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鸣金网(ID:
mingjin-wang);
作者:
张生
随着这一互联网底层技术被攻克,
又一个卡住我们脖子的手断了!
一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
我国第一款基于龙芯芯片的国产域名服务器正式发布,该服务器全部自主研发,软硬件均实现国产化
。
很多人可能对域名服务器还不明觉厉,简单来说,
域名服务器相当于网络中的指路牌或地图导航
,但这个导航同现实中的精确度可谓天差地别,它要在几十亿的IP地址中进行标识定位,
但凡有丝毫偏差,就会造成无法上网
。
如果说华为的芯片、操作系统能让我们更轻松便捷的享用5G网络,
那域名服务器就是守护所有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基础入口
,这个入口如果出现故障,稳定的网络运行便无从谈起,再智能的终端也得歇菜。
但目前全球仅有13台根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另外3台分别在英国、瑞典和日本
,没有1台在中国,我们长期受制于人。去年6月,美国废止"网络中立原则"决议生效后,“美国可以通过根服务器对我们彻底‘断网’”的舆论一时甚嚣尘上,
虽然美国无法将中国国内的网络切断,但我们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却始终面临被卡脖子的潜在危险
。
如今,随着我们在国产域名服务器领域的这一开创,从技术上突破了全球13个根服务器的数量限制,
这也意味着在互联网底层技术卡住我们脖子的手基本没用了
。
二
完成这一壮举的,就是中科院旗下
龙芯中科
,一家比华为海思还早三年涉足芯片研发的企业。
龙芯在2002年,便缔造了中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
但此后的路却更为艰难
,因为龙芯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自主可控,没有采用同英特尔、AMD一样的X86主流架构,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MIPS架构,这直接导致了龙芯CPU没有成熟的软硬件支持,缺乏生态应用,因此几乎没有整机厂商愿意采用龙芯CPU。
但这并没有压垮这家企业,龙芯诞生的初衷,就不是利润和赚钱
。没有整机厂商支持,我们自己做整机;没有应用场景,我们自己开发应用软件;没有生态,我们自己完善生态。
龙芯3A3000笔记本
仅仅几年时间,从最基础的应用,到自主的龙芯指令集,从CPU到操作系统,再到丰富的生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整个计算机产业链全部打通,
龙芯硬生生将自己逼成了一个“全能型”的芯片研发企业
。
感受到威胁的英特尔、AMD、IBM等芯片巨头开始反复接触龙芯,希望能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但均被断然拒绝。
龙芯中科总裁、总工程师胡伟武
“龙芯”总工程师胡伟武直言
,外企给你用的技术都是有取舍的,通用CPU这类核心技术不可能买来,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实践,就永远不可能形成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将永远受制于人。
如此高瞻远瞩的看法,跟任正非何其相似。
三
尽管如此,因为还是距离普通消费者有点远,外界依然存在不少对龙芯的质疑。
“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一定能够达到
!”,龙芯2017产品发布暨合作伙伴大会上,胡伟武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实,这些年龙芯是如何迎着列强的炮火砥砺前行。
面向钻井应用的
龙芯1H
耐高温芯片的发布,结束了外国企业在我国另一项垄断。
面向网络安全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双核处理器
龙芯2K1000
发布,一年后,搭载该处理器的最小工业系统方案“2K1000”平台正式推出,其40nm的制造工艺,功耗控制却不输ARM28nm的工控芯片。
面向桌面和服务器应用的
龙芯3A3000/3B3000
,实测主频已达1.5GHz以上,访存带宽更是已与国际主流处理器相当,虽然复杂的3D游戏性能还无法令人满意,但正常办公已绰绰有余。
时至今日,龙芯基于自主CPU已同近千家企业达成产业链合作,每年有数万人在龙芯的软硬件生态上做开发,完全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
而龙芯的芯片已经在北斗导航、工业控制、石油勘探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应用