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曾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会有所不同,就像每个人对有趣的理解也千差万别。
但有这么一个人,说他有趣,一定不会有人反对。
他看过很多有趣的书,尤其钟爱王小波的作品;他也写过很多有趣的书,比如最近改编成电视剧正在热播的《古董局中局》。
他,就是马伯庸。
他阅书无数,每年至少读 2000 万字,很多书店根据他的书单排列货架。
他是:
1. 人民文学奖、银河奖、朱自清奖得主
2. 现象级畅销书作家,单部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3. 出版界的“带货王”。
一年内,他有 3 部小说拍成影视剧,总投资超过 10 亿。易烊千玺首次主演的古装剧,就选了他的《长安十二时辰》,另一位主演是雷佳音。
很多文化名人,都是追随着马伯庸的推荐读书的。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每本马伯庸的书都会看,还不停催他更新。
蔡康永很推崇马伯庸,说他是:“历史功底深的人里少有的有趣的人”。
马伯庸推荐过的冷门书,在旧书网站会立刻涨价。高晓松会把这些书都收藏到自己开办的杂书馆。
这次,网易公开课和新世相联合推出的有声节目:
马伯庸讲 22 本冷门历史书
上线不到一个月,就有近 2w 读者购买收听,有 1000 多名用户反馈好评,说最多的关键词是:有趣、听不够、让人深思、听完想去抢购冷门书。
关于读书,马伯庸是真正识货的行家。这次,请他自挑选了 22 本书,一一讲给你听,其实是请他贡献出自己压箱底的阅读经验。
长按二维码识别 查看课程详情
马伯庸会为你讲什么书?
马伯庸从他 20 年的阅读经验中,亲自挑选了 22 本关于历史的、非常值得读,却濒临消失的书:
豆瓣平均分 9 分以上;
3 本已绝版,一半以上全网存量不足 400。
冷门,不是因为价值不够,是被我们的眼光错过了。
比如《巴黎烧了吗?》(豆瓣评分 8.8),读这本书,就像戴着 VR 眼镜看二战中的巴黎,如临现场。
但最开始它只在媒体圈内流行。
由两个新闻记者花 3 年时间搜集资料,采访 800 多位亲历战争的人后写成,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查。明明是纪实书,读着却像小说般动人。
500 万字资料,筹备 9 个月
马伯庸为你讲 22 本冷门历史书
41 期音频 仅售
68
元
长按二维码识别 查看课程详情
你值得拥有它的4个理由
马伯庸的“眼光”有多值钱?
马伯庸是每年至少读 2000 万字,但更厉害的,是他选书的眼光。
他有个外号:出版界的“带货王”。
每一本新发行的书,都会想得到马伯庸的推荐语。京东图书的工作人员说,马伯庸推荐过的书,销量可以涨 6 倍,旧书网站上的价格也会翻 3 倍。
但他每年只会发布一次年度推荐书单,只有十几本书。
这次,请马伯庸亲自挑选了 22 本书,一一讲给你听。其实是请他贡献出自己压箱底的阅读经验。
你可以把这份书单理解为:由 22 份谈资组成的历史,和一系列关于普通人的历史。
比如《红雨》(豆瓣评分 8.1,仅 485 人评价),讲的是电影《让子弹飞》故事发生地麻城 700 年的历史。这本书,国内 8 次再版都被学界抢空,大众却无缘得见。
比如已经绝版的《西游补》(豆瓣评分 8.3,仅 43人评价),众多西游续书中水平最高的一本,鲁迅说它是“同时代最好的作品”,是奇幻小说想象力的极限。
比如《宋案重审》(豆瓣评分 9.4,仅 94人评价)。关于“宋教仁案”,民国最重要历史人物,都出现在这本书里。而其中 90% 的资料都是首次公开,读这本书,就等于读懂了民国史。更重要的是,书写得非常精彩,就像阿加莎的推理小说。
其中很多书,想买都很难。这可能是你唯一一次,能与这些书相遇的机会。
而马伯庸是最有趣的说书人,作为微博大V,有 400 万人每天追他的脑洞。
你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些书交给他来讲,他的解读太有趣了。
比如,讲到《年羹尧之死》,他会用情侣相处的小秘密,告诉你君臣之道的真相。
提到《巴黎烧了吗》。他花很大篇幅,叙述其中一个动人而心碎的小故事:丈夫上了通往集中营的车,妻子骑行 26 英里,一路追着。为了再看他一眼,上前把他眼角的污渍擦干净。
——从小细节见大历史。
这 22 本冷门历史书,会让你获得与所有人都不同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