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基调:监管工作聚焦平衡投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对资本市场监管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要求以及市场关注的热点进行了详细回应。当前资本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为“两强两严”,强就是要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源头活水,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保护中小投资者是最重要核心任务。
第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平衡投融,加强持续监管。
针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吴清主席提到四个要点。
一是严把“入口”
,企业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能欺诈上市,要全力把造假者堵在资本市场门口之外,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增加现场检查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查处的力度,倒逼发行人来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发行人必须是高质量的,要有良好的治理、稳定的回报、可期的成长性。
据Wind数据,当下IPO进程已呈现从严的特征。2024年1-2月,A股市场共有20家企业IPO上市,2023年同期为34家。
二是畅通“出口”
,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
据Wind数据,2023年A股共有45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43家为强制退市,2家为自愿退市;截至2024/3/6,2024年内A股已有4家公司强制退市。
三是加强持续监管
,关注防假打假、规范减持、推动分红,提高A股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
针对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将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
(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等。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近五年A股分红规模逐步提升,在分红新规下2023年的中期分红公布预案较2022年同期提高了64%;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3/6,煤炭、银行、石油石化的股息率在4%-7%之间。
四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过程中,包括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此前2月6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召开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座谈会,对下一步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提出具体部署,其中提到研究对头部大市值公司重组实施“快速审核”,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效并购优质资产,支持“两创”公司并购处于同行业或上下游、与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的优质标的,增强上市公司“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等。
第二,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加大引入长期资金、健全市场极端情形下的稳定机制。
针对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吴清主席认为,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的建设是一项体系性工作,影响因素包括“一个基石”(即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和“五个支柱”(更合理的资金结构、更完善的基础制度、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更优质的专业服务、更严格的监管执法)。结合此前监管层的一系列政策部署和监管动作,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加大引入长期资金
,培育市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据证监会披露,目前A股市场的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
二是健全完善基础制度
,2月以来监管层进一步优化完善融资融券、转融通、股权质押、量化交易等业务的监管制度。
三是健全市场稳定机制
,特别提到“要看到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应干预,但是当市场严重脱离基本面,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息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纠正市场失灵”,
此前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便发布公告表示,加大对A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和力度,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同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回应,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增持,将继续协调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此后,A股市场走出了短期困扰,开启超跌反弹。
第三,从严监管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针对资本市场监管工作,吴清主席强调严监严管、关注公平。
一方面要依法从严监管市场
,依纪从严管理队伍,重点严打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比如
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
等,也对于
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
等行为,进一步堵塞相关制度漏洞。同时将“
刀刃向内
”,严抓严管,从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另一方面尤其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原则,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2月以来,证监会针对企业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操纵市场恶意做空、从业人员违法炒股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加强对量化DMA、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业务的监管力度。
市场影响:当前资本市场监管思路和改革方向系统性特征更为显著,并及时回应市场的关切以及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应政策,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
一是融资端方面,上市公司融资向良好治理/稳定回报/可期成长性发展,同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并购重组;二是上市公司端方面,打击造假、规范减持、推动分红;三是投资端加大长期资金入市,引导长期价值投资,规范量化、杠杆资金等监管。
综合来看,A股市场在加大向投资者市场转型,股票市场回报率有望长期提升。结构上中长期更利好于三条主线,一是受益于分红改革及稳定回报的红利策略,仍可持续关注股息率较高的煤炭、银行以及石油石化,以及同样加码改革的央国企;二是受益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政策下分化的经营稳健且良好治理的上市公司大盘白马;三是联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受益于可期成长性发展的数字经济TMT、先进制造以及生物医药。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金融监管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