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鸣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著有《北洋裂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一进牙科,倾家荡产 ·  昨天  
长春晚报  ·  定了!继续免费! ·  2 天前  
长春晚报  ·  定了!继续免费!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MAGA正在争夺文化主导权 ·  3 天前  
花儿街参考  ·  平台忽然就,很关心商家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鸣

饺子里里面包硬币

张鸣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6-09-04 09:10

正文


   

过年吃饺子,这是国人,尤其是北方人的习俗。这种食物,传说最早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是他赐药的一种形式。但后来怎么变成好吃的食物了,不知道。反正这东西有历史了,而且,很隆重地放在过年的时候吃。在两年的交界点,更岁交子之际,吃饺子,代表交子。同时,这食物长得很像元宝,吃了它,寓意着来年发财。煮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名堂,开店铺的,第一锅饺子大抵是吃不成的,非皮开肉绽不可,俗称“挣了”,一锅饺子都挣开了,就代表着来年挣大钱。当然,小户人家,浪费不起,不求这个彩头,但也可以弄点名堂,这就是往饺子里包钱,一个铜钱就行,下锅后,谁吃到了,谁来年就能发财,有福气。

我小的时候,家早都搬到了东北,也随俗吃饺子。饺子里一般都会包上几个硬币,最好是五分钱的,实在没有的话,两分的也凑合。钱币洗干净,然后稀里糊涂都包进了饺子里,肉烂在锅里,反正最后都是一家人吃到。我们家,我大概从来就没这个福气吃到包了硬币的饺子,但吃到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运气。下一年,大家还这么干,一直到文革,才收手。怕人告密,说你家搞封建迷信。

清朝的时候,满人管饺子叫饽饽,煮饺子,叫煮饽饽。大年间,第一锅的饺子要供堂子,满人信萨满教,堂子就是供萨满神的地方。据说萨满神吃素,所以,第一锅的饺子,必须是素馅的。其实,供了也白供,这些饽饽,都被太监拿走做了大酱,卖给进宫办事的达官贵人。第二锅是宫里的人自己吃,在西太后当家的年代,每年大年三十,她老人家都得领着皇后和众嫔妃们一起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当然,说是亲自动手,但实际上还是太监和宫女代劳,上面的人,意思意思就行了。但是,这锅饺子,必须有四只得包一个小的金元宝进去。聪明伶俐的太监,牢牢地把哪个包了金元宝的饺子记住,煮熟之后,捞起来奉给西太后。所以,每年吃饺子,西太后一张嘴,肯定会硌了牙,不会硌狠了,因为她心里有数。吃出金元宝,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大家一片贺喜。西太后老佛爷自己,也觉得自己个就是有福气。就像红楼梦里,贾母打牌,总是能赢一样。她自己明不明白这是人家故意做出来的呢?知道,也不知道。不管知道还是不知道,反正这个头彩是该她拿,她也习惯了。

说也奇怪,1908年,也就是她死的那年,老佛爷居然只吃到了三只金元宝,未免让她感到晦气。大清走到这个份上,气数要尽了,太监们也不大负责任。一不留神,剩下那只元宝让隆裕皇后给无意中吃到了,她没敢声张,悄悄把管事的太监拉下来,塞给了他,太监又把元宝偷偷放进锅了,然后说,也许是饺子挣了,把元宝掉在锅里了。拿捞子一捞,果然捞出了元宝,这老佛爷才算好受了一点,一脑门子官司放下了。但是,到了下一年年底,这个老太婆还是得了恶性痢疾,撑了两个多月,没撑住,翘了。

其实,这个老太婆是挺有福气,但福气却不是作弊做出来的元宝带来的。否则,甲午年,她吃出来元宝,中国还不是惨败。庚子年,她也吃出来元宝,八国联军打进来,害得她仓皇出逃。吃出来元宝,什么都不当。那年月,宫里的人得了痢疾,一般都是吃鸦片,有时候管事,有时候不管事。管事不管事,吃多了,真的害了细菌性痢疾,就是再吃别的药也不顶事了。那时候,即使是西医,也没有抗生素,所以,74岁的老太婆,到了那个时候,死定了。只是,在她咽气之前,光绪皇帝却不明不白地暴毙。依照当年的情势看,多半是被这个心胸狭隘的老太婆给毒杀了。

她不能死在她讨厌到极点的皇帝后面,这是她晚年最大的心愿。她一生最后的那个金元宝,只不过碰巧预兆了她的结局,人生自古难全,谁也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