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借助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坚持教授治校的治理结构,经过十年发展,已培养出数以万计备受尊敬的商界领袖,并成功启动海外市场运营,致力于促进东西方双向交流,成为融贯中西、整合全球最佳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王星已回国,发文报平安 ·  6 天前  
洞见  ·  说话的力量(深度好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商学院

对话茶颜悦色、三顿半:敬畏,但不依赖流量

长江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21-01-07 12:11

正文

未来5到10年是消费品牌的黄金时期。近两年,从资本端和消费者端我们都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案例,伴随社会媒体新一轮迭代的完成,这些新的用户品牌触达点还将托起更多的创新消费企业。


近日,在长江商学院-青腾未来文创学堂与天图投资合作打造的“品牌升级”学习模块上,我们邀请到了从“网红之城”长沙走出来的当红品牌——茶颜悦色三顿半盘子女人坊


下文中,三顿半创始人、CEO吴骏,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盘子女人坊创始人、长江商学院CEO14期、EMBA29期校友杨健分别就以下问题带来了他们的精彩干货:


-     如何找准自己品牌的定位?

-     如何看待消费者?

-     品牌如何创新?

-     品牌联名怎么做?

-     如何看待流量?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来源 | 天图创投

*以下是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潘攀对话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三顿半创始人、CEO吴骏,盘子女人坊创始人杨健的实录节选


01

人群洞察:找准自身定位、投用户所好


潘攀(天图投资合伙人)


今年对消费来说有很大的变化——原来单纯卖商品的或者卖服务,完全转向以服务人作为核心。


请三位老师讲一讲,你们各自的定位是什么?对消费人群有什么有趣的洞察?


吴骏(三顿半创始人、CEO)


通常说咖啡的时候,在之前是这么划分的: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即饮咖啡(超市便利店可以买得到的)


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会想在这个市场中有什么机会,如果做一个新的咖啡品牌,就要在这个场景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但是我们不想做这三个品类,因为这三个品类中有很强的产品印记,如果进去很难给用户留下新的思考。


所以我们自己从包装、产品、体验重新做了一番调整。它出来的时候有它自己鲜明的印象,也因此我们产品对应的饮用场景是随时随地的,我们给他的定位是咖啡馆以外的最好补充和选择。


从这个定位来说,我们要服务的人群是咖啡爱好者,在旅途办公室等喝不到好咖啡的场景里,我就可以服务他,让他们随时随地喝到好喝的咖啡。我们希望我们咖啡的品质特别好,给用户的体验特别好。


从我们自己的调查来看,还是有 80% 用户基于三顿半对咖啡的消费频次进行了提升。


什么意思呢?他以前喝 2-3 杯的现磨咖啡,在三顿半咖啡,消费频次会提高,每周提升了两杯。


总体来说,对消费人群的洞察先从咖啡爱好者切入,满足他们的品质需求和服务需求


图源:三顿半官网


吕良(茶颜悦色创始人)


我把自己定义为餐饮业,和服务很近。


大家都觉得茶颜很另类,一杯奶茶会有这么大的稀缺性,大家现在来长沙高铁和飞机都很快,说来就来,专门来和茶颜,觉得挺酷的,有很多好玩性,也会做社交分享。


有些事情我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我坚持认为茶颜就是一杯普通的奶茶,一杯销量还不错、也不是很贵的奶茶。我们四年时间都没有涨价,价格稳得很好。


除了是一杯产品,大家也赋予了其他的很多价值,我觉得这是这是时代给的东西吧。


一方面我们会把它当餐饮,但同时它本质上也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所以我们特别注重服务,有用户说你们的服务像海底捞我挺开心的。


我们是做产品,大部分东西、大部分时间其实很无趣。但如果我每次跟团队商量一个东西怎么卖的时候、要怎么加入一些好玩的内容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很愉悦的过程。


我们不想卖大家都在卖的东西,这是一个初衷。可能十次中间有几次是自嗨,但还是冲那一点:希望有不同的东西出来。至少我卖的东西和你的不一样,方式不一样、视觉不一样,这种过程是最愉悦的


做奶茶是非常琐碎的事情,但如果回到这个点团队讨论起来表情都是不一样的、是愉悦的。


图源:茶颜悦色公众号


杨健(盘子女人坊创始人)


我是2003年做盘子女人坊,专门定位只拍古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个时候基本上市面上看不到古装类的东西,当时投资的时候只有10万块钱,想开个影楼,开个婚纱开不起,开个写真也算不了大,但拍古装这件事肯定是中国第一了,我就真的开了一个古装影楼,叫“盘子女人坊”。


