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诗词赏读
诗词名作赏读,小众诗歌解析,原创投稿展示,诗词格律学习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古诗词赏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古诗词赏读  · 公众号  ·  · 2024-06-19 06:30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


古诗词赏读

蛙声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看到这两句,总会想到李白的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 )。


两不相厌,即我看不够你,你也看不够我,在这一 时刻,你我的眼中就只有彼此, 不必言语,心已明了。


这种“心心相印”,往往是以孤独为代价的, 因为世上没人真正地理解自己,便与静默的青山结为知己, 到头来,孤独非但没有减淡,反而更增一层。


这种滋味,辛弃疾也尝过多次,他与青山相看多妩媚, 更与“一松一竹”交朋友,与“山鸟山花”称弟兄。


来看他这首《贺新郎》——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前面小序交代作词背景和缘由:“邑中园亭”即指辛弃疾在铅山的瓢泉别墅,园中有一堂曰“停云”,名字大概取自陶渊明古诗《停云》,蕴含“思亲友”之意。此时,辛弃疾隐居已有四年,他尽量向自己的偶像陶渊明看齐,以便平复他那颗并不纯粹的归隐之心。既建了停云堂,就得为之赋词一首。某日,他坐在堂上,见水光山色皆有情似的来讨自己喜,就想到了陶渊明的“停云”意,也想效仿渊明留诗一首,差不多就是“思亲友”之意吧。



“甚矣吾衰矣”, 开头几字,辛弃疾在其作《最高楼·吾拟乞归》词中也有过类似的感慨——“吾衰矣”,那时他刚决定隐居,如今四年已过,衰更甚矣,故曰“甚矣吾衰矣”(我老得太厉害了)。《论语·述而》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句,言外之意:“衰”是其次,不梦周公,其道无法推行,其理想壮志未能实现才是重点。


接着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几句 ,继续写思亲友之意。他老后总是怀想那些旧友故知,可惜,“交游零落”,眼下已没几人了。



下面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二句,忽然一振,忧愤中豪气顿生。上句用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之意,而下句似乎还有一个隐字——“非”,人间万事都已颠倒,作为渺小的个人,很难扭转乾坤。当年,杜甫“叹息人间万事非”,是何等的沉痛,如今辛弃疾却将其付之一笑,这一笑是何等的豪迈,然而,笑中又何尝没有一丝隐痛呢?


“问何物、能令公喜?” 句可作印证,笑中并没有快乐可言。所以,他又自问:什么东西才能让我开心呢?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当我与青山两两相望,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忽不猜疑,不生嫌隙时;当我觉得青山妩媚多娇,料想青山也如此看我的时候;当我之情与貌和山之情与貌都“略相似”的时候;我才会很开心。


过片紧贴“停云”之意写来。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想当年,渊明写完了《停云》诗,应该在东窗里搔首自酌,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或许就是我目前的感觉吧。这里引用陶渊明事迹,似乎在与古人隔空交心,同时也有以渊明自况的意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