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一部影片。
阿布二刷了以后才有点懂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
就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母亲!」
有人说它是一部不错的艺术片,也有人说,它是一部顶级烂片。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母亲!」的口碑两极化十分严重。
母亲!
Mother!
空洞的眼神、胸前的伤口仍在流血,双手捧着自己血淋淋的心脏。
恐怖片?并不是。
这部「母亲!」在阿布看来,是一部无法用词汇定义类型的影片。
也难怪,谁叫它的导演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呢。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被称为一个"正常的怪咖"。
之所以这么评价他,是因为他的电影,多数采用的都是不正常的叙事手法。
想表达的隐喻层面东西特别多,他始终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和谜题。
他导演的「圆周率」「梦之安魂曲」和「珍爱泉源」都非常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有一种让人看了似懂非懂的效果。
阿布要说的这部「母亲!」也是一样,片中藏有大量隐喻。
电影开始,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女主母亲在火海中香消玉损。
仔细看的话,她的眼角有一滴眼泪缓缓流出。
接着男主(哈维尔·巴登 饰)拿出一颗类似水晶的东西摆放好。
之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整间屋子由破旧不堪变得干净整洁起来。
敲黑板,这一点,是整部影片很重要的部分。
然后,女主从床上醒来。
呼唤着男主。
两人看似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没多久,两人的平静生活就被打破了,有位自称是男主粉丝的男人(艾德·哈里斯 饰)闯入了他们的生活。
女主原本是想拒绝,但是丈夫不听她的劝告,执意让男人住进了家里。
隔天,这个人的妻子(米歇尔·菲佛 饰)也来到了他们的屋子。
两人完全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
不顾女主的警告,随意糟蹋家中的东西。
甚至,摔破了男主心爱的那个水晶。
(这个水晶大有来头,阿布后面会帮你们解答)
而两人却毫无歉意,甚至在屋里做起了羞羞的事情。
男主一气之下,将二人赶出了房屋。
没想到第二天,二人的两个儿子为了遗产争吵而来。
大儿子一气之下杀死了小儿子。
(这是故事的前因。)
男主为了安慰刚刚死了儿子的夫妇俩,仁慈的请来了他们的亲朋好友。
而这些不速之客的来临,彻底的把房子里搞得一团糟。
甚至有些客人不听劝告的坐在还没有修好的水槽上面。
终于,水槽被坐坏了,水喷出来,所有人都走了,房间归于平静。
女主被男主的烂仁慈彻底激怒,她嘲笑他那方面不行。
然后,二人莫名其妙的开始了啪啪啪,第二天女主便说她自己怀孕了。
男主之后也有了灵感,开始了自己写诗创作,没想到这次却异常顺利,诗作开始出版。
女主大着肚子准备了庆功宴。
男主又叫来了很多的粉丝,屋子里面到处都是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会莫名其妙的演变成为了暴乱。
有很多警察,枪击声到处都是,还有很多崇拜男主的教徒。
家里被迫害的不成样子,有点像是难民营。
女主生产来临之际,却是在书屋。
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宝宝,被外面的一些教徒们,吃掉了。
而男主,却试图想要说服女主原谅他们。
女主愤怒,跑到地下室,引爆了一缸石油。
别墅变为了火海。
一切都毁了,归于平静了。
只有男主,没有变化 ,没有受伤。
他抱着烧焦了的女主,走出门外,取出女主的水晶心脏。
这个水晶,和开头阿布要说的水晶是同一个。
也可以比作是整间屋子的核心。
没了水晶,房子也迟早要毁于一旦。
一切,重新开始。
房屋开始由破旧不堪变得干净整洁。
一名和女主十分相似的女人在床上醒来,又开始了新的故事。
纵观整部影片,是不是觉得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别急,阿布带你们来理一理。
第一层,也是最容易看出来的意思。
母亲
母亲,往小了说,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
往大了说,是万物之源,是万物之本。是包容,是付出,是无偿的赠与。
女主临死的一句话就可以表明。
"我没什么能给的了"
是的,她付出了一切。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想表达的,就是大层面的母亲——地球母亲。
地球无偿的供给世界上所有人生存,不需要任何回报。
婚姻
在这部电影中,婚姻的关系很微妙。
女主很贤惠,每天打理房间,生活态度积极。
而男主,作为一个诗人。
对于诗歌创作毫无灵感,整日无所事事,大男子主义。
空有理想抱负,却没有任何行动。
不断的榨取女主身上的价值,毫不留情。
嘴上说着深爱女主,但都只停留在说说的层面而已。
毫不在意女主的想法,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外人像极了上帝,而对自己的女人,却是这般模样。
圣经
圣经中有很经典的一段故事。
上帝耶和华依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
亚当为了不寂寞,用自己的一根肋骨,创作了第一个女人——夏娃。
亚当和夏娃两人在一起偷食了禁果,懂得了分辨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