以前“盘子女人坊”寂寞了很多年,茶颜悦色刚开始开一两家的时候,年会到我那里去,我特别地开心,因为不寂寞了。


现在他的品牌知名度比我大很多、反而对我的帮助更大了。更多人喜欢茶颜、更多人喜欢国风文化、就有更多人喜欢拍古风照了,其实他的每个杯子都是给消费者种草。

茶颜悦色 “千里江山图”创意杯体设计 来源:茶颜悦色公众号


这几年消费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年前女孩子到步行街做活动,做古装造型,模特说我要打的去,不能坐公交车,不好意思。现在很多小姑娘穿一套古装到步行街搞活动,主动要求坐地铁,因为有很多人看她。


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地讲中国美、中国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大的环境。现在消费者越来越自信了,国货的品牌,尤其美妆类都越来越火了


2006年、2007年我的店开得很艰难,很多人觉得不是主流,曾经我也想过转型,后来想通了一件事情:那个时候数码相机出来了,我发现很多的小姑娘自己拍照片比摄影师拍得还要好看,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角度了,所以我觉得时尚类的写真肯定没有戏,但古装依赖IP、背景、服装、道具、场景,所以很难被替代


我们现在最大的店,北京和上海的 4家店,都有4000 多个平方了,里面有各个朝代的场景,我们有场景、好的服装,之后又有影视IP的独家授权,重点都是打造护城河。


盘子女人坊上海总店  图源:品牌官网


02

创新: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体验升级   


潘攀(天图投资合伙人)


茶颜悦色做了一件事,叫做“一杯茶的永久求偿权”,当时怎么想到这个事的?


吕良(茶颜悦色创始人)


当时完全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做的这样一个决定。


我们之前也不专业,一开始的时候出品很不稳定、很崩溃,但我也不能怪小朋友,因为我自己也是不专业的。


但与此同时,我自己也是个消费者,如果在生活中消费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话也是不行。


于是我说假设这个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都是人来完成、不是机器,那么我从自己作为顾客的角度,会比较接受的解决方案的什么?是免费帮你做一杯。



因为太依赖人,所以出品上的失误直到现在都难以避免,但是我至少给了消费者一个态度:“我们很重视你。”


现在消费者好像也还比较喜欢这种沟通方式。之前有一些品牌十分坚持不能出错、出错了就等于打我的脸,但我后来发现消费者更在意的是态度,态度大于能力


茶颜外卖镖局 图源:茶颜悦色公众号


潘攀(天图投资合伙人)


摄影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门槛,杨健老师怎么可以把盘子女人坊做起来?


杨健(盘子女人坊创始人)


摄影想做得特别大难度很大,因为它对运营的要求特别高。


像我们现在直营店有5000多个员工,有各种工种:有搞研发的、搞营销的、摄影师是艺术家。


针对不同的员工,我们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本质上也是一种运营。


潘攀老师讲得很对,摄影本来是门槛很低的,服务行业竞争是最大的,我每天也在思考如何从自己内部把摄影这件事做精。


除了持续地拿影视剧、游戏IP的授权,我们还做了很多内部运营上的事情来最大程度地保证用户体验。


比如说:服装成本不能低于 2000 元一套、每个门店的装修规模越来越大、里面场景做得越来越精、有些相册专门买别人买不到的… 


我们做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做护城河,因为本质上随着一系列拍摄技术的发达,只单纯提供摄影服务会越来越不吃香。


我们要做的其实是给消费者提供平台、提供场地让他们去拍、玩,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这样的布局,我们在长沙拿了一个地,打造了一个中国风的体验场景,用户可以自己到我们这里租了汉服、自己去拍,完全是一个体验场地。


潘攀(天图投资合伙人)


产品创新怎么让消费者感受到?很多企业都会遇到“自嗨”的问题,但三顿半的创新从客户端得到了很多很好的反馈,请吴骏给我们分享一下。


吴骏(三顿半创始人、CEO)


我自己本身是产品经理出身,对产品本身比较关注。我自己看待产品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系统化的创新


现在用户很年轻,非常的挑剔,国内国外的产品看得很多,什么是好的产品、有意思的产品、有独特体验感的产品,甚至有些用户可能比你公司团队、研发的人还要更清楚。本质上,创造一个新的产品没有那么容易。


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感受,年轻人看大部分的东西觉得没有意思,我自己看大部分的内容也没有意思。无论是做消费品、文创,都要保证你的内容是别人愿意看的。所以我们第一个是做了一个消费品公司,是把内容内化


对于咖啡来说,首先我比较看中技术,在技术层面要有个新的东西,这个技术是直接带来直观上的体验变化,你要知道这个东西是只有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的,要花时间打磨技术,同时还要把这个技术变成一个可以被理解化的产品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小杯子其实有序号的,1、2、3、4、5、6,接下来还有7、8、9,是用数字化的方式表示不同咖啡的口味和不同的烘焙程度,这就是用一种设计语言,把咖啡的专业语言进行了转化。


