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和流水线,是中国IVD行业近年来发展的两大焦点,而新产业和安图是这两个领域的代表企业。
10月25日,安图披露了Q3报告,前三季度安图生物
营收33.80亿元,同比增长4.24%,净利润9.56亿元,同比增长6.13%。
安图自2023年以来,业绩增长有放缓趋势。
10月28日,新产业披露了Q3报告,前三季度新产业
营收34.14亿元,同比增长17.41%,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16.59%。
这是近几年来,新产业营收首次超过安图。
安图与新产业的较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小编也试着透过这两家企业的发展,探索中国IVD行业的发展趋势。
1998年,安图生物成立,早期以代理海外品牌起家。
2003年,收购郑州绿科,建立了
微生物产线,
跨入试剂规模化生产阶段。
2007年,安图仪器成立,开始自研IVD仪器;伊美诺成立,开始自研
核心原料。
2013年,
全自动发光仪A2000及配套试剂上市。
这一年营收为4.09亿,净利润1.24亿,海外业务营收0.13亿,占比总营收3.26%。
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是
国内第一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IVD生产企业。
2017年,获得
佳能生化分析仪
中国区代理权,
收购百奥泰康,搭建生化产品线。推出中国第一条医学实验室磁悬浮全自动流水线,
推出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
2019年,推出
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Autolas B-1。
2020年,首家
智能化实验室
落户百色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
2021年,
全自动核酸提纯
及
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
两款仪器、新冠核酸试剂等产品相继获批。与
希肯医疗
进行战略合作,
进入凝血检测领域。
2022年,推出
流水线Autolas X-1 Series
和
发光仪AutoLumo A6000,
布局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1995年12月15日,新产业生物成立。
2005年,
成功研发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并实现产业化。
2007年,获得德国TüV的CE产品认证。
2008年,成功研发
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及配套试剂。
2010年,
MAGLUMI®系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及配套试剂推向市场并实现产业化。
2012年,新产业营收2.58亿元,净利润0.75亿元。海外业务营收0.36亿元,占比总营收14.13%。
2013年,新产业营收3.78亿,同比增长46.51%,净利润1.41亿,同比增长88.07%。海外业务营收0.71亿,同比增长94.37%,占比总营收18.75%。
2016年,
Biolumi® 8000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
上市。
2017年,成为
中国第一家FDA获批化学发光厂家。
2018年,发光仪MAGLUMI® X8上市,
全球率先突破600速;
全球发光仪装机超过10000台。
201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丙肝试剂通过欧盟CE List A最高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推出
全实验室全智能化流水线SATLARS®-TCA。
2020年,全球首家新型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研发成功,并获得欧盟CE准入。5月12日,
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12月,获中国第一张化学发光领域IVDR CE认证证书。
2021年,全球发光仪装机超20000台;7月,
小分子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技术
的第一个项目——25-羟基维生素D获批。
2022年,小分子标记物ABEI发明专利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银奖;成为
中国第一家HBV、HCV、HIV拿齐CE ListA认证的化学发光厂家。
中国IVD行业自国产品牌崛起以来,经历了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
的转变。安图和新产业的成长,正是这一产业升级进程的缩影。
产品线
安图目前有
发光、微生物、生化、质谱、分子、凝血
等产品线,其中发光营收占比接近60%。
新产业目前主要是发光产线,占据了营收的绝大部分。发光以外,新产业也在发展
生化、分子、凝血
等产线。
安图产品线更全面,各业务线发展也相对均衡,分子诊断“第二增长曲线”正逐步形成。
新产业则更专注化学发光,其他产线也在逐步跟上,目前大都处于起步阶段。
海外业务
深圳是中国做海外业务最具优势的城市之一,
甚至小编觉得把这个“之一”拿掉也不为过,毕竟海外业务做得最优的国产IVD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深圳。
郑州则是中部地区的代表,从某个角度看,
以安图为代表的中部地区IVD企业的崛起,也象征着中国中部经济的崛起。
早期大家海外业务基数都比较小的时候,其实海外对业务整体影响不大。
但近年来,随着以新产业、迈瑞为代表的国产IVD企业海外业务的放量增长,
海外业务已成为中国IVD企业业绩增长的最大引擎,
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头部企业可以忽视了。
就海外业务而言,新产业起步比安图早,发展也比安图快。目前可查到的新产业最早的海外业绩数据是2012年的,当时已经可以做到0.36亿元,占比总营收14.13%。安图海外业务营收做到同等规模,则是2019年的事了。
也就是说
新产业的海外业务比安图领先约7年,
但从两家企业近十年来海外业务的增速上看,
安图海外业务当前的增速,并不比新产业早期差。
中部地区IVD企业布局海外业务得分两步走,第一步是
在深圳或上海建立国际营销中心,
第二步是
在海外各国本地建立子公司,加强本土化运营。
不过从当前以安图为代表的国产IVD企业海外业务增长趋势来看,
中部地区IVD企业海外业绩突破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化学发光
安图和新产业均为中国化学发光领域的领军企业,新产业更是中国化学发光的开拓者。
化学发光是二者自成立以来,业绩增长最大、最持久的动力。
中国化学发光市场的崛起,大致是从2010年开始的,从业务发展的时间节点上,和安图、新产业大致也是重合的,这两家均是在2010年前后推出相关产品,并开启高速增长的。
早期的中国IVD有大量的
增量市场,
到2020年前后,增量市场已经不多了,但发光仍存在
大量的国产替代市场,
这些都是推动中国化学发光市场持续增长的原因。
流水线
凭借早期布局的发光、生化等多产线优势,
安图成为中国IVD领域流水线的开拓者。
在2017年以前,安图相对新产业的营收优势并不明显,2017年安图通过代理和并购的形式,布局生化业务,并随后
推出全自动流水线,此后业绩增长一骑绝尘,快速与新产业拉开差距。
新产业在2019年也推出了自己的流水线,此后通过与
外企战略合作+自研的形式,不断升级自己的流水线产品,缩短自己与新产业在流水线方面的差距。
2024年上半年,新产业全实验室智能化解决方案SATLARS T8上市,全面整合生化、免疫、电解质、凝血、分子五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