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不是与伟人在对话,而是自己在说服自己、解释困惑,从自我感知到理性分析甚至是批判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区区数十载,能有一次这样的训练,人生何其幸甚!
文 |
何志伟
来源 | 何志伟的法律博客
(首发于转型中的刑法思潮公众号)
法律图书从没有到有、从贫瘠到繁杂、从国内编撰到引进国外著述、从主编制到学术专著、从翻译模仿到创造性转化,法律图书的发展轨迹可谓曲折、波澜。
在今天,法学书籍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量大毋庸置疑,质是否高?恐怕还要画上一个问好,经济转型、社会浮躁,研习法学又怎能轻易坐的“十年冷板凳”,在浩如烟海的法学书籍中,以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可能通览所有,从实际出发,小编以为不外乎有两个考量因素:理论之必须、实务之所求。
在这里往往产生一种误解,这就是实践的过分突出,以至于理论之根不牢靠,实践的经验不单单要从书本学习、借鉴“他山之石”,更多应该还是来源于切身感知和理性总结,长此以往,由事实到抽象、内在于自己的经验。
在这里,切不可忽视一个前提:理论知识的基础作用。刑事法学更是如此,其理论不但广还涉及深,这也被陈兴良教授称之为巩固的“专业槽”,树立学科的理论优势和话语权,就需要专业槽的精深、博大。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应该留到实践中遇到时才查阅、求教,这也是刑事法学在规范与事实之间应当也能够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理论知识的深邃和置身其中的奥妙足以让我们酣畅淋漓的去享受这样的一个过程。
读一本好书不是与伟人在对话,而是自己在说服自己、解释困惑,
从自我感知到理性分析甚至是批判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区区数十载,能有一次这样的训练,人生何其幸甚!
目前,我国正处在刑法学的转型发展之中,我们的刑法学理论知识由全盘引进苏俄到今天又有德日崇拜主义之势,这是一个冲击、争论的过程,也是一个站队成名的大好时机,免不了在干净的学术圈掀起几番污雨。学习阶段的我们,明确一点,刑法学理论知识的建构最终都要回到产生问题的源头——社会事实,规范层面就是法律事实的处理上来检验和升华。就此来说,我们应当学习并掌握四要件理论知识,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进而也才能对症下药、开出良方,因此,熟练掌握传统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事实单一但价值可多元,在充分的学习、理解我国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来成果也是迫切需要的,学习德日而不是照搬德日。
今天引用德日文献、赴德日“深造”仿佛成了一个“高大上”的代名词,失去的确是自己的理论品味和国际学林的话语权,鲜见有创造性转化成果的诞生,这不可不谓之悲凉。多重犯罪论体系应当也可以共荣,在吸取、借鉴的基础上,提炼出适合我国司法实践、适应于我国民众文化的理论建构才是理想的结局,这里陈兴良教授、张明楷教授之贡献不能不称其为大,在他们的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借鉴的更多的德日的方法论——“具有位阶性的犯罪论之方法论的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主张,可以说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在转型时期必然是多重浪潮汹涌而至,此时,站稳自己的立场是主要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在学习德国的过程中,学习、整合出自己的理论体系,略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风,我们更应该如此。
本文所列书单也基本是按照这一逻辑来安排的,由内而外,不断充实和完善,谨以此献给关注、支持公号“转型中的刑法思潮”的师友、学人。小编笨拙,下笔难绘心中思绪,借此书单意会。
1、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
2、陈兴良:《判例刑法学》(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陈兴良、江溯:《判例刑法学教程》(总则、分则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五版。
5、张明楷:《刑法的私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周光权:《刑法总论》、《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三版。
7、黎宏:《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各论》,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
8、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七版。
9、车浩:《车浩的刑法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分论”考题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李晓明:《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1、阮齐林:《中国刑法各罪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2、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宋英辉等:《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
15、【日】西原春夫:《我的刑法研究》,曹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6、【日】城下裕二:《量刑理论的现代课题(增补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17、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8、张建伟:《刑事诉讼法通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
19、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何家弘:《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证据学精要》,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1、【英】威廉·特文宁(William Twining):《反思证据:开拓性论著》,吴洪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
1、陈兴良:《本体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2、陈兴良:《教义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3、陈兴良:《刑法的知识转型(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陈兴良:《刑法的知识转型(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6、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
7、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8、陈兴良:《走向规范的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9、陈兴良:《走向哲学的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陈兴良:《刑法各论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版。
11、陈兴良:《刑法总论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第三版。
12、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
13、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4、张明楷:《刑法分则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15、张明楷:《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张明楷:《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8、张明楷:《责任刑与预防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9、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中、下三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20、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21、周光权:《刑法学的向度——行为无价值论的深层追问》,法律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22、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23、周光权:《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4、陈兴良、陈子平:《两岸刑法案例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储槐植、江溯:《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26、储槐植:《刑事一体化论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马克昌、莫洪宪:《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8、陈子平:《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台湾2015年已出版新版。
29、林钰雄:《新刑法总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台湾2016年已出新版。
30、林东茂:《刑法纵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五版,台湾已出第七版。
31、黄荣坚:《基础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台湾已出新版。
32、王政勋:《刑法解释的语言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32、王政勋:《刑法的正当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王政勋:《犯罪论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4、舒洪水:《危险犯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5、付立庆:《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6、付立庆:《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劳东燕:《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社会转型与刑法理论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8、劳东燕:《刑法基础的理论展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劳东燕:《罪刑法定本土化的法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劳东燕:《刑法中的学派之争与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1、江溯:《犯罪参与体系研究——以单一正犯体系为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版。
42、何庆仁:《义务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蔡桂生:《构成要件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4、方鹏:《出罪事由的体系和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张文、刘艳红:《人格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6、刘艳红:《走向实质的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刘艳红:《实质刑法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邓子滨:《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法律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
49、黎宏:《结果本位刑法观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50、杨兴培:《犯罪构成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修订版。