所有的这些设计语言的包装总体叫界面,它是你的产品系统化中间很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用户如何看到你的产品


同时,在体验上,我们又有技术做支撑,我们的产品是个原创性产品,可以在冷水、各种温度的液体中溶解,这是之前产品做不到的技术保障,所以让用户有更多的体验感。


产品的创新是我这两年和团队一起做的,新的方向是内容上的创新。内容是消费品的延展,这是我们摸索的方向


三顿半做了一个“返航计划”,把我们的咖啡小杯子回收起来,这个计划已经做到了第三季了。从去年开始,有几万人和我们在线下参与了这个计划。这个计划要和很多的线下店、咖啡馆合作,用户喝了不舍得丢的罐子,他要跑到那个店里兑换成各种各样的联名物资和限定物资。这样变成了一个线下社交的活动。大家可以微博上搜返航计划,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用户创造了非常多的内容。


三顿半返航计划  图源:三顿半公众号


我们马上要做一个纪录片,到时候有机会会在公众号里面放出来,可以看到全程是怎么做这个事情的,有多少热爱生活的人,愿意去创新、追求的人,怎么参与这项活动中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实蛮有意思的。


这个产品给你品牌带来的效果、用户带来的权益,是别的产品不能做的。其实也是产品创新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每一个产品一开始这样系统化的设计,让这个产品在用户在体验的全程和购买,你从买就不一样,到喝也不一样,怎么丢这个罐子都会让他不一样,更重要的产品的创新来自全方位的体验。


03

品牌联名就像谈恋爱,

不是交产品,是要交心 


潘攀(天图投资合伙人)


这几年所有的品牌都在做联名,三顿半和茶颜两个品牌反而比较克制。两位讲讲联名这个事,到底怎么想的?


吕良(茶颜悦色创始人)


我联名不是很多,因为联名挺尴尬的。


现在大部分的联名给大家什么感觉呢?动不动就搭一下,搭着搭着你自己也就那种感觉了,流量这个东西你借给我、我借给你。


联名不是不行,但我发现大家对联名看得太轻了,它应该是像正儿八经谈恋爱一样,双方从中可以找到惊喜感


很多时候品牌双方没有太多感觉,看到流量又可惜,你抓一把,我也抓一把。最常用的口语是“我的客群和你的客群差不多”。所以他用了一个粗犷的理由去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联不到的。


我们跟喜茶也做了联名,当时单纯是觉得好玩,没有什么太多的商业目的性,可能就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引发的,我跟喜茶的创始人说可以一起玩一下,喜茶的老板很大气,那个联名很有趣,也没有想联名有多少流量,只是觉得团队能够参与进去,所以联名也有比较愉悦的一面。我对联名不是克制,是我自己没有想清楚。


吴骏(三顿半创始人、CEO)


三顿半是一个初创品牌,还是少联名比较好,如果联名太多会对品牌有稀释


对三顿半来说,不管是联名也好、做产品也好、做服务也好,还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你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体验。如果这个逻辑符合,那就可以做联名。


比如说 0 号我们联名了很多很特别好的咖啡品牌和咖啡师,它就是在 0 号的体系当中,给用户带来关于咖啡师对这个咖啡不同的理解。它的目的是蛮清楚的。


三顿半 0 号联名系列 图源:三顿半公众号


最近这一次跟茶颜联名,我们并不是把两个产品放在一个盒子里,这是现在联名里面很常见的操作,大家觉得快最重要,只是把包装做出来、把两个产品装进来,然后上架,再送一点小周边这个事情就完成了。


对于一个追求生活方式的品牌来说,我们自己相对是蛮克制这个事情的。


和茶颜联名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底子,都是长沙的品牌,彼此非常了解,我们联名是直接做了一个联名的店,把店开在一起了,两边的人在一起工作。


我前天到门口看店的时候,看到茶颜的小姐姐在我门口扫完院子,她扫了她的很自然到我这边来扫,我感觉扫我这边还干净一些,仔细一些。


这种联名就是两个品牌互相喜欢,两边的人也都非常好,服务员都非常好,一起吃饭、一起出去,这种联名把店开到一起了,这不算联名,算是谈恋爱了。


三顿半 X 茶颜悦色


这个店里面马上会有给对方特别的、仅在这家店出的特调的饮品,他用咖啡做的茶,我用茶做的咖啡。这个是我们花很长时间去研究出品的,这两个产品之间还能混在一起变成茶咖。


风味是花了很长时间调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联名,是整合性的联名,给用户带来的感受是从线上到线下,到饮品本身,这种联名可以倡导,确实不是交产品、而是交心地来做这个事情。


04

好时代托起准备好的人,

要敬畏、但不依赖流量


潘攀(天图投资合伙人)


如今各个行业、领域都在谈流量。对于抖音的流量、B站的流量、小红书的流量大家怎么看?


