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药研发
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 您好欢迎关注医药研发我们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和老师,主要从事医药 化工 食品 实验室 仪器设备等方向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关注我们 您可能获得免费资料 可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收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晚报  ·  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北京医保!药品清单→ ·  19 小时前  
Insight数据库  ·  一年大卖 2000 亿,够建 63 ... ·  昨天  
药明康德  ·  首款!FDA今日批准辉瑞/艾伯维小分子疗法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e药房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药研发

干货 | 如何辨识“山寨食品”

E药研发  · 公众号  · 药品  · 2021-01-07 08:59

正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各类食品日益丰富,但如今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仍发现混杂有假冒、模仿他人商标或包装的食品(俗称“山寨食品”)。消费者该如何辨识并避免购买“山寨食品”呢?发现买到“山寨食品”,又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做如下提示。




“山寨食品”存隐患, 农村地区发现多


“山寨食品”在原料、配料、品质和口味等方面与品牌食品存在差异,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但由于其生产经营成本相对“正品”较低,通常以低于“正品”的价格销售仍可获利。有的生产厂家存在不具备相关食品生产资质等问题,也有不法商贩为获利铤而走险。

“山寨食品”的产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关。改革开放初期,在城镇销售“山寨食品”较多。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山寨食品”销售逐渐向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转移。

“山寨食品”分两类, 擅长使用障眼法




“山寨食品”大致有两大类: 一种是抢注和某些品牌食品类似的商标,生产与之包装差不多的食品。 在食品名上使用文字游戏或模仿品牌食品,但其质量和风味与“正品”相差甚远。如将“大白兔”变成“小白兔”,“康师傅”换成“康帅博”,或将“六个核桃”改成“六个纯核桃”冒充升级版等。 另一种是委托一些代加工企业模仿有关产品进行生产,私自销售。



辨识真伪三步走, 共治“山寨”保安全


“山寨食品”通常是以高度相似的包装,迷惑性较强的名称、广告词等吸引消费者,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看仔细、看清楚、看真切、看明白,不要被“山寨食品”的包装、名称等迷惑。

正规渠道有保障

消费者应到正规商店、商场或超市购买食品。警惕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商家出售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应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发票等凭证,以及适当保留产品包装和剩余产品等。

细认名称辨真伪

食品名称是辨识“山寨食品”的要素之一。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辨别食品名称,认准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

标签要素要齐全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预包装类的“山寨食品”有可能存在上述要素缺失、造假、混乱等情况。消费者应仔细辨识食品标签标识的上述内容,不购买、不食用包装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的食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