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圈
金融圈动态与内幕解读,金融行业第一圈群自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16 小时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16 小时前  
金融混业观察  ·  【WeNews】金融央企香港公司高管提前卸任 ... ·  3 天前  
Wind万得  ·  Wind风控日报 ... ·  3 天前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4 天前  
债券今天有蛋吗  ·  股债三连涨,接下来怎么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圈

昨天,央行突然“加息”,炒股、买房、买债的都要小心了!

金融圈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1-25 13:10

正文

导读: “加息周期已经开始,尽管节奏很慢。”一位券商首席债券分析师如是表示。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博@央行微播 公告:“1月24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也是政策利率近六年来首次上调,在一些机构的解读中,认为其意义等同于“加息”。


在传统认识中,一般来说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才是“加息”。而我们为什么把这次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提升称作加息?原因很好理解。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传统加息作用越来越小,各个银行都有相应浮动利率的权利。因此,央行未来会通过调控“再贷款”的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


在MLF操作中,央行将中标利率普遍上调10BP,必须要给出的几个标记是:


1、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


2、这是央行近6年以来政策利率的首次上调;


3、央行发出加息信号,货币政策拐点明确,债市正式宣告进入技术性熊市。


回顾MLF操作利率的历次调整:


1、2016年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


2、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


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


此后,利率保持不变。



为何突然上调利率?


中金公司固收团队在分析中认为,在美联储2017年尚未启动新的加息,而近期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也相应走稳的情况下, 这次MLF利率的提升并不是针对美国加息和人民币汇率,而可能与PPI上涨引发货币当局对通胀压力的担心以及年底年初信贷投放过快,货币当局希望释放一些收紧信号来对信贷增速和金融杠杆进行调控有关。


其表示,从历史上来看,MLF利率的调整并不是跟随央行基准利率调整的,而是带有一定的额外政策信号作用,比如MLF利率密集下调阶段是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当时正值大宗商品价格跌到最低点,通缩预期上升,而人民币汇率贬值也导致全球金融资产承压。


在这个阶段,央行的基准利率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央行的MLF利率调整也体现为长端利率下降幅度更大,政策工具曲线平坦化下行的特征。而目前与当时环境有所不同,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较快,尤其PPI上升速度较快,带动中下游产品跟随涨价,比如家电行业近期也普遍在上调产品价格。此外,年底年初,银行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有较强的信贷投放冲动,加上城投平台也担心今年流动性收紧,融资难度和成本都会上升,也更愿意提起融入资金,双方一拍即合使得年底年初的信贷投放力度超过了市场预期。另外,三四线房地产销量的回升也使得房贷增量的下行速度和幅度未及预期,也使得货币当局希望进一步调控房贷增速。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这是一次迟来的货币市场加息,2016年央行在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波动性的同时,并未直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能与2016年12月“债市黑暗时代有关”,即央行不敢在债市崩盘式下跌时雪上加霜, 此次货币市场加息选在债市平稳之后,符合“稳字当头”的政策意图。


股市债市房市会如何?


楼市:抑制房地产泡沫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


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又出现走热迹象,一线城市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势头,结合去年12月份信贷数据仍然较多和房地产投资再创新高,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引导中长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产泡沫。


股市:去杠杆将影响股市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