51、杨兴培:《反思与批评——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2、马克昌、吴振兴、莫洪宪等:《百罪通论(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3、林亚刚:《刑法学教义(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4、刘仁文:《死刑的温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55、陈兴良:《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6、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7、白建军:《关系犯罪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三版。
58、张远煌:《犯罪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
59、卢建平:《刑事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60、梁根林:《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1、白建军:《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62、吴宗宪:《监狱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3、王利杰、曹化霞:《监狱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64、【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5、 张军、姜伟、田文昌:《控、辩、审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6、【法】罗贝尔·巴丹德:《为什么要废除死刑》,郭金灿译,新星出版社2016年版。
67、王钢:《德国判例刑法(分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8、梁根林主编:《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一卷):刑法体系与犯罪构造》、《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二卷):刑法教义与价值判断》、《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三卷):刑事政策与刑法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9、王钰:《德国刑法教义学上的客观处罚条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70、欧阳本祺:《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法教义学:探索中国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贯通构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1、刘明祥、张天虹:《故意与错误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2、赵秉志主编:《<月旦法学>刑事法判例研究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日】宗冈嗣郎:《犯罪论与法哲学》,陈劲阳、吴丽君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德】罗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犯罪原理的基础构造》,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德】罗克辛:《国刑法学总论(第2卷)》,王世洲等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4、【日】山口厚:《刑法各论》,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5、【日】山口厚:《刑法总论》,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6、【日】松原芳博:《刑法总论重要问题》,王昭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王昭武、刘明祥,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8、【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王昭武、刘明详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六版。
9、【日】日高义博:《违法性的基础理论》,张光云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10、【德】罗克辛:《德国最高法院判例:刑法总论》,何庆仁、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德】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12、【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德国刑法学:从传统到现代》,江溯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德】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第六版)》,蔡桂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4、【德】安塞尔姆·里特尔·冯·费尔巴哈:《德国刑法教科书(第14版)》,徐久生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15、【德】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新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日】大谷实:《刑法总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日】大谷实:《刑法各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德】汉斯·韦尔策尔:《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理论的新图》,陈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0、【英】威廉姆 威尔逊:《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谢望原、罗灿、王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1、【英】塔德洛斯:《刑事责任论》,谭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9年版。
22、【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修订译本)》,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3、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日】高桥则夫:《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戴波、李世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6、【德】帕夫利克:《人格体 主体 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谭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英】诺里:《刑罚、责任与正义:关联批判》,杨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美】胡萨克:《刑法哲学》,姜敏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29、【日】伊东研祐:《法益概念史研究》,秦一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0、赵秉志、宋英辉:《当代德国刑事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31、马聪:《刑罚一般预防目的的信条学意义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2、【日】甲斐克则:《责任原理与过失犯论》,谢佳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3、【阿塞拜疆】И.М.拉基莫夫:《犯罪与刑罚哲学》 ,王志华、丛凤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4、【德】弗兰茨·骑士·冯·李斯特:《论犯罪、刑罚与刑事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5、【日】上田宽:《犯罪学》,李世阳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36、国家法官学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法律适用方法:刑法案例分析方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37、【日】平野龙一:《刑法的基础》,黎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8、【日】川出敏裕、金光旭:《刑事政策》钱叶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
2、陈瑞华:《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陈瑞华:《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陈瑞华:《刑事证据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5、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6、刘哲昕:《文明与法治: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7、【美】博登海默:《博登海默法理学》,潘汉典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8、田文昌、陈瑞华:《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增订本)版。
9、陈瑞华:《刑事辩护的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9、【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生活
·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10、【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沉思录》,蔡新苗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版。
11、陈志刚:《现代性批判及其对话 马克思与韦伯.福柯. 哈贝马斯等思想的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贺卫方:《法边馀墨》,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17、贺卫方:《逍遥法外》,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18、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0、【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版。
2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第7版修订版。
22、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四版。
28、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0、钱穆:《国史大纲(全两册)》,商务书馆2010年版。
31、许章润:《汉语法学论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2、【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礼官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3、徐爱国:《西方刑法思想史》,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34、【意】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35、刘春园:《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以西方文学罪罚观为视角(套装共2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专著呈现的是宏大的理论建构,将各个知识点有序的安排在书中体系之内,通盘考量,具有广度,呈现出逻辑自洽与理论的前后承接,在专著的阅读中,特别是长时间沉沁其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在心中生成体系化的逻辑框架,当然这也仅仅是框架而已,要想根基扎实,还需日积月累,夯实基础,深其根方可固其本。
但是就其细小知识点的挖掘深度和精准性而言,不及学术论文含金量高,论文表现为短小、精炼,直奔主题,因此也深受青睐。在读书、学习中就免不了要从这些论文中汲取养分,就目前的现状看来,学术期刊的量远远高于其质,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同等的成本基础上,追求成效的最大化,通过论文的学习对于知识的积淀、整体水平的提高较专著而言更快、更有实效。
那么就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论文,小编自选如下关涉刑法学的期刊,其理论性强,具有相当的学术品味,基本能保障论文质量,就此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