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资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报道世界军事资讯、分析全球安全战略、追踪武器最新动态、深入解读战史战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需要更大的港口 ·  昨天  
军武次位面  ·  不停发|送礼不用愁!正品茅台199元入手4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资讯+

(观点)美国“科幻战舰”会不会部署在中国周边?

环球资讯+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25 19:27

正文

韩国媒体报道,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近日向韩方建议,在韩国近海部署“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该舰可在济州岛或镇海海军基地附近海域执勤。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打造的新一代驱逐舰,从美国对华政策趋势看,除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稳步推进,美国正着手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在不远的将来,“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出现在中国周边海域是一个高概率事件,这也必将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发展背景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美国计划建造 3 艘,其首舰“朱姆沃尔特”号于 2016 10 15 日正式服役,另有 2 艘在建。这种集当代多种顶尖造舰技术于一身的“科幻战舰”是冷战结束后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海军在大洋制海权上面临的威胁急剧降低,但是地区性冲突却与日俱增。美国海军的战略重心便从冷战中的大洋海战,逐渐演变成向陆地的武力投送,以应付纷纷扰扰的地区性冲突。

1992 9 月,美国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与海军陆战队司令共同颁布“由海向陆”的战略白皮书,明确把针对沿岸目标投送武力、控制沿海以及内陆通往海洋战略要道作为未来海军运用的主要考虑。

根据新的形势,美国海军随后提出“ 21 世纪水面舰艇”计划,以发展适应 21 世纪作战需要的多种水面舰艇,并规划新世纪美国海军舰队的兵力结构。作为“ 21 世纪水面舰艇”计划的子项目之一,代号“ DD-21 ”的新一代驱逐舰相关研究工作也正式启动,其目标是进一步完备水面舰艇的对陆攻击、对岸火力压制等能力,并提高隐身性和探测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由海向陆”的任务要求。


在最初的研制构想提出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后采用 DD-21 DD X )等不同的项目代号,在 20 余年里历经立项论证、方案选择、技术开发与装备建造 4 个重要阶段。

作为美国海军针对冷战后“由海向陆”战略转型、侧重对陆攻击需求而发展的多功能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在启动之初就把近海隐身机动性能与火力支援能力作为优先考虑的能力要求。美国海军还希望借此研发和应用 21 世纪水面舰艇创新技术群,确保技术优势和能力优势。 1998 年,美国国防采办委员会批准项目正式立项。

美国海军在方案选择阶段,创新性地组成“金队”与“蓝队”两支竞争团队,每支团队由总体承包商与系统承包商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整合方面的困难。美国海军只负责制定基本需求、设计指标,由竞争团队开展设计竞争。 2002 年,经过审查比较,美国海军宣布英格尔斯船厂与雷神系统公司组成的“金队”在竞争中胜出,承担该项目的后续研发工作。

由于大量创新技术集中上舰,美国海军开展了完整的演示验证,要求承包商在海军主导下建立双波段雷达、集成复合上层建筑等十大工程验证模型。虽然部分技术由于过于先进,其工程验证模型出现研制超期、成本大涨等问题,但美国海军仍持续、稳定地向各系统承包商投入资金,共同解决技术问题,确保开工建造前,相关先进技术达到成熟度要求。到 2005 年底,该项目全部工程开发模型完成技术审查。

此外,美国海军在该级驱逐舰发展中采用模块化的建造策略,并首次实现超大模块建造。 2009 2 月,首舰“朱姆沃尔特”号开始模块建造。 2011 10 月建成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舰船模块,重达 4000 吨,同年 11 月铺设龙骨时,该舰建造已完成超过 60 %。由于模块化建造方法具有灵活性、适应性以及冗余度设计,美国海军在建造阶段可以对其关键系统进行微调。

性能特点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长 186 米,宽 24.6 米,吃水 8.4 米,标准排水量 15995 吨,最大航速 30 节。由于该级舰大量采用新技术、新系统,整体性能有了很大提升。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综合应用各种措施达成了良好的隐身效果,具体包括:采用具有良好隐身效果的内倾穿浪单体船型,还首次采用复合材料建造集成上层建筑,将各类天线整合为塔状封闭桅杆;舰炮也采用外形隐身设计,并涂敷有雷达吸波材料,舰面无舾装设备,全部隐藏于舰体或甲板以下。虽然该级舰吨位超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约 40 %,但雷达反射面积仅有约 200 平方米,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 1/50

该级舰还首次应用综合电力系统,满足驱逐舰远离本土跨洋机动作战的要求。该系统由发电、配电、变电、推进、监控/管理 5 个模块组成。全电系统的应用极大改善了舰艇的隐身性、机动性、生存能力、可靠性和经济性,使其成为美国海军第一个“全电气化”大型主战装备。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安装的 MK-57 先进垂直发射装置是美国海军首部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的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多种导弹武器系统,能够有效地适应目前和未来的导弹武器,并与全舰计算环境相兼容。为满足对陆火力支援的能力要求,美国海军还研制出射程 116 千米的 155 毫米先进舰炮系统,可发射远程对陆攻击弹药、对海攻击制导弹药以及经过改进的常规弹道榴弹等。

针对现役水面舰艇 AN SPY-1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对低空目标探测能力较弱等缺陷,美国海军全新研制出双波段雷达,包括 X 波段的 SPY-3 多功能雷达与 S 波段 SPY-4 广域搜索雷达,虽然最终仅保留了 SPY-3 雷达,但其对高超音速、掠海飞行的隐身巡航导弹具备很强的早期探测能力。通过将多模式拖曳阵声呐、舰壳双频声呐、机载吊放声呐等数据传感装置以及软硬件采用开放式系统架构集成,使该级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综合水下战系统。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还首次应用由网格化计算机构成的高性能分布式实时全舰计算环境,实现舰船上各系统之间的集成,极大推动舰载系统的模块化、构件化,实现舰船武器跨系统、跨平台甚至跨领域的协同与互操作。同时,该级舰将人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注重人与系统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减轻了人员工作负担,减少舰员数量。

争议颇多

由于集群式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成为广受关注的明星战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级舰也是近 20 年来美国海军争议最大的主战装备之一。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运用立足于己方的制海权优势。但不幸的是,近年来,随着各国海军的快速发展,美国海军再也不可能像冷战结束后那样轻易掌握世界海洋的制海权了。当面对拥有海上、空中、水下等综合作战能力的对手时,“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角色颇为尴尬: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单兵突前,就面临着极大的被消灭的危险;若放低身段,力求融入以航母为核心的作战体系,又不是为此设计,实践起来困难重重。这个问题令美国海军颇为头疼。

根据美国海军的数据,“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项目研发费用将近 100 亿美元,首舰购置费约 35 亿美元, 3 艘舰的平均研发和采购成本约为 70 亿美元。毫无疑问,这级舰是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中除航母外最昂贵的一型装备。如此高昂的价格令一向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都感到难以承受,再加上使命定位不明确,使这级舰的采购数量一降再降,最终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