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肖晚祥、高卫萍(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非法获取持有型侵犯商业秘密的定罪及损失认定,载《人民司法(案例)》 2023年第23期,第58页。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3】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否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以及损失数额系认定是否构罪以及罪轻、罪重的要件。刘科,《侵犯商业秘密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方法》,载《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4期。
【4】周光权,《侵犯商业秘密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5期,第62-68页。
【5】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天津知识产权法庭发布10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之八:赵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12个2021年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之一:赵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案。
【6】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六起保护商业秘密典型案例之五:刘某炎侵犯商业秘密案认定“获取型”侵犯商业秘密罪,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5h3e9ycIUNIDjyqDTwjreA.
【7】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之五:武汉江岸区法院审理全省首例“获取型”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商业秘密保护前移“窃而未用”亦是犯罪,载“湖北高院 ”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1J65v30ti_SDKGeaayqJwQ.
【8】河北省鹿泉市人民法院(2021)冀0110刑初9号刑事判决书。
【9】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浙02刑初35号刑事判决书。
【10】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十:被告人周某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侵犯中芯国际公司商业秘密罪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2)沪03刑初67号刑事判决书。
【11】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联合发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之五:周某某侵犯中芯国际公司商业秘密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2)沪03刑初67号刑事判决书。
【12】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粤52刑终203号;一审案号:(2020)粤5224刑初129号刑事判决书。
【13】李德成,白露:《盗窃技术秘密被当场抓获区分既遂与未遂的必要性》,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法宝律师库。
【14】王栖鸾:《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举证责任探析》,载“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微信公众号,2021年8月5日。
【15】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之六:廖生堡、詹谦与上海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罪系列三案。
【16】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商标及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之十:谭某光、李某安侵犯商业秘密罪案:窃取机械设备图纸商业秘密案。
【17】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2019)粤0306刑初4934号刑事判决书。
【18】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3)沪一中刑(知)终字第10号刑事裁定书。
【19】参考《专利审查指南》。
【20】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常刑二终字第64号刑事判决书
【21】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21)沪0115刑初5190号刑事判决书。
【22】南京铁路运输法院(2016)苏8602刑初1号刑事判决书。
【23】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3)沪一中刑(知)终字第10号刑事裁定书。
【24】在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或领域,通常只有同行业或领域的从业人员会关注并且能够理解构成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司法判决认为,倘若侵权方仅披露给个别特定竞争对手使用,且根据现有证据案发后已经对案涉商业秘密的传播进行了有效控制,并未扩散至其他竞争者处,亦不应适用“以商业秘密价值确定损失数额”规则。这也体现了商业秘密在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中扩散比一般的披露行为更具有刑事可罚性。参见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黔01刑初105号判决书。
【25】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9起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之一:浙江兆某股份有限公司、方某君等六人侵犯商业秘密案(2024年04月19日)。
【26】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2019年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之四:东莞喻福先侵犯商业秘密 案。
【27】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之六:廖生堡、詹谦与上海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罪系列三案。
【28】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二:侵犯电解槽工艺罪商业秘密案。
【29】张鑫,《准确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类型》,载《检察日报·理论版》,2023年10月23日。
【30】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十件创新案例之三:姜某辉等侵犯商业秘密案。
【31】(2021)浙02刑初35号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