吻合,或也与今年以来城投拿地表现趋弱有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11.1%,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与专项债发行进度小幅加快、低基数因素有关。往后看,7月土地收入或将延续6月表现,仍待前期政策传导;支出方面,8-9月发债计划已有所上升,有望小幅支撑广义支出增速走高。此外,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持续发行和支出,这部分资金也将计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中,并带动三季末和四季度广义支出增速回升。
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32.4%(前值-22.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35.3%(前值-27.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11.1%(前值-14.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同比-16.5%(前值-6.1%)。
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现或将延续6月情况。广发地产在报告《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二手成交热度较好》中表示:“24年7月前18天中指院300城商住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52.4%,截至7月18日,24年累计出让金同比下降41.7%,年内土地成交热度持续低迷。”
6月来自去年的增发国债项目1.5万个已全部开工[2];基建投资分项中,水利管理业6月同比亦录得51.6%高位,这部分项目集中开工有望带动下半年建设项目实物工作量边际回升。与此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支出也将带动广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好转。但除前期政策的延续外,下半年狭广义财政亦需基本面的支持,税收和土地市场的收入增速企稳回升仍比较关键;而这一点有待于逆周期政策助力。三中全会指出“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预计年中政治局前后,稳增长政策有望有新一轮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