吕良(茶颜悦色创始人)


时代造就了我们的存在。茶颜为什么会火?我和健哥有点像,茶颜是 2013 年开的,我们在“火”之前其实已经准备了三四年。


最终来说是时代造就了我们。可能我脱离了时代啥都不是,同样的努力、同样的用心还是无法做现在的东西。很多事情是有非常多的偶然性。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中国一年相当于以前的十年呢?现在回到看我们的品牌,我还是特别地虚。


现在大家讲小红书、微博、微信、B站过来的流量和他们搭建的社交媒体基础设施,我们在一开始做茶颜的时候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因为我们提供的是终端消费,所以说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铁,对茶颜的发展肯定有好处,别人两个小时的火车就来了。


所以,真的是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最后造就了我们,我们是被流量托起来的



我们是纯线下的事情,一个店里几个员工,又不是工厂化的,员工们特别地辛苦,所以流量过来的时候,也会去想流量越来越好,我们能否接得住?


我们有时候发现流量对我们是有反噬作用的,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有一些顾客带着希望来、结果最后带着失望走的问题。


我们的模式决定所有的流量都得靠一个个人的服务来接的,希望能够平稳一点。我希望还是能够平稳发展,让喝杯奶茶成为一个愉悦的体验,这是根本的东西。


杨健(盘子女人坊创始人)


2012年我们到上海开店,当时不懂互联网,不懂投放,按传统的搞法,业绩还不错,从2015年开始,我们学会了怎么在互联网上投广告,发现效果特别好,现在成本越来越高了,精准度也没有那么高了,又开始在做顾客的转介绍、在线下这块儿下功夫了。


流量的核心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利用好互联网工具,以前很多的企业都不懂,觉得互联网很神秘,总觉得它很难,这种投放形式、竞价、曝光别人都不懂,后来别人全部都懂了,都会去搞,自然就水涨船高了。我还是挺感谢互联网的红利期,让我们在过去的五年快速发展。


我们的店其实地理位置都没有很好,不是在最热闹的地方,那么这些客人从哪里来?


我总结出来叫做三条路、九条腿


三条路是说线上线下、转介绍;


九条腿是付费内容、商场、秀场、异业联盟。


盘子女人坊&大话西游 “鎏金如梦”合作款汉服

图源:品牌公众


我们有自己的投放团队,在比如说腾讯的朋友圈广告、网点通、微博、抖音等等这些,通过投放信息流广告,获取客资再由客服部门积极转化。我们自己还会做内容推广,会做公众号矩阵,现在抖音的短视频也有矩阵号、还会做直播。


除了这些,我们自己做了两个软件:


一个叫在线照相馆,在网上想体验古装,把脸P上去一个图片就出来了,当然没有拍摄的效果好,但会给用户一个前置的体验环节;


还做了一个P图高手,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女孩子会拍不会修,于是通过这个工具在网上把图片传上去,后台接到这个订单之后就把这个图片修好了,两个小时收100块钱、传给客人,这些都是在盘子女人坊官方小程序里面完成的。


现在的流量贵了,如果只依赖投放、流量获取和转化这个路径经营起来会累一些,所以我们坚持认为互联网的流量只是个工具、手段


今天我们也开始在转介绍上下功夫,现在转介绍已经达到50%了,有希望达到1比1的转介绍。


吴骏(三顿半创始人、CEO)


我们是线上的品牌,没有流量活不下去,对流量特别的重视。我自己对流量的理解分三个部分:第一个不要流量,第二个是精准流量,第三个是自己的流量


1. 不要流量


作为品牌,你需要有没有流量也能够有活下去的信心、没有流量可以做出好产品的态度。我们历代的产品在前面几个月都不会做任何的推广,基本上自己去跑,跑这些老的用户、自然流量用户。


我们上个月做的超级拿铁到今天为止没有投过一分钱的广告费、推广费。你要有这种信心,如果前面靠别人带起来的那种偶然性,你不知道将要往哪边走。新品上市不要做任何的人为的干扰,让它先跑几个月,探索新风味。



探索不一定要成功的,用户对你的期待不是成功了多少,而是你为他们创新了多少。前几个月不要做流量,很容易拿到的是假数据让你作出不靠谱的判断。


2. 精准流量


我自己不太喜欢做大规模的流量投放去筛选用户,初创品牌这样做是很危险的,让你的品牌印象非常稀释,你没有拿到你的核心人群,我的核心人群是对咖啡感兴趣的咖啡爱好者,要尽可能的把这个核心人群稳住,不要让现在很多不是我的人群进来,他会让你的整个品牌用户画像模糊掉。


3. 自己要有流量


不管怎么样,你要把自己的用户做起来,喝咖啡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要一直服务下去,要把用户服务好、让他们能够一直获得好的体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