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爷鉴书
第一时间向大家推荐好书和介绍,同时坚决揭露烂书,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个人品味,仅供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S的陋室  ·  多模态大模型: 盘点&Highlights ... ·  3 天前  
Seebug漏洞平台  ·  【知道创宇404实验室】警惕 Unix ... ·  1 周前  
Seebug漏洞平台  ·  【知道创宇404实验室】警惕 Unix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爷鉴书

启发者,马斯克——读《硅谷钢铁侠》

二爷鉴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6-11-03 21:38

正文

这是一本商业传记,主人公是号称硅谷钢铁侠的伊隆·马斯克,值得一读。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请容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1995 年,24 岁的马斯克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Zip2,这是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商家索引网站。1999 年,他把 Zip2 以 3 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康柏,财富自由后,马斯克旋即创办了 X.com,并在第二年与 PayPal 合并,PayPal 在上市后不久被 eBay 拿下,马斯克再富一次。

富了又富的马斯克从 PayPal 离开,开启了神话故事般的职业生涯下半场。他先成立了 SpaceX—— 一家造火箭的公司,拿下 Tesla—— 一家造电动汽车的公司,以及 SolarCity—— 一家太阳能公司。

火箭、电动汽车、太阳能,一个有了钱以后就开始失去理智,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傻白甜富豪形象跃然纸上。这三家公司连同马斯克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年成为了不少科技八卦媒体的笑料。

SpaceX 聚集了 500 个人,花了 6 年时间,失败了 3 次后才完成第一次发射(看着都心疼,这得花多少钱呐);Tesla 电动汽车交付日期一跳再跳,差点儿关门;SolarCity 也被业内人士当做一个外行吹的牛皮。马斯克本人也在这些年中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家庭危机,他所有的软肋被放大到公共空间中接受不怀好意的消费和捶打。

但他骨子里面对压力的乐观和坚韧和异乎寻常的领导力,最终还是带着他穿过了阶段性的黑暗。SpaceX 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自己创造的奇迹,特斯拉已然成为富人最时尚的玩具,太阳城悄然推着世界向着马斯克设想的方向变化着(就在前几天,10 月 28 日,马斯克发布了他的太阳能屋顶)。

马斯克近乎疯狂地向世界展现着他的野心,他等不及自己设想的未来慢慢实现。他不卧薪尝胆,不围魏救赵,而是在一片「那儿没有路」的劝勉声中,跳进湍急的水。他踉跄地样子不够体面,露出的花内裤被人指指点点。

马斯克能「成功」吗?即便 SpaceX 像嗑瓜子儿一样发火箭,即便 Tesla 上个季度竟然已经开始盈利,即便太阳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看空的声音依然洪亮。

我也不认为马斯克三家公司获得「成功」是大概率事件。摆在他面前的困难太多了,惯例、行业、运气、资本市场甚至政治。

假设有那么一天,马斯克的公司溺死在传统产业结构或主流资本市场的力量中。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他是个失败者吗?再问的大一点,有许多类似马斯克一样异想天开,怀抱着理想跳进河里,还没砸出响就铩羽而归的人们,算是失败者吗?

在技术界,有种蚁群算法,它通过模仿蚂蚁觅食来寻找优化路径,原理大概是这样的:几只蚂蚁爬向食物,在路上留下味道,其他蚂蚁会沿着「前人」留下的味道走相同的路线。越来越多的蚂蚁走这条路,路上的味道也就会越来越重,引得更多蚂蚁跟随。

万一这条路不够好呢?因为味道的堆积,蚂蚁循规蹈矩的属性导致这条不够好的路径很难被撼动(算法中称为收敛于局部最优解)。

这时,程序会按照一定的概率,让个别蚂蚁试着「不走寻常路」,也就是弱化甚至忽略其他蚂蚁留下的味道对这些蚂蚁路径选择的影响,让它们去探索新路。这个过程被称为「启发」。如果它们找到了新路,而且是更好的路,便会留下味道,吸引后面的蚂蚁跟上来,成为新的主流路径。

这些被派出去启发整个族群的蚂蚁成功率极低,它们大部分找不到更好的路径,消亡在探索的路上(指的是程序里的蚂蚁对象被析构,现实中的蚂蚁不会这么简单死掉),他们算是失败者吗?

不再规行矩步的蚂蚁,和不再遵循成熟路径的马斯克们,承担着更高的失败风险,忍受着离开人群时的嘲讽,却带给整个系统不断迭代和优化路径的可能。

我们会说他们是在送死,是在不自量力。这些说法并没有错,即便是如此足智多谋、心狠手辣、个性彪悍、运气好到爆的马斯克,也几近九死一生。预言每一个离开主流人群的人都会失败,对所有与众不同说 No,准确率可能会达到惊人的 99%,是个理性而聪明的选择。

但这样的理性和聪明带不来启发,带不来新的可能性。我接触的创业者越多,越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由内而外混不吝的不羁。他们沉浸在自己笃信的梦想里面,刀口舔血,身体力行。

他们会活在阴阳怪气的声音里,当他们顺利的时候,这些声音是嘹亮的,当他们遭遇挫折时,这些声音变得极尽刻薄。

世界需要这些冷嘲热讽,他们就像遴选的筛子和罐头笑声;也需要在传统路径中循规蹈矩,勤勉努力的人们,他们让稳妥和低风险成为扎实的社会基础。

但世界更需要马斯克们,以及那些离经叛道的,由于没有获得世俗成功而籍籍无名的人们,他们是我们的启发者。他们可能桀骜不驯,可能自以为是,可能偏执古怪甚至装腔作势,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变革。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启发者,这其中也没有什么对错和高低,各安其命,隔岸相望,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们最好在自信满满、居高临下对他们做道德审判时,有一点敬畏。


后记 - 关于马斯克的几个时间点

1995 年,马斯克组建 Zip2,这一年,在遥远的中国,一个也姓马的小伙子,辞掉了自己教师的工作,创办了中国黄页。四年后,1999 年,马斯克卖掉 Zip2 开始做 X.com 时,这个姓马的中国小伙子创办了阿里巴巴。也是在这一年,一款名叫 OICQ 的软件在中国悄然上线,这个软件的作者还是姓马,他后来成为了全中国生日最多的男人。

也在这一年,有几个毛头小子把刚成立不久的公司搬进了硅谷,公司名叫 Google,而他们的中国同行,一个白净的工程师,毅然选择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开始着手百度公司的筹备。

后来 eBay 在 2002 年买下 PayPal,这一年 eBay 也收购了易趣 33% 的股份正式进军中国,随后的 2003 年 eBay 拿下了易趣所有的股份,同年淘宝网也拔地而起,与 eBay 易趣刚了一波正面。

过了一年,也就是 2004 年,中国的 PayPal——支付宝成立,至此阿里三足鼎立大势已成,一年后,淘宝将 eBay (在国内)的市占挤到不足 3 成,战斗基本结束。

当我们尝试把这些时间对标到中国互联网领域时,会发现众多奇妙的关联,在那些互联网野蛮生长的黄金年代,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值得被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行业欣欣向荣,巨头破土而出,资本刀光剑影。

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以惊人的前瞻性(或运气),有意或无意地完成了未来十几年的行业布局。反观现在,一年时间我们做了什么呢?四个季度,十二个月。第一季度调整组织架构,第二季度开会讨论方向,第三季度设计方案协调资源,第四季度刚开发上线还没看到反馈,就要开始排练年会节目了……

我时常盼望自己也能经历这样一场风云际会,不论成败,杀个痛快。

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