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不少人在发自己抽中盲盒的截图,不是什么实物,而是机票和酒店。
98 元从上海飞三亚、98 元从北京飞西安,当然,更多的是一些二三线的非重点旅游城市。
我看了下,这是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推出的「机票盲盒」、「酒店盲盒」产品,包括携程、同程、飞猪、去哪儿网都有。
规则很简单,低价购买一个盲盒,拆开后会获得一张随机目的地的机票,或者是任意城市的某家酒店。对于机票盲盒,出发日期是在未来 3 天后至 30 天以内。
看到这,肯定会有读者想起去年的各航空公司推出的「随心飞」产品。实际上,盲盒的玩法跟随心飞还有点不一样。
首先,机票盲盒借鉴的是如今比较受年轻人欢迎的盲盒玩法,因为极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这会让人觉得很刺激。
其次,机票盲盒对应的目的地是随机的,并不是指定目的地出行。而且,出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
以同程旅行为例。
他们推出的是 98 元包含机建燃油费的机票盲盒,不需要拉好友助力,可以获得一张去往随机目的地的机票。
如果拆开盲盒后不喜欢,获得的机票在未兑换前还可以随时退,极大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
并且,他们特别注明了「不需要助力,直接抢」,目的是为了黑一下友商推出的拉人策略。
包括携程、去哪儿、飞猪在内的平台虽然也推出了同类产品,但都需要至少邀请 3 位好友助力后才能购买。
乍一看,觉得这个盲盒产品还挺香的。如果按 98 元算,外加机建燃油费,实际上一张机票才 48 块钱。
事实真的如此么?
如果这么想,就有点太简单了。平台的产品经理不傻,平台自己更不傻。做这种活动,他们肯定是算了一笔账的。
从形式和噱头上看,这类活动的目标非常明显,拉新!
除了同程旅行之外,其他几家产品都需要参与者至少邀请 3 位好友才有资格购买,被邀请的人再进一步裂变,平台通过盲盒作为杠杆撬动用户增长。
再说盲盒产品本身。
在机票盲盒的规则里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任意目的地、未来 3 天后到 30 天内出行。
别小看这两个规则,这两个不确定性因素给平台留下了非常大的操作和成本控制空间。
假设你今天购买了机票盲盒,且出发地是北京。盲盒拆开后告诉你目的地是银川,出发时间是两周后的周三。你会去么?
先不说你是否想去这个目的地,就拿出发时间来说,对于大部分打工人来说都非常尴尬。周三,上不上下不下,到底该不该请假呢?
所以,大概率你会取消这次行程并选择退款。
如果你拆盲盒的前提条件是邀请 3 位好友,那么你相当于免费给平台拉了三个用户,自己反而什么也没捞着。
此外,之所以目的地和出发时间不确认,就是为了收集一些不那么热门的航线余座。将预估卖不出去的票包装为盲盒产品,作为福利卖给用户。有的,可能还是些红眼航班。
当然,平台肯定也会选中一些锦鲤作为宣传点,比如拆开了「隐藏款」盲盒的用户,直接获得价值几千的公务舱和头等舱,航线目的地也很不错。
但是,这终归是少数。是用这有限的少数去吸引那些大多数。
在这个过程中,盲盒是第一个不确定性因素,航线和时间是第二个不确定性因素,是否成行或退票是第三个不确定性因素。
就算有这三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但一点都不影响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拉新。至于例子,前面也说过了。
这么看的话,对于平台来说这就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再看 98 元的盲盒产品,你觉得还香么?
旅游行业经过疫情的打击损失很大,现在一年半过去,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治阶段,今年五一国内的旅游市场一定会呈现比较大的增长。
赶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各大平台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手法激活或者拉新用户,目的也是非常明显的。
结合机票盲盒这种产品,其实目标人群也是有针对性的。大多以 95 后 00 后人群为主,他们时间比较灵活,而且有说走就走的资本。至于上班族,大概率只能看看而无法行动。
另外,相对于低价机票本身,机票盲盒更大的价值在于拆开那一刻的情绪体验和炫耀资本,这足以成为目标用户在朋友圈的新社交货币。
所以,就算目的地不是自己想去的,就算时间没那么方便,但拆盲盒和兑换社交货币的体验,可能比机票盲盒本身的价值更高。
正是基于这一点,平台也有机会触达新生代的年轻人群,并把他们培养成自己未来的忠实用户。
年轻化,或许是一些老产品的新机会。
················· 唐韧出品 ·················
昨天去了趟长沙的超级文和友,因为是工作日,人不多,很快就坐下来吃上了。
我是第一次去,说实话没有想象的好吃,更多的是感受那种怀旧的氛围。如果你们五一要来的话,慎重,预估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