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学院
《商学院》杂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营报》社有限公司出版。在这里你可以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这是一座开在你身边的《商学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商学院

知名企业发12亿大红包!为全国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生育补贴

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25-03-27 08: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VCG211407766343.jpg

极为依赖国内市场的飞鹤,既随着中国新生人口优势而业绩腾飞,可在客观上,也随着新生人口优势的消退,压力激增。





乘着育儿补贴的东风,能否给乳企带来新的增长?


01

飞鹤宣布启动12亿生育补贴计划


3月26日,中国飞鹤宣布,将于4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飞鹤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据悉,该计划将投入资金额为12亿元。


据飞鹤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飞鹤生育补贴将于4月初全面实施,面向全国的孕期家庭。与此前部分地区政策仅限二孩及以上家庭不同,飞鹤生育补贴覆盖范围更广,不仅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消费者提供,更惠及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能切实助力更多家庭降低育儿成本。


“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是民族乳企的责任担当,当前生育成本仍是育儿家庭的核心关切,我们希望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让更多家庭敢生、愿育、养得好。”该负责人表示。


此前3月14日,乳业股全线暴涨,东方财富软件的乳业指数大涨9.85%。皇氏集团(002329.SZ)、贝因美(002570.SZ)、新乳业(002946.SZ)、阳光乳业(001318.SZ)、光明乳业(600597.SH)10cm涨停,市值最大的乳业巨头伊利股份(600887.SH)当天大涨8.62%,港股的蒙牛乳业(02319.HK)大涨9%,中国飞鹤(06186.HK)大涨近16%。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此外,3月13日,呼和浩特市发布的育儿补贴政策(一孩1万元,二孩5万元,三孩及以上10万元),也引起不少讨论。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采访时表示,地方补贴虽然不代表全国,但却是一个积极信号。长远来看,生育补贴对于生育的实际拉动影响有待观察,因为制约生育的社会因素仍存,但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助于提升社会生育信心,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信心,也建议政府继续出台教育、医疗等政策,与生育补贴形成合力。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生育政策补贴后续若落地,有望推动出生人口改善,利好婴配粉行业需求。同时0岁至6岁儿童群体数量也有望逐步改善,利好儿童奶酪需求。生育政策年内落地,有望提升市场对于婴配粉企业及奶酪企业未来基本面的预期及估值水平。


02

人口红利萎缩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称,过去近20年间,国内需求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乳制品人均消费量逐渐上涨,而国内原奶供给相对不足。不过,2019年以来,下游乳企加码上游,到2021年之后,国内生鲜乳供应量显著提升,行业增长驱动因素由供给转为需求。


不过,生育率持续下滑仍是目前困扰乳制品和母婴行业的一大难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飞鹤凭借供应链、营销、产品等一系列组合拳抢占市场,成为国产奶粉龙头企业,其中,高端化的战略更是让飞鹤有“奶粉茅”之称。一边是业绩不断增长,一边是品牌不断得到认可,飞鹤在奶粉高速路上狂奔,营收突破200亿元大关。


从2020年开始,随着出生人口数字的变化,国内婴配粉的市场规模也逐年双位数萎缩,进而也影响到母婴等相关行业。


极为依赖国内市场的飞鹤,既随着中国新生人口优势而业绩腾飞,可在客观上,也随着新生人口优势的消退,压力激增。


受到业绩持续低迷的影响,止住颓势成为飞鹤的动因,这又直接引发了飞鹤自身策略的调整。其中,2024年2月,飞鹤发布了涨价公告后,旗下的星飞帆系列等主力奶粉产品几乎全线涨价。相关报道显示,彼时,飞鹤每罐奶粉涨价幅度超过40元,其高端产品售价则直逼450元/公斤,甚至更高。


激进的涨价策略,直接拉升了飞鹤整体营收和利润表现。于是,飞鹤2024年上半年营收止跌回暖,同比增长3.7%达到100.9亿元。


2024年,乳制品行业面临供给和需求端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乳牛养殖持续亏损、原奶价格下滑。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曾透露,2024年牛奶原奶过剩的情况较2023年更为严重,奶价和成本出现了国家奶牛体系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行业亏损面超过80%。


另一方面,消费需求仍在复苏阶段,商超内乳制品打折常态化。尼尔森数据统计,乳制品去年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1.4%,线下渠道下滑幅度达10.9%。


飞鹤乳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达19.1亿元,同比增长18.1%。


尝到涨价甜头的飞鹤,在2024年12月选择再次调价。目前,飞鹤的产品售价已经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未来的提价空间并不大。


事实上,从2019年至2023年,飞鹤销售费用分别高达38.48亿元、52.64亿元、67.29亿元、65.45亿元、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87%,同期,飞鹤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仅为9.23%。到了2024上半年,飞鹤销售费用达35.3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仅为19.1亿元。


03

乳企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面对国内市场不小的压力,飞鹤在近些年开始进入了较为漫长的调整期。


2024年4月,飞鹤加拿大皇家妙克获得了加拿大地区首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执照;同年9月,飞鹤的奶粉类产品在加拿大实现了线上线下全面开售。


业内表示,飞鹤加拿大工厂的产品上市,不仅充分放大了当地优质奶源的价值,也更好地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促进乳制品高级制作加工、包装工艺等产业的完善发展。


同时,在国内,飞鹤也将触角伸到了大湾区。今年6月飞鹤投资1.16亿元,在珠海横琴新区建设全球第十二家智能工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的重要地区,横琴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飞鹤不仅能在华南市场更为灵活,也为开拓国际化市场做铺垫。


飞鹤创始人冷友斌曾表示,飞鹤希望通过加拿大工厂覆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海外市场,飞鹤已经展开与美国婴童渠道的合作。


他还表示,“飞鹤奶粉是全世界最贵的,消费者的认知就是好等于贵。”在国内,“贵则好”的市场消费心智已经形成,像飞鹤打出“聪明宝宝喝飞鹤”等广告语,即便营销会带来溢价,消费者也愿意为其贵而买单。泰国曾禁止婴儿配方奶粉广告,澳大利亚也曾规定12个月以下婴儿食用的奶粉不允许在媒体上做广告。


这也意味着中国打法在国外市场并不适用。因此,面临本土品牌的竞争,国产奶粉想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无论艰难与否,海外市场是像飞鹤这样的国产奶粉品牌必须要打开的增量窗口,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来源 | 《商学院》杂志 综合自 人民日报、新华社、第一财经、国际金融报、时代财经APP、华夏时报、财经天下WEEKLY

编辑 | 吴蒙

校对 | 袁海鸣

封面 | 视觉中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 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获取商界新鲜资讯、聆听大佬领导“心经”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


21周年.jpg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